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信息化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信息技术将成为我们学习生
活的必备技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对信息技术课却出现了不重视、
不想学、不愿学的现状,我对此现状作了分析,主要有三大原因。要
想让学生喜欢这一学科,真正把他们的兴趣吸引到这一学科上来,我
么可以从几方面入手,要求教师的态度端正,能力要提高,学生兴趣
要引导,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实用的知
识和技能,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目的。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方法
信息化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
技术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工具和必备技能。但在我们中学的教
育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开始,学
生对计算机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并觉得信
息技术课可以上网、聊天、打游戏,非常好玩,于是非常想学。但随
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有的内容理论性非常强,需要
记忆,且枯燥无味,知识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逐渐降下来了。
课堂上学生只是对“计算机”感兴趣,喜欢上机的操作课,更是有一
种“让我一次爱个够”的感觉,但是一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以“玩”、“乐”为主要的情绪支配,对游戏、上网聊天情有独钟,而对
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不好玩”,或者干脆来个置之不
理。上机操作的秩序也比较混乱,结果一节课下来,表面上课堂气氛
很轻松、活跃,其实效果很差,学生觉得自己一节课后好象什么也没
学会。面对着这样的学生不重视不想学不愿学的现状,我常常会产生
几许无奈,但更多的是思索: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不重视、不想学、不
愿学的现状呢?本文就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避免
出现这些现象的想法和途径。
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应该从教师自身分析。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厚,首要检讨的人是教师。说明我们作
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传播者没有完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
术的学习兴趣,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向。这其中还
包括教师本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问题,还有教学方法的欠缺等因
素。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教师要摒弃陈旧的教育思想和
观念,要提高自身素质,结合学科特点,将常用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
于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并进行重组和延伸,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者
将“点金术”传授给学生的目的。
其次,应该从学生方面分析。初中课程相对高中课程来说要单纯
和简单一些,一旦跨入高中后,课程增多难度加大,学生会感到力不
从心,还有高考指挥棒在头顶上悬着,学生会两只眼睛盯着高考,只
要与高考相关的就学,不相关的就不学,就会将精力放在其它学科上
面。再加上信息技术课程不参加大规模的考试或者考核,所以学生们
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心态,认为就是一门让他
们放松的“娱乐”课。就算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有点兴趣,也被高
考指挥棒扼杀了。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甚至上信息技术课还有学生
带数学、英语或其他学科的资料在写啊记啊,更有甚者干脆在教室自
习,就这样分秒必争,哪还有精力来听你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在讲授知
识。
最后,从家长和社会方面分析。社会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就存在着
偏见,学校的多数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处在不懂、不闻、不问的状态,
而班主任、其他教师虽然没抢占信息技术课,但是态度很明了,课爱
怎么上都好,只要把学生看好就行,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大多数教
师认为:上这种课不就是玩吗?虽然现在的家长已经能够懂得计算机
技术的重要性,但是与其它科目相比较家长们还是更加重视高考科
目,应试教育的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而家长和社会的对某课程的态
度,会对孩子的思想起着深刻地影响作用。例如,全省或全市要开展
一次计算机操作竞赛,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我希望在学生的课余时
间能多加训练,但是班主任不支持,说影响孩子学习,班主任说“不”,
哪个学生敢说“行”,即使学生感兴趣也不行;家长不支持,说孩子不
务正业,有那时间不如抓高考科目,提高成绩。可见,对于信息技术
的重视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分析了原因之后,要改变不重视不想学不愿学的现状,我认为,
作为教师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力量能够改变社会或家长的认识或态
度,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我们的态度,提高教学能力和水
平,改善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地引
导学生,使初中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懂得信息技术课程的现实作用和
重要价值,让他们自觉地认真地上好信息技术课程,掌握到实用的知
识和技能。那么,如何将学生真正地吸引到学习当中,避免出现的这
些现状?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探讨。
第一,教师要端正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信息技术课是一
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独自上机的课时多,而一旦学生开始
独自上机操作,课堂秩序就比较难以把握,特别是装有网络的电脑室,
教师面临的压力更大。因此,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必须强调一个“严”
字。首先,要严格要求自身。在某些课堂上,教师三下五除二地布置
完教学任务之后,就给学生“放羊”了,自己忙起了自己的事情,或是
跟好友聊天,或是完成其他学科的一些事情,有时干脆沉溺于游戏之
中。“正人先正己”,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首先自身在思想上要
端正态度,不能把信息技术课当作“闲杂课”或者“游戏课”,要充分认
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认
真备课、上课。其次,要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前,教师要根据学校的
具体情况及学生的现状,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细致的组织工作,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从一开始就要进行严格要求,让学生知
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必须等完成任务之后
再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学习习惯,这也是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
课的基本前提。
第二,要吸收知识养分,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作为信息技术教
师是具备了一定程度信息技术能力的,但是由于信息社会的飞速发
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就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师站在教育的最
前端更应该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有一种特殊的敏锐性。如果忽视了自
身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问题不知所云,不知道怎样去解决,学生
就会对教师失去信心,就会对知识失去兴趣,所以教师的信息能力是
提高学生信息能力的关键,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就更应该努力成为“有
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
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的人。
第三,善于引导并提高学生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
