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教案设计

更新时间:2022-10-28 08:10:00 阅读: 评论:0


2022年10月28日发
(作者:大地春回)

《窃读记》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

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

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

动。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

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

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四、教学方法

本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文中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朗读法,

通过范读、指读、齐读、自由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体会情感,

领悟表达。还采用了探究讨论法,引导学生“心到、手到”,积极读书,抓住文中重点的句段,通

过圈点、勾画和批注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谈话导入

1、(板书:窃)让学生用“窃”字组词,体会“窃”的意思。(学生可能会说“盗窃、偷窃”等,体会

“窃”是偷的意思。)

2、人们大都为钱财而窃,你听说过窃读吗?(板书:读)你有什么疑问呢?

3、学生可能会问:

(1)什么是“窃读”?

(2)为什么要“窃读”?

(3)怎样“窃读”的?

(4)“窃读”的滋味如何?

……

(补充课题,板书:记)今天就让咱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脚步,一起去品尝一下“窃读”

的滋味。

二、初读文,赏诗歌,整体感知

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解决生字词。

【百度视频】课文录音:/v_show/id_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窃读”中的“窃”为暗中,偷偷地意思,“窃读”就

是偷偷地读,在书店中偷偷读书,只读不买。3、作者为什么要“窃读”?

(1)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作者贫穷的句子。

(2)作者为了读到书,历经了许多坎坷,所以作者曾将一首小诗摘抄下来,作为自己窃读的心

境写照——

1)出示诗歌,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

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

摆书摊的人看见这样,

很快地向小孩招呼:

“你从来没有买过书,

所以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

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

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

他就不会看这老东西的书了。

穷人有好多痛苦,

富人永远没有尝过。

2)请学生谈谈自己从这首小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A、对书的渴望。B、被拒绝的无助。C、无力购买的痛苦。

3)小结:出于对知识的渴望,作者渴望读书,由于家境的贫寒,作者无力购书,所以只好——

窃读。(生齐答)

三、读重点,咬文字,品悟甘苦

1、“我”是怎样窃读的?窃读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吗?在“窃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分小组讨论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遇到的困难:

(1)找不到书;(2)受到驱逐;(3)隐藏伪装;(4)渴望下雨读书;(5)饥肠辘辘。

4、哪些句子使你感受最深?(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体会含义。)

如,品读第五、六自然段;

(1)“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2)请你描述当时的场面。

(引导学生从书店老板的厌恶、驱逐及“我”的无奈失落两方面加以细致描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及表达能力。)

(3)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4)为了避免遭遇这种困窘的场面,“我”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5)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个“窃读者”,她悄悄贴着你,认真地看书,你会有何感受?让我们

把对她的喜爱读出来吧!(指导读第六自然段)

5、窃读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从文中找出能够概括作者窃读滋味的句子。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刚才我们与作者一起经历了窃读时的种种困难,让人“惧怕”,那“快乐”又是从何而来呢?

(2)学生自由读文,充分讨论,交流汇报

(3)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4)小结:是啊,读书能给带来精神的享受,让人感到无比的快乐!让我们也一起热爱读书吧!

四、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

答.)确实是这样,为了读书她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她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

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她可以隐藏伪装自己,“口是心非”,“心口不一”;为了读书她可以克服任何

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共同感受那个小女孩对读书

的渴望与热爱吧!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百度视频】课文录音:/v_show/id_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复习词语。

2、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3、学生自由读文.。

二、探动力,析难点,点燃激情

1、到底是什么力量鼓励着作者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坚持窃读的?(热爱读书,渴望求知)

2、引导学生理解:“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3、仿照此句,写一句话作为自己读书的格言。

三、回归课题,体会窃读的意义

1、“窃读”算不算偷?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结:她曾说:“我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皆因

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可以说《窃读记》三个子中充满了乐趣,也包含着作者

的辛酸。

四、积累语言,感悟写法

1、摘抄自己觉得写得好的语句,说一说摘抄的理由。

2、美读品味,感悟作者对人物动作、心理描写得准确传神。

五、总结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林海音正是这样勤奋地窃读着,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女作家,让我们热

爱阅读吧!

出示:读书名言

抓紧时间读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好书: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善读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六、拓展延伸

1、结合过去,谈谈自己对待看阅读课外书持什么态度;

2、结合所学的内容,说说此时对待看课外书的感受。

教后反思:

《窃读记》是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一方面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

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为了让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起阅读的兴趣,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制

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

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2、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

望、并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

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首先在课前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与享受。接着,在学生自

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学生

交流时,我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

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一句,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

惧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

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此外,我在教学时一方面重视朗读,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文章虽没有什么情节

冲突,大起大落,但作者的内心却因窃读而波澜起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作者与书相逢

的惊喜,匆忙窃读的快乐与惧怕,雨天读书的开心,与书相别的留恋与满足……另一方面,重

视语言的积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课文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仔细

品味这样写的好处感悟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五、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学校:青州市王坟小学姓名:

职称:电话: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

请提供100字左右个人介绍,个人介绍将会同案例在百度教育频道进行展示。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08:1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964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