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生本课堂和减负增效

更新时间:2022-10-27 15:54:27 阅读: 评论:0


2022年10月27日发
(作者:茴香饺子馅的做法)

XUE SHENG ZHI Y0U 

0 I _

鼻 

・噬辔 ~~—0 

、) 

0 

瓣 辩瓣 1、/。j 珏 翁 谨 ≯l _

初中科学生本课堂和减负增效 

文/王雪莲 

摘要:现代教育观念对传统教 个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问 

育观念产生了很大冲击,“以学生 题可问,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 

 

的发展为本”和“减负增效”就是其 

的内在积极性。

中的两个方面。初中科学生本课堂 在《植物的一生》种子的结构 

的实施整合了这两方面的要求。实 教学时,教师的生本课堂设计为: 

践证明“营造学生熟悉的情境、找 首先营造剥毛豆的生活情境,让学 

准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激发学 生边剥毛豆边对种子的结构进行 

生大脑的兴奋点、全面激活学生的 

探究,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对 

感官、凸现自主探究”等是实施科 毛豆进行研究;接着,让学生借助 

学生本课堂。从而达到促进减负增 放大镜认识种子胚的组成;最后教 

效目的之有效策略。 师利用豆芽和胚进行对照,帮助学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本课堂 生直观具体地认识胚的各部分的 

减负增效 作用。通过剥毛豆及胚与豆芽对比 

现代教育观指出,学生是课堂 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获得了种子和 

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学 

胚的直接的可触摸的感性认识,当 

生的发展为本。实施科学生本课 胚与豆芽对比时,认知冲突便产生 

堂,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充分 了,此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 

_蛰 _ 

利用学生资源,把生本理念贯穿科 

导,实现认知的发展。这种将科学 

学课堂教学的始终。然而,不少科 知识的学习融合在熟悉的情境中 ≮絮 

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的教学,为生本课堂的实施创造了 

忽视自己学生的实际,仍然难以摆 环境条件。学生熟悉的情境的营造 

脱对教案教辅的依赖,出现“教案 是生本课堂实施的前提,同时对培 

照搬教辅、练习照抄资料”的现象; 

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和科学思 

虽然相信学生“人人都会学习”,可 维方法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将课本 

课堂上还是“以师为本”等。针对这 

知识的学习融于学生熟悉的情境 

现状,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中学习,既降低了知识的抽象度, 

及科学学科特点,结合自身教学实 又为学生使用知识提供了迁移情 

践,谈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 境,为活学活用知识创造了条件, 

体现生本理念,实现“减负增效”的 达到了“减负增效”的效果。 

目标。 二、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 

营造学生熟悉的情境,激起 点。衔接新旧认知 

认知冲突 我国学者裴新宁指出,学习发 

科学知识、科学原理总是在一 生和维持的充要条件是学习者具 

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脱离了 备一定的先拥经验及学习者与各 

具体的情境,认知活动的效率是低 系统要素的互动。现代教育观提倡 

下的。生本课堂最主要的特点是以 “承认、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充 

生为本,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 

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

体,激活学生的认知,充分调动学 分展现学生的才能。充分发挥其潜 

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其 能。因此,科学生本课堂要立足学 

创造性。为此,科学生本课堂应将 生的实际,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 

科学知识的学习置身于一个社会 识储备、学习经验以及已有的能力 

情境、生活情境、实验情境、现场情 和科学方法,并依此作为新知的生 

境或问题情境中。通过营造学生熟 长点。这样,新知的动态生成就顺 

悉的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下 理成章了。 

将科学知识与情境联系起来,激起 于是,科学生本课堂应立足学 

学生关于该知识的原有认知,让每 生已有的知识设计教学,立足学生 

已有的能力和方法开展活动。在 

《牛顿第一定律》一节探究“摩擦对 

物体运动的影响”教学时,学生已 

经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 

知识有所掌握,对科学探究方法的 

有所理解和领会,以及能够使用控 

制变量法这些作为新知的生长点, 

设计如下程序展开生本课堂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的变量有 

哪些,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各是什 

么;接着学生运用转化法讨论如何 

将“摩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转化 

为可观察可测量的量;然后学生分 

析如何改变变量和控制变量;最后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出探究“摩擦对 

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方案并修 

正完善方案。 

该案例中,教师准确把握学生 

新知的生长点,实现旧知向新知的 

自然衔接,构建起新的认知。通过 

这一策略,使得学生顺利地生成知 

识,减少学习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实现了“减负增效”的目标。 

事实上,基于学生已有水平和 

知识的科学生本课堂,符合“最近 

发展区”理论,是一种既按照“最近 

发展区”理论设计的教学,又能创 

建新的“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它能 

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间建立纵横 

联系,修正完善认知冲突,拓展学 

生思维,使知识系统,方法应用灵 

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 

能。 

三、激发学生大脑的兴奋点。内 

化新的认知 

心理学表明,大脑的兴奋度越 

高,参与活动的意识就越强,学习 

效率就越高。因此,科学生本课堂 

若能在学生学习疲惫时及时激发 

学生大脑的兴奋点,就能使学生钝 

化的思维锐化,提高课堂教学的实 

效。教师在科学生本课堂教学过程 

中,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 

兴趣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大脑的兴 

奋点,激活大脑思维,以达到持久 

高效的听课状态,促进生本课堂的 

学生之友中考月刊201 1/10⑨ 

XUE SHENG ZHI Y0U 

持续进行。 口等感官,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感 

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体验感悟科 

在电的安全使用教学时,在生 官的作用,同时学生在互帮互教的 

学知识、科学原理的形成过程。在 

本理念指导下,教师请学生列举发 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新知的理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生本课堂教学 