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它,想方设法知道其所以然。教育心理学也指
出:增强兴趣、激发动机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有兴趣,学生才会
聚精会神地学,才能持久地热爱所学的学科,化平淡为热烈,变枯燥
为有趣。例如,我在讲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一节时,针对高一学
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将课堂教学中教条式的罗列结合日常生活
中的事例展示给学生。如在复习计算机内部组成时,针对学生对计算
机的各个部件的名称记忆不准确、对计算机的系统构成没有建立一个
完整概念的情况,我在课前导入时就请出一位学生,向他提问:“假
如昨晚你在家里上网时,突然计算机黑屏,请你列举出尽可能多的原
因。”该学生思考片刻后说:“有三种可能:1.有病毒;2.计算机内部
出现故障;3.我妈把电源线拔了。”说完,全班的同学都笑了。我也
笑着说:“三种可能都正确!那么,如果我们将问题集中在第二种可
能上,你认为可能是哪种设备出现故障呢?”“主板、内存、硬盘、
CPU。”“就这些吗?”这时,下面的学生已经沉不住气了,这个一言,
那个一语,答案就这样渐渐地被补充完整,又有人补充说也许不是硬
件故障,可能是软件问题。这时,我就作总结:“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的五大部件会出现故障,相应的驱动程
序也会出现问题,既可能是系统软件出问题,也可能是应用软件出问
题。”于是,概念就这样在趣味中得到完善。。
第四,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离不开
教师对教学法的研究。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在教学法
上更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启发式、比较法、比喻法、演示与实践等教
学法,虽然在很多学科教学中都曾提出,但如何运用它们的多样性、
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处理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离不开教师长期的探索、总结和应用。以下介绍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
几种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即我
们要完成什么任务。学习知识与技能是为了“用”,有了“用”的可能、
“用”的需求,学生才会想办法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这说明,在课堂设
计上,要注意实用性。例如:在介绍了“电子邮件”一课后,我就把自
己的E-mail地址告诉学生,让他们课外给我发电子邮件。学生们给
我发了很多电子邮件,其中有美丽的图画、精彩的贺卡等,有的学生
还告诉我一些心里话。我收到后一一回信,信中写的都是赞扬、鼓励
的话语,这在给他们以自信心和鼓励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进行了一次交流,学生学习新知的劲头也更足了。
2、形象比拟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有些内容比较抽象,特
别是现在的广东版教材,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就应当
尽量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
将难懂的理论形象化。比如,在讲Windowsxp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
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若
照本宣读,学生就难以接受,而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用外国人
的取名来比拟文件名与扩展名,用一棵“倒立树”的结构来比拟文件目
录结构,学生就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也相对容
易。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问题进行说明,以达到加
深印象、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启发式教学法。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
于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个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
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
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这种
教学方法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由教师组织,而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的
理解,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
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能够突破教
学难点,自己导出结论。此时,老师的课堂导入应问题鲜明,要言不
繁,促进创造,使学生达到主动思考、积极议论、热情创新的状态,
进而实现掌握知识要点的目标。如我在讲解PowerPoint2003时,学
生提出问题:“怎样把应用模板效果去掉?”因为在PowerPoint2003
中没有工具可以将模板效果直接去掉。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
考:“应用模板效果由背景图案和前景图案两大部分组成,如果我们
将背景设为白色,把图案也设为白色,不就大功告成了吗?”在以前
的讲课中,学生曾经使用“背景”功能设置过幻灯片的背景颜色,于是
现在就可以让学生把应用模板效果中的背景设置为白色,但是把图案
也设置成白色,则比较困难。这时,学生们意外地发现(当然是我的
有心安排)在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时,打开的窗口的最下方,有一个
小小的选项----“忽略母板的图案”,此时选中此选项就可以了。问题
就这样在启发、思考、验证中得到了回答。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
师能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再辅以演示、讨论和学习,
会使整个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操作实践法。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践
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对某一问题反复操作,藉以
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操作实践法的运用通常有两种形
式课堂练习和上机实践。比如,写命令的练习,建立自动批处理文件
的练习,编写程序的练习。这种课堂练习一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学
生做练习时,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指导,特别注意多指导知识掌握较
差的学生,可以请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将答案写在黑板上或说给大家
听。这种练习,既是学生的自我检测,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上机实践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计算机
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
新形势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新任务又指引我们探索新的方法。“教
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
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有了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才能在
工作中发挥作用。
一位艺术家曾经说过:“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一个演员的素质重
于技巧。”在教学中,教师就是站在讲台上的演员,因此,要解决学
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不重
视不想学不愿学的现状,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努力提高自己信息技
术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将现代教育理论
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到灵活地运用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只
有这样才能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不断更新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理
论和学生与时俱进的要求,设计出更灵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
而改变信息技术课堂学生不重视不想学不愿学的现状,使学生能够学
到计算机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课
程开办的目的。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06:5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960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