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征文
本文是关于2016年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征文的文章,仅供参
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小编收集了弘扬
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技工院校学生就业
和发展不可缺失工匠精神!”
“在平凡普通的工作中干出彩,干到极致,无可挑剔,这就是工
匠精神!”
“塑造工匠精神,贵在能坚持;塑造工匠精神,贵在能吃苦。塑
造工匠精神,要有团队意识。”
……
9月1日上午10:30,铿锵有力、慷慨激昂的声音在学术报告厅
回荡,600多名16级新生和200多名教职员工津津有味、聚精会神
地听着。这是湖北三峡技师学院2016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主讲
人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侯江。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在全省技工院校开展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通知》(鄂人社办函[2016]109号)要求,通
过在全省技工院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弘扬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正
确认识、感悟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
识,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能工巧匠,立志成为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
分享
的当代工匠。侯江院长为全院师生上了新学期的第一课,主题是“弘
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侯院长用详实的数据、真实的事例和朴实的语言告诉同学们,什
么是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从哪里做起?最后,他对同学和老师提
出了几点希望和要求,他希望同学们相信自己的选择,树立学习信心,
给自己一个新的奋斗平台,用执著磨练心智、提升技能,用匠心构筑
精彩的人生梦想。要求老师们履职尽责,德技双修,不断地充实自己、
提升自己,把对事业、对学生的爱心与责任落实到每一件事、每一句
话、每一个行动中,让广大学生在我们的爱心与关注下健康成长,把
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为优秀技工。
“一出戏,要演好序幕;一部乐章,要凑好序曲。”侯院长新学
期第一课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和理念,将对师生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而
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我们为什麼需要工匠精
神?
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
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
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
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
是什么呢?我们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
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
分享
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
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
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
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
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
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
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
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
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
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
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
的内生动力。
在获得奥斯卡日本影片(入殓师)(入殓师就是殡仪馆里的葬仪师)
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
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
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
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
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
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分享
工匠之术|用的方法,创造价值
“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培养了最优
秀的工匠、瑞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磨而成的。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并且专业、专注。
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
挑战。比如一些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
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环境变的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
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离了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培养企业的
“工匠精神”。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
们在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
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而打造“工匠精神”
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
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
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
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
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
和音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
分享
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
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
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
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
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表,将一项技术发
挥到极致,顶级品质造就了顶级品牌。
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
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
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
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
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更多热门文章: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分享
本文发布于:2022-11-05 06:5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326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