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微党课
第二十一期
【党史小故事】
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人——汪东兴
汪东兴,1916年1月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原中共中央副主席、
中顾委委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红军,历经长征
与抗日战争,从1947年开始一直担任毛泽东的警卫,并长期掌管
8341部队。1968年起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中央警卫局党委
第一书记,并兼总参谋部警卫局局长,对领导人的起居、出行等负责。
是毛泽东晚年最信任的人之一。是“四人帮”抓捕行动怀仁堂事变的
决策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15年8月21日上午5时
2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毛泽东手下猛将
如云,为什么偏偏选中汪东兴作自己的第一侍卫呢?过去民间传闻,
他有过人的武功,究竟如何呢?《大众日报》刚刚发表一篇文章,这
样分析——
1947年6月,党中央转战陕北时,汪东兴这颗政治军事明星升
了起来。
那个时候,汪东兴到中央机关工作时主要负责外围警戒工作。毛
泽东不同于蒋介石严密自保的方式,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在胡宗南几
十万大军的围追中,毛泽东率领由一支小部队保卫的中央机关能来往
自如,就得益于他的这一思路。
这个思路的要点是:放出一支警卫部队,或是阻击敌军,或是跟
在围追中央机关的敌军部队后边打击、袭扰敌军,牵制敌军,由我方
掌握主动权,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我方则行动自由,从而保障中央机
关安全。
毛泽东出于上述思路,在率领中央机关撤离延安时,先后交给刚
刚调到中央工作的汪东兴两项任务——
一项任务,是让汪东兴代他看敌人。从后来实际情况看,毛泽东
是派汪东兴阻击敌人。那是1947年6月,中共中央准备撤离王家湾
时,毛提出,我要看到敌人才走。任弼时急了,请毛马上走。毛仍坚
持说,我看到敌人再走也不迟。二人僵持不下时,周恩来提出一个折
中方案:找个人替主席看。任弼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对毛泽东说:
“主席,你看是不是可以派一个替你看到敌人再走?”毛泽东回
过头来对汪东兴说:“汪东兴,你敢不敢留下来等敌人?”汪说:“怎
么不敢!只要主席下命令,我就留下等敌人。”毛泽东要调一个连的
兵力给汪东兴,汪却说:“给一个加强排就够了。”毛泽东说:“就
给你一个加强排,加上五个骑兵,任务是替我看到敌人才能走,还要
打他们一下。”中央机关转移后,汪东兴连夜部署,在王家湾山顶上
设伏,阻击刘戡前卫部队约一个团的兵力。汪东兴实际执行时,把这
项任务转变成对敌人的打击和迷惑,只用一人轻伤的代价,三次打退
敌人,使敌人不敢轻进,汪则带队伍趁雨夜安全撤退。汪东兴后来回
忆说:由于我们的阻击加上大雨,使敌人比预定“清剿”王家湾的计
划整整推迟了12个小时,为中央机关撤离王家湾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毛泽东称赞说:“你们打得好!你们用极少的兵力阻挡了大量的敌人,
为我们的行动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说明敌人还没有站稳脚跟,他
们还摸不清我们的行踪和实力,利用这一点,以我们的勇敢和智慧是
可以以少胜多的。”
另一项任务,是刘戡的部队寻找中央前委机关在王家湾扑了空,
从小河村向延安方向撤走时,毛泽东给汪东兴一个连的兵力,要他尾
追敌人,再打一仗。毛泽东交代任务时说:这次是采取灵活机动的游
击战术,还是以小部队插到敌人后方去,在安塞、延安一带袭击、扰
乱敌人,让敌人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不得安宁,疲劳不堪。一方面
给刘戡造成错觉,搞不清我们到底有多少部队与他周旋;另一方面也
