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对策分析

更新时间:2022-11-03 11:44:11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3日发
(作者:笑广告)

2012年第2期 

(总80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U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2 2012 

General No.80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对策分析 

徐丽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铁岭112000) 

摘要: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当今的国际经济局面,如何引导大学生排除不良的就业心理干扰,促进其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C,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898(2012)02—0106—O2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扩招,大学生数量短时间 

内剧增,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 

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 

为107万人,2005年为335万人,2009年为611万人。随着 

我国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逐步建立,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 

这种就业方式大大激发了毕业生择业的主动性,自主择业意 

识显著增强。“铁饭碗”被打破,“天之骄子”的光环也已不 

复存在。另_方面,随着国际经济危机的蔓延,社会可提供 

的就业岗位数量下降。这些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给在校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其择业心理及就 

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当今的国际经济局面,如何引导大学 

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其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的过程中屡屡受挫,而对就业产生了恐慌的心理。 

(三)功利心理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有些父母的误导,有些大学生 

在就业的时候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定准自己的位置,盲目 

求高、求大,把目标只盯准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而对急需 

人才的中小城市和小公司不屑一顾;还有一部分同学只从眼 

前利益出发,与同学在工作条件、收入待遇方面互相攀比,不 

能以良好的心态进行自我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心理”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人云亦云”。 

从众心理就是在群体压力之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 

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有很多大学生 

忽视自己的个性与创造性,形成了个人价值取向的从众心 

理。在择业时,对自己就业的行业、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不 

了解自己的优劣势,缺乏主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求职信 

息、人才交流会不知所措,一窝蜂地追求热门单位、热门地 

区,忽略了个人条件和可能性,给求职带来困难。在就业指 

导课上,调查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意向的时候,很多同学 

都很茫然,甚至有的人说:“只要有单位要我就行了”。状况 

令人十分堪忧。从前几年的就业情况看,因为我们是师范学 

校,很多学生在就业时不从自身出发,一门心思只想做教师, 

不管自己适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大学生正处在人格逐渐 

完善和成熟的阶段,很多人容易陷入从众心理怪圈,主要表 

现在:宁愿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也要留在经济发达的大城 

市,而不愿意去经济相对落后,但是有发展潜质,急需专业人 

才的小城市。 

(五)懈怠心理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生是一群充满幻想的年轻群体,十年寒窗苦读,终 

于能够进入“象牙塔”学习,所以从上大学就充满优越感,对 

自己的未来充满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毕业时,对自己的能力 

估计过高,定位的就业期望值就过高,脱离了实际,超越了现 

实的就业条件,选择工作单位时一味求大,对小企业不屑一 

顾,可是对于大企业较高的要求又无法满足。这种因为对于 

社会和自身的不了解而产生的自负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学生的顺利择业,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处处碰壁,看着不 

如自己的学生纷纷签约,在这些学生中又会出现自卑的心 

理。还有一些学生对自己的长处认识不够,怀疑自己的能 

力,认为自己学历太低、专业不好,不善于找到自身能力和岗 

位需求的结合点,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 

气,丧失就业机会。这两种情况的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 

业,使学生陷入自卑的泥潭。 

(--)焦虑心理 

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普遍存在焦虑的心理,因为准备不 

足,对进入社会和寻找工作充满了恐惧,从而产生焦虑;一部 

分学生因为自己所选择的工作与父母的想法不一致也产生 

了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是就业还是继续升学这个问题上 

拿不定主意,从而犹豫彷徨;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在找工作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相对优越, 

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受到什么挫折,依赖性比较强,缺乏自 

主意识,在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等、靠”等消极思想,找工作 

不主动出击,等着工作自己找上门;还有的学生所以在面对 

择业受挫、面试失利,心理一下子承受不了,容易出现抑郁、 

烦躁等心理问题。 

二、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理 

(一)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消除自卑心理。 

高校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引导 (下转第109页) 

收稿日期:2011一I1—25 

作者简介:徐丽(1981一),女,辽宁普兰店人,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l06・ 

源库整合和建设中。一个灵活的互动网络平台、一个稳定的 

建设与应用群体和一套合理的管理激励机制共同组成以人 

为本的教育资源体系。资源建设以应用为导向,促进形成良 

好的建设氛围,建设为应用,应用促建设。因此资源建设可 

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由政府协调实现“校校之间、校企 

作开发、协作交流。将购买资源及教师的白建资源上传至平 

之间、校研之间、校社之间”合作,使资源的管理、建设、应用、 

开发及评价更好地为教育改革服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 

实施素质教育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区域协作、打造特色,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的经济效 

