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 曾志嫦

更新时间:2022-10-27 20:34:48 阅读: 评论:0


2022年10月27日发
(作者:六一儿童节来历)

《致橡树》教案

广东省兴宁市职业技术学校曾志嫦

教案背景:

明辨爱情与生命的价值,中职学生情窦初开,向往纯真忠贞的爱

情,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爱情观念大多来自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故事,爱

情作为人类最神圣高尚的情感之一,被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渲染得格

外绚烂。树立起中职学生正确的人生砚、价值观和爱情观。有人说:

“爱情、婚姻、家庭是人生的三部曲,这三部曲怎么唱,关系到一个

人一生的幸福。”谁不想收获幸福呢?学习《致橡树》,诗人会给学生

一些有益的启迪。

教学课题:《致橡树》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品味诗的意境,把握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背诵诗歌

2、培养独立自尊的人格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意味隽永的特色

难点: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

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情感意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个心理测试:

当你有一天遇到你所爱的人而他以一棵树的形象出现,那么你愿

意以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和他在一起呢?为什么?

A青藤B一棵树

C小鸟D春雨E其他

爱情是永恒不老的话题,“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

的比翼双飞,“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春

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为泪始干”的忠贞不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

墨客歌颂她的圣洁、美好,表达自己爱情观。那么当代诗人舒婷又是

怎样看待爱情的呢?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会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

情宣言呢?让我们倾听女诗人的心声,倾听新时代爱情宣言——《致

橡树》。

【简介时代背景:(百度搜索:《致橡树》背景资料

/post/200511/)】(点击制作的课

件查看,有关搜索网址,下同)

二、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学生介绍朗诵诗歌的方法:

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要通过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感

受、品味、鉴赏诗歌的美。要走进诗人的心灵,触摸诗人的情感脉搏,

与她对话。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提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真正的爱情,

铿锵有力的发出了中国女性独立的宣言。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和优美

形象的语言相结合,使这首诗具有了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百度搜索:舒婷经典诗《致橡树》赏析视听

/plus/?aid=918】

(一)舒婷经典诗《致橡树》赏析视听

要求:学生去感受、品味、鉴赏诗歌的美

(二)分析课文

1、本诗完整的标题应该是什么?老师展示动画投影:木棉致橡

2、既然是木棉致橡树,那么,木棉又向橡树说了什么呢?

电脑投影,配乐朗诵全诗:

【百度搜索:迟小秋《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

/programs/view/ffKtCdM7P74/】

木棉所表白的,有哪些层次?

木棉不愿做: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电脑投影:痴情的鸟(配鸟鸣)-泉源(配流水声)-险峰

-日光–春雨

3、难道这些有什么不好吗?木棉为什么要否定它们呢?从哪些词语

可以看出来?

攀援、炫耀;痴情、单调;

送来、慰藉;增加、衬托;

4、从这些词中,我们能看出诗人反对什么样的爱情观呢?有哪些词

语可以表达?

“依附、附庸、奴性、无骨气、趋炎附势„„”

即是攀附型痴恋型奉献型

5、因为这些是感情的单向奉献,而并非平等的心与心的交流,其思

想根源是什么?

封建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

6、总结:全诗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现:诗人采取“破”的思维方

式,目的是引出诗的下半部分,即——立:

7、并肩站立的树,根相握、叶相触;

展示投影:并肩的树。

8、有哪些诗句表现了这样的主题?

投影

枝枝相覆盖,叶叶像交流。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

恨歌》)

9、两棵并肩的树,其形象有什么不同?

铜枝铁干的树:枝干像刀、像剑、像戟。

投影刀、剑、戟树,(配狂风呼啸声)

【百度搜索:狂风音效下载

/?id=6568】

10、树是如此,花又怎样呢?

花像叹息,又像火炬。

展示投影:红硕的花。

(百度mp3搜索:二泉映月点试听

/m?f=ms&rf=idx&tn=baidump3&ct=134217728&

lf=&rn=&word=%B6%FE%C8%AA%D3%B3%D4%C2&lm=-1)

11、花怎能“叹息”?为什么用“沉重”一词?用了什么修辞?两

个“像”作用并重吗?

这是通感修辞,“像”重在后一个。

补充投影:杜甫《春夜喜鱼》名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2、不仅如此,在诗人(木棉)的心中,橡树和木棉应当:

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13、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特点?——阳刚气概和阴柔气质。点击

投影

诗人希望做什么?

电脑投影:《寒潮》、《霹雳》、《雾霭》、《虹霓》(均配乐)

14、由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结:

诗人崇尚的是:心心相印、患难与共、共同进步、事业至上。

诗的最后说的“这”,指的就应该是这些。全诗至此,完成了由

“破”而“立”的全过程。

三、品艺术(学生结合诗句讨论,教师归纳)

《致橡树》给了我们深刻的人生感悟。但,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

往往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这首诗的艺术

特色。

点拨:可以从表现手法,所用修辞,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归纳,

并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其实我们以前接触过“朦胧诗””,比如戴望舒的《雨巷》,但大

家喜欢的可能还是朦胧爱情诗,老师也相信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

们积累了很多的爱情名言,今天不防把你喜欢的读出来,和我们一起

分享。

1、学生谈喜欢的爱情格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并深

化对诗歌主题的认识)。

2、为学生提供两句爱情格言,并要求大声朗读,然后与舒婷的

爱情观作比较(营造氛围,深化主题)。

五、学生跟着配乐朗读

【百度MP3搜索:《美国鼠潭》

/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

%C3%C0%B9%FA%CA%F3%CC%B6&lm=-1丁建华老师朗诵《致橡树》的配

乐来自《美国鼠潭》。选试听】

(在诗情画意中加深对情的理解,在意犹未尽中感受美的真谛)。

伟大的爱情是不能用华丽的语言来形容的,就让我们回到这首

诗,随着音乐,再次高声歌颂伟大的爱情(深化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板书设计:

致橡树

凌霄花——实用爱情

痴情鸟——爱情至上——依赖攀附,失去自我我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奉献者

橡树——铜枝铁干,刀、剑、戟(阳刚之气)—平等独立

木棉——红硕的花朵,叹息、火炬(阴柔之美)—同甘共苦

教学反思: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肩负着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我们要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

爱情观念,树立忠诚高尚的爱情婚姻观,明辨爱情与生命的价值,以

拥有健康幸福人生和健全人格。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加强

爱情的责任感,是为孩子们的明天负责,是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更是对一代一代的人负责。

把优美的爱情诗歌选进职中教材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作为文化

遗产或文化传承中的精华,当代中学生理应汲取,而不是回避,高中

生心理、生理虽未完全成熟,但对于越来越低龄化的“早恋”现象的

耳闻目睹,使得他们早就认识接触到这类个人情感的敏感话题,为避

免社会不良文化、庸俗文化对他们的误导、诱惑,语文学科勇敢地站

出来肩负倡导健康、高尚的情感的使命,通过文学艺术对学生进行美

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心灵世界的豁达与开阔,人类情感世界的

美好与高尚,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通过这样的三步曲,学生们才初步

正视了爱情,也校正了自己的爱情观,从而减少了盲目地冲动、减少

了大胆地追求,更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的,坚定了人生理

想。这种新课标下的走钢丝试验,自我感觉是初步的探究,稳妥的合

作,也是积极的创新。当然,爱情这个字眼是神秘的、复杂的,而教

育是严肃的,教学是庄重的,爱情观教育还有待进一步摸索。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20:34: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927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