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实验学校,浙江丽水323000)
一
、问题的提出
发展。英语教学只有在紧紧围绕育人这一根本任务
减负增效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 时,教育正道也就随之产生了。课程改革推进至今,
题之一。其实据查,自新中国成立开始,关于减轻中
广大教师对于诸如以人为本、合作学习、任务型教
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呼声一点就没有停止过。尽
学等理念早已耳熟能详。可是课改理念一旦遭遇上
管对于减负这一话题,新闻媒体、各级教育主管部 竞争残酷的教学现实时,以传递知识和机械操练为
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各有说法,各执一词。 主的教学方式依然显得特有生命力。比如,一提减
但是,当前中小学生负担(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普 负,必提中考、高考。教师们认为只要评价制度不改
遍在日益加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进一步促进
变.只要中考、高考存在,学校之问、学生之间过度
落实减负精神,浙江省教育厅又对省内初中部分学 的竞争就必然存在,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了适 减负.o诚然,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以中考、高
当调整,对学生每天的作业量和作业时间进行了明
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仍将在很大程度上主宰着我
确规定。但是,仅靠单纯地减少教学内容和限制 们的教学行为。但是,如果教师能多从几个视焦看
作业量,是治标不治本。那么,减负是否真的就像众
待教学工作,通过英语学科教学,使学生的视野得
多教师所说的那样只能是空中楼阁、难登蜀道了 以拓展.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增强,使学生的思维不
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身处减负增效风口浪尖的
断得以开发,使学生的智慧得以增加。那么,良好学
一线教师,虽然无法改变太多客观的因素。但是可 业成绩的取得也就成了必然。只有当课改理念不再
以从改变自己做起,提升自己,发展学生! 只被抽象地谈论着,而已被教师内化成真正的教学
二、英语学科应如何做到减负增效 价值观时,只有当“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再只
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行为。减负增效的主阵地 停留在口头上.而已成为教师坚定的教育信念时,
在课堂,关键在教师。注重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积 只有当教师把教育教学目标转移到如何帮助学生
极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持续学习的能力.应成 更好更快乐地学这一方向时。减少学生过重的学业
为教师的主攻目标。 负担就将不再遥不可及。
1.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塑和教学素养的提升是 其次.减负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还须不断提升自
减负增效的关键
身的语言功底,不断更新自身的文化结构,不断汲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育之本是促进人的
取一切有利于教育教学的营养。从某种意义上说,
“安全”,操作规范等)有关.没有共识,哪有方法?! 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充要条件”的相关概念,用数学
规定动作尽管划一,但不失其美妙,它犹如优美的 的眼光去体会名言警句所蕴涵的哲理思想,这里无
韵律操.
疑渗透着数学文化,不失为独创和幽默.
问题5的设计是拓展性和趣味性的。它从实验
\ ̄罘堂定笔
———— — 墨爱蕊蠢 篡麓墨曼麓麓
提升自身的语言功底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显得尤为
重要。只有自己功底扎实了,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
乏认识而大大降低了活动的效果。比如做调查,有
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了Jobs这一内容及相关的句
型后,布置学生调查周围同学长大后想干什么.为
什么?完成调查表,并做简短汇报。该活动本身非常
贴近学生实际,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铺垫和烘托,使
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养成习惯。坚持阅读有关的英
文读物,坚持收听英文广播或观看一些原版英文电
影等,以维持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换~
角度讲,为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也从中得
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还需要养成勤读书和
其甚显枯燥。如果改为请完成包括自已在内的10
位同学的调查,找出两种最受我们同学欢迎的职
多思考的习惯。为了能够及时更新观念,教师必须 业,记录相关信息并做简短汇报。这样的活动设计
时时关注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学会经常思考日常
工作中哪些是有效劳动,哪些是无效劳动。并及时
记录,在思考中汲取教学精华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
育教学风格。教师只有将学习、工作、研究三者融为
一体,才能使自身的教育教学艺术不断得以升华.
才能使课堂教学高潮不断,并在课堂中帮助学生高
效地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
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减负增效的根本
首先。减负背景下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心中
有课标。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教师由于没能熟悉课
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未能从整体上把握
教材,导致教学常被教材牵着走,甚至被教辅牵着
走。有些教师则为了为难学生或显示自己,把教学
要求人为地、随意地拔高。无论是现在完成进行时
态还是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还是定语从句。无论
是什么词汇,不管课标有无要求,或要求到哪级。只
要是教材中一涉及.就想把它讲个彻底:只要是教
辅中一出现,就要让学生反复操练以求达到熟能生
巧。教师的心中无课标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给一部分
学生增加了课业负担。假如教师真正读透课程标
准、考试说明和教学建议等纲领性文件以及熟知教
材编排体系和编写意图,其教学也就有了根基,有
了底气,那么,不管考什么、怎么考,都能做到从容
不迫,课堂就会显得游刃有余、张弛有度,只有这
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胜似闲庭信步”。
其次,活动化教学不能流于形式。提倡减负首
先得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率。课程标
准倡导以活动为载体的“任务型”教学方式。而很多
教师对“任务型”的理解有偏差,往往使活动流于形
式。比如,有些教师简单地把传统的五步教学法更
名为任务1、任务2等;有些教师设置了一些调查、
讨论等任务.但往往由于学生对活动本身的意义缺
目的明确。任务真实,学生的兴趣就容易被唤醒,课
堂就会充满别样生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要稍
加注意就不难发现,有实际意义的活动任务总是更
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把活动引入课堂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语言实践的
机会,也为教师发挥创造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
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
再者,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起来的教师还应多关
注教学细节。教学细节成就高效课堂,教学细节决
定课堂成败。尽管实行课程改革以后.课堂教学的
重心逐渐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但是若要把
有效课堂这~课题做到极致,则还有许多教学细节
值得去改进。比如,《英语(新目标)》教材中每单元
第一课时往往是以图文配对的方式出现。当教师组
织学生进行检查反馈时,若是以No.1,No.2的形式
引导学生,学生必然是齐刷刷地给出a,b,C等答案。
但教师若以“What’S that in Picture A?”或“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in Picture D?”等问题去引导学生.
则可以促使学生以“It is a post office”或“They are
watching TV”等极其完整的语言结构进行回答,从
而帮助学生得到有效的目标语操练。再如,新课程
倡导活动化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也都千方百计
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吸引学生参与。可是活动的
趣味性应与语言目标相统一这一基本原则却常常
被教师所忽略。有教师在教学“How much is/are…?”
这一句型时模仿电视节目《幸运52》组织学生竞猜
物品的价格。学生参与度极高,一个个争着抢着报
出不同的数字,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可是仔细
一推敲,就可以发现,整个活动全是教师在使用目
标语言,而学生只是报数字。假如教师通过这一活
动组织学生学习数字,活动的趣味性和语言目标就
课堂走笔
— 喾麓蒜篡麓 誉麓甍甍 点篇—0——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