益 

台后,可供教师无限制借鉴使用,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参与 

资源建设的教师均有自己的资源档案库,方便教师使用;智 

能化的三级管理模式可以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者足不出 

户就能直观的了解资源建设和使用的详细情况;通过积分奖 

励、资源应用排行、共建排行(包括县区、学校、教师)等这一 

多功能方式,来激励学校和教师自觉地积极参与资源共建共 

享活动。运用资源平台,实现“建、评、管、用”一体化,经济效 

益最大化。 

采取规范标准机制,在实施项目管理机制过程中,实现 

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对上传的教学资源分类方法和 

技术标准进行统一,确定资源整合的流程途径和组织方法, 

以提高资源的检索效率和利用率。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建设 

应采取以教师建设为主、购买为辅,分布建设、共享使用的资 

源内容建设模式,政府主导,多方合作,实现人力、物力、财力 

的优化配置,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只有保证教育资源 

不问断地应用、维护、更新,才能发挥出它的效益,资源建设 

才称得上是健康发展的。建设的教学资源在时代特色、地域 

特色、学校特色和课程特色下功夫,特别要借助于地域特色, 

彰显、整合、利用地域优势,善于借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 

业结构状况及其调整规划,为实现职业院校为地方培养实用 

型人才提供质量和资源保障。 

(四)铸造资源平台实现“一劳永逸”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信息低成本、大范围、复制方便、高 

速度地传播成为可能。要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必须 

搭建一个高效率的技术支撑平台。构建资源建设统一管理 

平台,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有效实现跨学校、跨学科的合 

本研究在教学资源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教学资源共建 

共享的中心已开始构建,并在实践中引入了项目管理机制进 

行了研究及应用,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其实效进行了评价。初 

步实践的结果表明,加强管理、健全机构、分区分层进行资源 

共建共享,建设中应用项目管理机制,能规范资源建设,提高 

资源建设的效率和效率。但有关项目管理机制的长效性有 

待于更加持续和深入的努力,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实 

践。 

参考文献 

[1]马宁,余胜泉.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J].中国电化 

教育,2006(2):67一.72. 

[2]许桂芳.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共享中心的构建及其关键技 

术.现代教育技术,2010(11):118—119. 

[3]马玉慧,等.运用项目管理方法进行协作学习过程管理 

[J].电化教育研究,2009(4):82—85. 

[4]张学波.建立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的探讨[J].中 

国电化教育,2004(5):69—72. 

(上接第106页) 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纠正过低的自我评 

价。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不仅体现在知道自己的短处,也 

体现在发现自己的长处。因此正确评价自己,是建立自信、 

消除自卑的最有效办法。要克服自卑感,还需要多多与他人 

沟通,学会如何与人交谈、如何接近陌生人、如何同别人握手 

寒暄、如何进行开场白等技巧。克服自卑,除了正确看待客 

观现实,还要努力克服自身的心理弱点。 

(二)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克服焦虑心理 

要克服焦虑、急躁的心理,就需要引导学生打破求稳、求 

顺的想法,增强竞争意识。有竞争必定会有风险和失败,确 

立了竞争意识,就不怕风险和挫折,焦虑的心理必定得到缓 

解。 

事要锻炼去做。通过行动上不断累积的成功来强化自己动 

手习惯的能力。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理想使现实透明,现实让理 

想憧憬,因此我们应告诉学生:需要焦虑的不是两者差距而 

是如何使二者接近。我们唯一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真正会 

生活的人,只跟上自我,超越自我,因为每天你旨在做一个更 

为成熟、更有能力的自己。另外要引导学生看到自己过去的 

成功,经常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看到自己每一点进步。不 

要急功近利,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有时能事半功倍。因为 

只有积极的人才能在每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 

人则会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忧患。 

(三)帮助学生正确定位,消除从众心理 

在就业问题上,消除从众心理从根本上说,要引导学生 

认清自我,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弄清自己的条件(优势和劣 

势),摆正自己的位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种脚踏 

实地的务实态度,而不是盲目随大流。 

(四)建立自信,克服依赖心理 

要克服依赖心理,高校教师应该指导毕业生首先要充分 

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要什么事 

情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 

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要在生活中树 

立行动的勇气,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 

参考文献 . 

[1]韩丽,喻啸,彭金富.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 

调适[J].社会工作,2009(6). 

[2]韩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引导[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2008(8). 

[3]陶国富,自苏娣.大学生择业心理[J].上海:上海华东理 

大学出版社,2002. 

[4]宋专茂.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 

20o4. 

・lO9・ 


本文发布于:2022-11-03 11:44: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224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