是在实战中锻炼我们的警卫部队,更好地保卫党中央。在与敌人周旋
的空隙时,还可以搞点调查研究,了解一下群众的生活情况和他们的
情绪。汪东兴领受任务后,率一个连尾追敌人,还在高家川三个制高
点,以一个连的兵力伏击敌一个营,不仅消灭大量敌人,还在被打毁
的敌一辆汽车上缴获到敌人联络的密码本,派两个骑兵火速送到前
委。之后,汪东兴率一个连,开展游击活动,帮助群众收麦子,几次
打跑企图抢麦子的还乡团,使群众的生活安定有了保障,敌人也不敢
轻举妄动。
这一年,汪东兴31岁。但大智大勇的形象十分鲜明,一个小小
的加强排居然能阻击一个团,后来又率一个连去追击刘戡的那个团。
刘戡(1906-1948),湖南桃源人,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1924
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从军,他参加了北伐战争。按说两个
人的力量对比是不成比例的,但戡硬是没干过他。原因是,汪东兴军
事素质强,在中央苏区,他打过不少仗,又在红军办的彭杨步兵学校
学习过,后任彭杨步兵学校指导员。他既有实战经验又经过正规培训,
到延安时已是较成熟的指挥员。
毛泽东通过这两项任务,看到了汪东兴的才华,他政治素质军事
素质超强,而且心细如发。毛泽东对汪很是赏识、信任。从此以后,
就把调到了身边。
说汪东兴武功高强也可以,下面的小故事可以做证。1949年2
月,汪东兴护送傅作义从西柏坡回北平,当车开到滹沱河边时,发现
前方约300米处的河面上有一群白雁正在戏水。傅作义要汪东兴打,
汪东兴远距离射击,竟然打中了。傅作义这个老称赞道:“打得
好,打到了。可以打90分,这一枪如果目标是人的话,肯定没问题
了。”
除此之外,汪东兴应该还有许多过人之处,不然,毛泽东怎么会
那样高度信任他?而当代中国人最看好的是,汪东兴当年当机立断,
力主抓捕“四人邦”他为中国,为中国人民立了盖世功劳。
怀念他人家,愿他老人家走好!
【廉政小故事】
共和国三位总理的廉洁小故事
周恩来——
据《光明日报》2005年1月29日报道文章介绍,1958年7月,
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苦。
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实在过意
不去,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宴
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厨师,就是县委伙房的灶
事员,而且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尽管这样,在吃喝将
近结束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党向民,你一月有多少收入,
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
周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
朱镕基——
据媒体报道说,一次朱镕基总理开完会,被主人带到宴会大厅,
他穿过摆满了美酒佳肴的不下百桌的酒宴大厅,先是来到他所应坐的
首席座位,但他没有就坐,而是又走到宴会大厅的一个角落,要设宴
人就在这个大宴会厅的一个角落里另摆一桌,由他和他的秘书,吃工
作餐。由于朱总理不肯就坐大雅之处,而就坐在众人的一边吃工作餐,
致使上千宾客都不再吃酒宴了。
温家宝——
据2004年7月21日《人民日报》网报道介绍,“十六大”之
后,温家宝总理的第一站到了贵州。在吃饭的问题上,他对自己和随
行人员要求特别的严格,谢绝基层的宴请。他对个人吃饭有“三
条标准”,即:第一,不让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进食;第二,要
求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关于饭菜的质量提出十二个字:
“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
【亲情小故事】
一个震撼灵魂的街头故事
一天中午,一个捡破烂的妇女,把捡来的破烂物品送到废品收购
站卖掉后,骑着三轮车往回走,经过一条无人的小巷时,从小巷的拐
角处,猛地窜出一个歹徒来。这歹徒手里拿着一把刀,他用刀抵住妇
