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我的母亲)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语文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3)、百度查阅胡适信息(简介)及他的母亲情况
(4)、百度查找有关母亲的名言、诗词和警句
二、教学课题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理解文意,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容,丰富文化素养。
三、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第一
单元都是名家之作,或追述难忘经历,或展现生活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
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就这个目标,我将本课进行大胆延伸,
用资料和声音让学生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思考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并有自己
的心得和评价。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2、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深厚内涵和写作特点。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延伸拓展和阅读赏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母爱是一个包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的话题,请听《感谢母亲的爱》
(/programs/view/iLVDK9DxwkU/)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不
求回报的。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胡适的《我的母亲》,再一次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二)胡适简介
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
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
哲学的影响。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
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
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
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20
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报》。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
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32年与蒋廷〔fu2]、丁文江创办
《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
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
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著有《五十年来之中
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
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
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
《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question/)
(三)诵读、整体把握、感知内容: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标出段序,理解疑难字词。
文绉绉(zhou1)绰号(chuo4)庶祖母(shu4)吹笙(sheng3)
摹画(mo2)眼翳(yi4)舔去(tian3)侮辱(wu3)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宽恕:宽容饶恕。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2、
(1)
学生自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百度搜索:
(/question/)
胡适: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
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
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
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胡适三岁随母在上
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1917年,19岁的他考取庚子赔
款官费赴美留学。1917年7月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的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从
胡适一生的追求与奋斗来看,其母对他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
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孩子。
1910年,即胡适19岁时赴美,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B.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
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
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概括地
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
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
人格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慈母严父,对我
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
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
感情的活
(四)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深层的内涵和写作方法。
1、学生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章,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好象与课文内容没有什
么关系,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以外,还花
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五)拓展延伸
1、从你的阅读积累或生活积累中将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2、代表胡适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3、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
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
穿全文。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
应该好好借鉴,我们也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
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七)课下作业:
【百度搜索】欣赏
1、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
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2、“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question/)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
三春晖?
又如:歌曲《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
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六、教学反思
教完胡适《我的母亲》一课,颇多感慨。作者的母亲,一个备受生活磨难的旧中
国妇女,她对“我”教之严,爱之慈。作者以饱蘸深情而又质朴的文字,抒写下儿子对
她的尊敬、感激,读来确实让人泪眼朦胧。胡适母亲冯顺弟,出生安徽绩溪的农村,
是一个普通的女性。年轻时不幸丧夫,年纪轻轻就担负起了大家庭的重担,作者说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
分之一二。”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调和家庭矛盾,忍辱负重,苦心经营,对儿子严
慈相济,言传身教,令人感佩!文中有两个细节:“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
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
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
的哭一场。……奇怪的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日子。”“我家
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
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的大哭,请了几位本家
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
才罢休。”对待不同的人事,作出不同的哭泣,这里面大有学问。受了两嫂子的气,
母亲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轻轻的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如果大哭,则显
得有失家长(后母)身份,不够稳重,往后就掌管不住这个大家庭了。听了五叔的
牢骚话,她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寡妇门前是非多”,一句轻薄的话
可能就惹得一身骚,事关名节,所以要大哭一场,大闹一场。如果在这个时候轻轻
的哭,就显得懦弱好欺负,就是等于默认了自己有过失节行为,客观上还助长了五
叔的嚣张气焰,是非常不恰当的。通过这两个细节描写,一方面我们感觉到胡适写
的自传具有“实录”的特点,真实,不隐恶,不避家丑,语言得体;另外一方面,我们
感觉到这个女人实在太有智慧了,眼泪里面所隐含的斗争的策略,使之成了一种的
威慑力强大的武器,简直是以柔克刚,无坚不摧了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河北省学校:石家庄市无极县里城道中学
姓名:翟林生
职称:中二通讯地址:石家庄市无极县里城道中学
我参加工作11年,一直奋斗在农村教育事业的第一线。我积极参加
教育教学科研,努力探索实践,严谨治学,孜孜不倦,在接触到互联网
后,“百度”一直陪伴着我,为我的教学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使我的工
作更加轻松,生活更加愉快。让我们永远相伴,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力
量。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16:0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910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