第23卷 第2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VOL23 NO.2
2011正 JOURNAL OF HEZE MEDICAL COLLEGE 2011
doi:10.3969/j.issn.1008—4118.2011.02.45
人本主义教学观对医学心理学教改的启示
田凤娟。李诗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274000:菏泽市实验小学)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观;医学心理学;教改
中图分类号:B087;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18(2011)02-0085-02
人本主义思想对于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 主体,学生才能充分地发展潜力,进而实现自我。
义:教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 2目前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 2.1教学形式 囿于传统模式限制,以教学为中心开展教
生的健全人格。 学。心理学教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满
1人本主义教学观的主要内容 堂灌”教学方式,没有考虑作为主体的学生个人喜好,是否希
人本主义对传统教育持批判态度。它认为学校应努力适 望教师采用其他的教学方式等。教学过程过于死板,还是采
应学生的各种需要(而不是学生适应学校的需要),发挥其各 取单纯灌输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缺乏创新和激情,严重影响了
自的潜能并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出心理健康的 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讲是忽略了学生独立的人
人。因此,它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教学的内容 格和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主体地位。
和结果。一方面,它更加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 2.2师生关系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的积极性。目前,医
发展规律和“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 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还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没有延伸
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 至课堂之外。即使是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关系也主要是以教
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 学内容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沟通形式,师生之间
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它主张在教学过 的互动不够。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导致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并通 薄弱。
过亲自实践,在体验中发现自己的东西。在教学方式上,它强 2.3教师只传知识之道,不解学生心理之惑 目前,医学大
调个别教学和家庭教育,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使学生从个人 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长期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
所知渐次进入其所不知。而它的教学目标则是“促进变化和 的模式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导致与人交往和相处时困难重重,
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难以适应;同时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长期生活在父母庇
l|1 教育目标从学会学习到自我实现。人本主义教育思 护伞下的他们不能良好的面对挫折,容易出现极端思想和行
想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主要是实现价值、学生的个性发展和 为。但是这些心理现象并未引起任课教师的重视,教师只是
兴趣的满足、感情宣泄等,此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现实目标—— 传授知识,而忽略了解惑尤其是心理困惑的解决,虽然有些学
学会学习为基础,才能达到自我实现。因此,人本主义教育的 校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相对来说学校对此重视还不够。
基本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叫他们自由掌握获取知 3人本主义教学观对医学心理学教改的启示
识的方法,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最终实现自我。 3.1重视对学生态度和情感的培养把人本主义思想运用
1.2教学过程从自我发现到重人格培养和自我内在潜 到医学心理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在把知识技能为中心转移到
能。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认为 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人”比“教书”更重要;它还重视学生的意义学习和自由探 因素的同时又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价值观、态度等非智力
索,强调要充分鼓励学生发挥潜能,认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 因素。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要力求新意,增强学生练习的趣
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学生的学习是自我 味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激情,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以学
发起的,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且在适当条件下,每 生的要求为根本依据,通过创设各种有益的环境,在教学内容
个人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因此,我们应该最大 中融人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内容;将心理咨询案例引入课
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潜能。 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不仅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良好
1.3’师生关系从平等关系到以学生为中心。人本主义强 人际交往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调要做到学生为中心,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是所谓主体与主 3.2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医学心理学
体的关系,而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本主义教育中的师 教学过程中,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发
生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教师尊重、理解和信任学 展。可以通过对学生心理需要的引导、心理兴趣的培养,促进
生,注重师生之问情感的交流;它还强调在平等的师生关系的 其智力活动的增强,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积极发掘学生个性
条件下,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 的独立性、独特性创造性和整体性,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
第23卷 第2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ZE MEDICAL COLLEGE
VOL.23 N0.2
2011 2011年
适宜的发展,学生不仅能获得健康人格的培养,还能获得个
性的发展。目前,医学院校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一
3.3.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师
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相互尊重人格和权利、相互理解、平等对
话等关系。民主平等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实际的课堂生活;他
们各自以不同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进入教学活动,发挥各自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师生间能形成一种融洽、协
调的关系,相互促进,和谐亲密,共同发展。
3.3.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共享就是师生共同体验和分享
教学中的欢乐、成功、失望与不安,共创就是师生相互适应,相
般来说,心理学教师都是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且他们都懂
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当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
仅仅是心理学教师应该做的,也需要其他教师的配合和帮助;
对学校而言,学校除了给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
围外,还应该给学生提供放飞心灵的空间,除了开设专门的 lf,
理教育课程外,还应开设专题心理讲座,开展学校心理咨询、
心理测试等形式,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有关心理知识,得到系统
互启发,使教学不断深化,质量不断提高。共享共创体现了师
生关系的动态性和创造性,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层次。共享共
创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学生的知识、
道德、思想等的全面生成,也是教师专业自我的成熟过程。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对当今的医学心理学教学起着很好
的训练,使学生有意识地用科学知识调节、控制行为,做到知
行统一。学校应该配备专职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理辅导教
师,对学生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指导。例如:自我
认识的教育、青春期辅导、学习心理辅导、人际关系辅导、耐挫
能力的培养、适应性教育、职业心理辅导等等。
的借鉴作用,它对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于大学生实现自
我都是很好的向导。但是医学心理学教改,还受学校的管理
3.3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中
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人本主义教学观相信良
好的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罗杰斯倡导的
“师生平等”,“真实、尊重、理解”的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
位,强调学生的需要、兴趣、情感和价值,主张采用情感教学,
这正是我们传统的“家长式”的教育所缺乏的。其实,任何教
学改革,教学理论的创新以及教学观念的改变,首先是教师
和良好社会风尚这些外在因素的制约,它们的作用是相辅相
成的,不可缺少的,只有这几方面的和谐发展,其教改目标才
能得以更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Rogers,C.R.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O’s(2nd)[M].Columbus:
M errill,1983:249—251.
观、学生观和师生关系观的更新。’医学心理学课堂上也应该
形成这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3.3.1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尊师就是尊重教师的劳动、人格
与尊严,尊师是学生对教师正确的认识、情感和行为的综合体
现,是人类的美德。爱生就是爱护学生,它是教师热爱教育事
业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是教师的
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
基础。现代的“尊师爱生”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交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80—183.
[3]邢红.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广州大学学报(社科
版),2003,2:52-55.
【4]赵洁.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
学报 2003 4:58—61.
【5]徐克英.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教学创新[J】_财会通讯,2006,3:
120—123. ,
[6]刘昱.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C].学
术交流,2006,1:40-42.
[7]李彬.教育环境与大学生素质发展[J】.江苏高教,2005:98-100.
往的情感基础、道德基础,其目的是要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
开展教育活动。
[8]刘卫平.论高校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建[J】.湘南学院学报,
2005.(4):80-83. 收稿日期:201 1’o2—26
doi:10.3969/j.issn.1008-4118.2011.02.46
人体解剖学青年教师的培养
朱振东。张林。刘湛 ,邓晓慧,崔爱玲,宋海岩
(新乡医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274000)
关键词:解剖学;青年教师;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R322;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_4ll8(2O11)02-0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