女的胸部,凶狠的命令妇女将身上的钱全部交出来。妇女吓傻了,站
在那儿一动不动。
歹徒便开始搜身,他从妇女的衣袋里搜出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
包着一沓钞票。
歹徒拿着那沓钞票,转身就走。这时,那位妇女反应过来,立即
扑上前去,劈手夺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对着妇女,作势要捅她,威
胁她放手。妇女却双手紧紧地攥住盛钱的袋子,死活不松手。
妇女一面死死的护住袋子,一面拼命呼救,呼救声惊动了小巷子
里的居民,人们闻声赶来,合力逮住了歹徒。
众人押着歹徒搀着妇女走进了附近的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
们。审讯时,歹徒对抢劫一事供认不讳。而那位妇女站在那儿直打哆
嗦,脸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妇女回答说:
“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断了。”说着抬起右手,人们这才发现,
她右手的食指软绵绵的耷拉着。
宁可手指被掰断也不松手放掉钱袋子,可见那钱袋的数目和分
量。民警便打开那包着钞票的塑料袋,顿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那
袋子里总共只有8块5毛钱,全是一毛和两毛的零钞。
为8块5毛钱,一个断了手指,一个沦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
一时,小城哗然。
民警迷惘了: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妇女,使她能在折断手指
的剧痛中仍不放弃这区区的8块5毛钱呢?他决定探个究竟。所以,
将妇女送进医院治疗以后,他就尾随在妇女的身后,以期找到问题的
答案。
但令人惊讶的是,妇女走出医院大门不久,就在一个水果摊儿上
挑起了水果,而且挑得那么认真。她用8块5毛钱买了一个梨子、一
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香蕉、一节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摊儿
上有的水果,她每样都挑一个,直到将8块5毛钱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惊地张大了嘴巴。难道不惜牺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块5
毛钱,竟是为了买一点水果尝尝?
妇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径直出了城,来到郊外的公墓。民警发现,
妇女走到一个僻静处,那里有一座新墓。妇女在新墓前伫立良久,脸
上似乎有了欣慰的笑意。然后她将袋子倚着墓碑,喃喃自语:“儿啊,
妈妈对不起你。妈没本事,没办法治好你的病,竟让你刚13岁时就
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还记得吗?你临去的时候,妈问你最大的心愿是
什么,你说:我从来没吃过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个好水果该多好
呀。妈愧对你呀,竟连你最后的愿望都不能满足,为了给你治病,家
里已经连买一个水果的钱都没有了。可是,孩子,到昨天,妈妈终于
将为你治病借下的债都还清了。妈今天又挣了8块5毛钱,孩子,妈
可以买到水果了,你看,有橘子、有梨、有苹果,还有香蕉......都是
好的。都是妈花钱给你买的完好的水果,一点都没烂,妈一个一个仔
细挑过的,你吃吧,孩子,你尝尝吧......”
【励志小故事】
没伞的孩子跑得更快
气温接近冰点,上海,晚上7时,仍有众多家长带着孩子涌向复
旦大学,他们要去聆听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他们希望孩子能亲眼见
到榜样——天才钢琴家陈洁。
舞台上,陈洁一袭长裙,端庄地坐在钢琴前,显得高贵而典雅。
她开始演奏了,手指灵巧地在琴键上舞动,优美的乐曲让人如醉如痴。
这个漂亮的女孩和郎朗是一个学校毕业的,是除郎朗和李云迪外,第
三个在国际上被认可的“中国古典音乐骄子”。如此优秀的女孩却并