生在身边或听说的有关用电不当 解,整合提升新知。 

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 

而造成事故的事件,激发大脑的兴 如在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的 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 

奋点,使学生在回顾亲身的经历或 

教学时,教师的生本课堂是这样设 在该课堂教学环境中,自己设计电 

倾听身边真实的故事中领会如何 计的:事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 路探索滑动变阻器的各种接法,自 

安全用电,从而树立安全用电意 模型来熟悉其结构和工作过程,然 主探究滑片的移动对电流表、电压 

识,学会安全用电。在科学生本课 后由学生把原理图画在黑板上,再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的影响,最后自 

堂上教师若能恰当地以学生感兴 让学生对照原理图口述电磁继电 主得出滑动变阻器各种接线方法 

趣的人的事例或故事作为素材,就 器的工作原理,其他同学补充完 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在科学生本 

能激起学生大脑的兴奋点,唤醒学 善,也可以同桌互说,使每个同学 课堂中,教师不必过多干预学生, 

生思维。这一策略的实施,使学生 

掌握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 只在学生需要时点拨指导。通过自 

通过搜集身边的大量素材来验证 理。在显微镜的结构生本课堂教学 

科学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科学知识 时,教师通过如下设计来全面激活 

的理解,使新知得到内化,且增强 学生的感官:先让学生自己对照图 

了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课 和实物认识各个结构的名称,接着 

堂教学的实效。 尝试操作领会各结构的作用,最后 

按照生本理念,教师设计了科 同桌互教互查。在显微镜的使用生 

学生本课堂练习课的模式为:先让 本课堂教学时,改变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自己做,暴露问题,接着由学 学生倾听观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 

生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最后设计 自己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步骤进行 

一些辨误训练和反面练习,把平时 独立操作,有疑点时学生之间互相 

学生易犯常犯的错误编进去,让学 帮忙或教师进行点拨指导。通过师 

生来判断解法的正确性,并找出错 生的互动释疑,达到真正领会、巩 

误的原因,这种以生为本的有预谋 固新知的目的。 

的连环训练,自然而强烈地激起学 正如学生所说的:“看过了,我 

生大脑的兴奋点,训练效果比一味 知道了;听过了,我明白了;做过 

地让学生做题更好,印象更深,而 了,我记住了;想过了,我深化了。” 

且新的认知得到了内化,内化了的 科学生本课堂通过充分利用学生 

新知理解得更透,并且在新的情境 的各种感官,调动各个感官的功 

下应用该知识的灵活性也增强了。 

能,交替使用各种感官,协调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搜集和 各种感官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挖掘激活学生大脑兴奋点的素材, 各种感官的作用,达到会学、学会、 

选择多样的方法和把握准确的时 会用知识的目的。 

机,保证生本课堂的有序进行。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科学 

实施这一策略,可以有针对性 生本课堂,通过全面激活学生的感 

地训练新知,巩固新知,内化新知, 

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口头 

从而提高准确应用知识的能力,收 表达、抽象思维和观察等多种能 

到了“减负增效”的效果。 力,学生也乐于这种课堂学习。新 

四、全面激活学生的感官。整合 时期需要的正是具有多种能力的 

提升新知 

新型人才,因而,这种生本课堂从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参 多层意义上讲都达到了“减负增 

与活动的感官越多,教学效果就越 效”。 

好。因而科学生本课堂实施的关键 五、凸现自主探究。动态生成 

是如何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如何 新知 

充分利用各种感官。科学原理、科 全面依靠学生的科学生本课 

学术语、仪器结构及工作过程等, 堂,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 

是学生在不断的动口动手等活动 

的时间和空间。在生本理念指导下 

中掌握起来的。许多科学术语,学 的课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 

生从来没听过,学起来当然困难。 主体作用,达到师生的有效互动, 

不妨让学生尝试着练说,说给同桌 实现学生的发展。因此,科学生本 

听,说给小组成员听,说给老师听。 课堂教学中应将学生置于学习的 

这种让学生自己当老师的生本课 

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堂,使学生更多地利用眼、耳、手、 小组讨论、科学探究等活动,通过 

②学生之友中考月刊2011/10 

主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 

力,而且由被动的学习变成了积 

极、主动的探索。在自主学习和自 

主探究中,动态生成了新知。科学 

生本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 

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探究,这正 

是科学生本课堂实施的归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 

过经常性的自主探究的训练,学生 

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学会终身 

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学生的终身 

发展奠基,这不正是“减负增效”的 

最终目标吗? 

总之,科学生本课堂的实施始 

终遵循“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 

原则,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优势, 

想方设法挖掘各种教学资源,为学 

生创设“易学、乐学、活学”的条件, 

实现“减负增效”,最终达到“学会、 

会学、会用”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叶弈乾,何存道,梁宁建: 

《普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2】袁运开等:《科学(7—9年级) 

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 

社,2002年5月第1版。 

[3]苏霍姆沐斯基:《给教师的一 

百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6月第2版。 

【4]励兰英:《新课程初中科学说 

课稿精选》[M】,宁波出版社,2006 

年11月第2版。 

【5】励兰英:新课标初中科学探 

究性教学实例[M】,宁波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版。 

[6】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教学 

设计[^1】,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年3月第1版。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衢 

江区莲花镇初中)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15:54: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909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