非出身音乐世家,她的成功全凭个人的努力。
陈洁是广东韶关人,出生在工人家庭,父母都是理工科出身,对
音乐一点兴趣没有。陈洁3岁那年,听到邻居家传来了美妙的钢琴声,
她深深陶醉了,就吵着让父母给买一台。父母当时的工资是四五百元,
而一架珠江牌的国产小立式钢琴,售价就高达四五千元。孩子太不懂
事了,父母觉得不能惯着她的性子,说不定过了这会儿兴趣就转移了。
没想到,陈洁不依不饶,每天缠着父母给买钢琴。父母没办法了,才
勉强给她买了钢琴。
陈洁没学过乐理,看不懂音符,甚至连敲击琴键的姿势都不标准,
她只会听曲子,然后把听到的弹出来。但她“天生绝对音准”,无论
你发任何音,她都能准确地说出音高。对孩子的这种天赋,父母感到
很意外,也很高兴,就在当地给她找老师。可找来找去,也没给陈洁
找到一个好的音乐老师。
陈洁8岁时,父母听说上海有个全国招生的上音附小,就带着陈
洁去试试。上音附小的招生考试,是当时全国最难的小学入学音乐专
业考试,要让应招者弹4首曲子,经过初试、复试两轮,还要考乐理
和文化课。为了备考,陈洁拼了。她一方面恶补文化课知识,另一方
面想尽办法提高专业技能。她总是偷偷溜到学校边上的上海音乐学院
“蹭琴房”。经过紧张的备考,陈洁居然考上了,从此开始系统地学
习钢琴。小小年纪,她就开始独立生活,一个人留在上海,她的父母
每隔一个月才来看她一次。
在音乐附小,陈洁比任何孩子都要刻苦。她的手,背面白皙,手
掌却异常粗糙,布满老茧,这是“狂练”后带来的“副作用”。当然,
练琴是枯燥的,有时候她也会很烦躁,有时候也想家,想妈妈,她很
想放任自己,也能到公园去玩会儿。可是当她看到老师叹着气,身子
斜靠在钢琴上的样子时,她就难过得想哭。于是又沉下心来,继续练
琴。
13岁时,在老师的鼓励下,陈洁报考了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
这是全世界习乐者向往的圣地,全校只有100多名学生,每个学生都
有全额奖学金和全年生活费资助。陈洁在那里上了8年学。很多在艺
术表演方面有特长的孩子,会在家长的精心安排、“铺路”下,直接
走上专业学习的路线,而放弃了文化课学习。陈洁不是这样,她对自
己有严格的要求,坚持在保持文化课成绩优异的情况下同时学琴。最
开始的几年,她钢琴专业课在柯蒂斯上,同时还在费城的另一所中学
里补上高中阶段的文化课。最“惨”的时候,她在美国租住的房子里,
从墙上到桌子上、地板上,到处都贴满了写着英文单词的字帖。她不
得不在高中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穿插着安排,全天课都是满的。
陈洁头上顶着一圈又一圈的大赛获奖光环,2004年,19岁的陈
洁在美国密苏里南方国际钢琴比赛上获得青年组第一名的成绩;当年
10月,她便在卡耐基音乐厅举办了独奏音乐会;还是这一年,她在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获得了E-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拿奖拿到手
软的她毅然回国,选择到一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的音乐系任教。
生命好像一个轮回,一个理工科的家庭培养出一个天才钢琴家,
现在,天才钢琴家想要在一所理工科大学播撒音乐的种子。记者询问
陈洁成功的秘诀时,陈洁说,我感谢我的家庭,因为没有任何背景,
一切只能靠自己。没伞的孩子跑得更快,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
【身边小故事】
深泽公司——高温在持续,服务无止境
每次干完活,乡亲们都送出好远,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就是天再
热、再累心里也甜。”8月24日,国网深泽县供电公司铁杆供电所所
长的这番话,道说出了广大员工的心声。入夏以来,为保障广大电力
客户清凉度夏,助客户生活无忧,保群众增产增收,国网深泽县供电
公司广大员工战高温、冒酷暑、挥洒汗水,始终冲在急难险重的任务
面前,认真践行着“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谱写了一曲感人
肺腑的为民服务赞歌。
战高温升级电网
为美丽乡村建设,国网深泽县供电公司广大职工拆旧线、架新线,
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推升行动……
7月3日凌晨5时,在深泽县大直要村,白庄供电所的施工队伍已
开始了紧张的施工。
该村的用电设施建于2001年,电杆高6.5米,因为各类弱电线路
的交叉布线,造成安全距离不够,除此之外,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
原来架设的导线已不能满足村民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为此,白庄供
电所拟定整治方案,新立3根10米高压电线杆等。“大直要村以前旧
线路时部分村民空调都用不了,新线路架设后,一户村民家可同时运
行5台挂式空调。”白庄供电所所长说。
“天气是热,但供电所施工人员每天都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着,
我们完成的越快,老百姓就能越早的舒舒服服度夏。”中午11时,
骄阳似火,施工队员代彦荣还在电杆上架设电线,豆大的汗珠从额头
上滚落,拧干的衣服一会儿又湿透了。只要一停下来休息,工人们就
不停地喝水,他们笑称自己为“水牛”。随着他们的辛勤工作,一根
根新电杆拔地而起,他们也用实际行动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着优质、
高效的服务,受到了他们的好评。
分秒必争抢时间
进入夏季以来,随着气温的升高,一些老旧居民小区生活用电随
之增多,线路故障时有发生。
7月8日8点整,抢修队伍就已经准备好工具从深泽镇供电所出发
了。电力检修车很快来到位于深泽县城中心的师范教师家属院大门
口。笔者看到,该家属院内一配电箱已经被烧坏了。一下车,抢修人
员就急匆匆地拿好工具忙开了。
据施工抢修人员李彦超介绍,近期天气炎热,居民用电负荷节节
攀升,加之这一片区物业管理不善,小区的电气设备陈旧,用电负荷
过大使线路发热造成配电箱烧坏,导致了附近80余户居民停电。
在现场,深泽镇供电所抢修人员对线路进行了检修,重新更换了
进户箱、保险箱。烈日当空,工人们头戴安全帽在抢修梯子上一上一
下忙碌,几圈下来,他们工作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了,安全帽下的头发
也全湿了,顺着脸颊不住的往下滴。但他们顾不上那么多,用手一抹,
又聚精会神的继续作业。
“我们会尽快恢复供电好,尽量缩短停电时间。”李彦超一边忙
着手上的工作,一边还对周围关心进度的居民做好解释工作。经过
抢修人员的紧张施工,上午10时许,80余户居民恢复了供电。看着
居民脸上的笑容,抢修人员会心的笑了。
为客户送上“及时雨”
7月21日,深泽县张村村长张志新脚步匆匆地赶了铁杆供电所营
业厅,该所所长经询问了解到,原来该村村民在河滩开垦了土地,种
上了20余亩葡萄,自进入7月以来,因持续高温少雨,使得葡萄地里
干渴少水,一串串即将成熟的葡萄因为缺水让人看着揪心。
铁杆镇村民以种植葡萄为主,是村民一年中主要的收入来源。每
年七到八月,正是葡萄成熟、上市的季节,眼看一年的劳作、收成就
要“炙烤成灰”了,把开垦的农户急坏了。
要保住葡萄,最好的办法就是打机井。村长这才一大早就站在了
营业厅门口,要求现在马上打机井、装表送电。因为目前供电所每个
人员的工作任务,都已经排得满满当当的,装表,签合同,催电费等
等,想要抽出空来就必定要打乱既定的工作计划。
但为了缓解旱情,急用户之所急,铁杆供电所果断调派人员,重
新分配工作计划。在与村长商量的过程中,一边找打井队,一边受理
受理业务流程。为了节省时间,查勘人员与装表人员直接带着表计前
往现场,打井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为了保障村民及时用上电,该
供电所积极为他们装表接电开通了“绿色通道”,在当天晚上汩汩清
泉就流进了村民的葡萄地里,村民们看着甘甜的清凉,脸上露出了如
葡萄一样饱满的笑颜。
高温还在持续,服务永无止境。国网深泽县供电公司施工抢修人
员或在狭小的空间里,或在潮湿的空气中,或在闷热的天气下,努力
在战高温、保供电的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不断赢得了
广大电力客户的普遍赞誉。
本文发布于:2022-11-05 16:11: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348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