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一一 一兰一 塑
。。 ‘。。 ‘ ‘。 。 。 ’’ 。‘’。 ‘‘
额课改・敕园行
_ 。。’‘ 。 ’ ‘‘ ‘‘ … 。
, 编者按: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在新课改中锐意改革、积极探索、成果丰硕的中小学校。自本期
起,本刊将以《新课改・校园行》的报道形式,陆续从上报新课改经验材料的学校中遴选出新课改的特色校,
对其课改成果进行集中展示,以供广大致力于新课改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本期推出的《新课改・
校园行》是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高中课程增效减负的整体设计
◇完利梅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基础教
育的顽疾。2005年高中新课程实
资源的不足。如高考仍然是一考
定终生,学生的竞争激烈程度已
的合作团队,教师受到学生广泛
的尊重和欢迎;校务委员会、学术
施后,这一顽疾非但没有得到解 经从考上大学转变为考上什么名
牌大学。二是高中新课程本身及
教师对新课程理解的偏差。如新
课程方案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广泛、
深入地参与学校管理;学生的主
人翁意识越来越强。
二是主动发展意识日益增
强。学校实施“三年主动发展”后,
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影响新课程实
决,反而有愈来愈重的趋势,成为
推动新课程实验的障碍。面对人
们普遍认为无法解决的难题,常
州市第一中学于2006年9月启
动“高中新课程增效减负行动研
究”主动发展项目,希望通过自己
的努力,为解决基础教育的这一
难题进行有益的探索。几年来,我
导致学生所学科目太多;教师由
于对评价制度改革前景的担忧,
将已经删减的内容又补充回来
等。三是课堂教学效率还比较低,
还有可以挖掘的潜力。
施和学校发展的各种因素,把握
发展机遇,主动迎接社会发展对
教育的挑战,大力发掘自身的潜
校通过对增效减负工作的整体设
计和扎实有效的措施,使得增效
减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
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教育教
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获得了全
2.学校为增效减负所做的
准备
我校之所以敢于成为第一个
“吃螃蟹者”,并坚定不移地做下
去,是因为我校已经为增效减负
能,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制度创
新、管理创新,出现了学校主动发
展、教师自觉发展、学生自主发展
的生动局面。
三是队伍建设效果显著。建
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
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铺垫工作。
一
立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
启动了教研组主动发展工程,形
、增效减负的背景
是“尊重、支持、合作、发
展”的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这一 成了科学合理的教师发展机制和
竞争机制,涌现 一批在常州及
1.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偏重
自2005年秋江苏省高中新
课程实施后,由于种种原因,学生
理念体现了师生都是学校的主
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坚持为 至江苏有一定影响的名师。教师
主动关心、爱护学生,主动征求学 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支持性环
的负担明显加重,不少学生感觉
睡眠不足,学习压力大。至于学生
境,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差
异和质疑精神,学校领导和师生
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合
作,达到共同发展。在这一理念指
导下,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
基本建立,教师已经形成了良好
生意见,致力于读懂学生心理。了
解学生需求,指导学生方法,支
课业负担明显偏重的原因,我们
经过认真调研和分析后认为主要
来自3个方面,一是以纸笔测评
为主的评价方式和优质高等教育
持学生发展,赢得了社会的广泛
赞誉。
四是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初
步形成重基础、重能力、重特色、
: 查 !
◇◇◇
重创新的办学传统,学校不仅教
学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科技教
育、体艺教育、环境教育等方面也
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学生的
整体素质比较高。
二、增效减负的整体设计
增效减负是一个系统_丁程,
必须从整体上进行设计,我们的
设计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一”工
程,即一个推进策略、一个突破
口、一个杠杆、一个核心和一个
前提。
1.一个推进策略:点面结合、
剐柔相济、逐步推进
“点面结合”是指通过设置增
效减负示范点来推动面上的工
作。我校充分利用增效减负示范
点的示范作用,消除了少数教师
的疑虑。同时对示范点的工作成
效进行总结、反思,通过论坛、沙
龙和开设示范课等形式,推广示
范点的经验。“刚柔相济”指把刚
性措施与柔性的宣传教育结合起
来。“刚”指严格执行有关增效减
负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关于作业
量的规定,一定要用刚性的手段
加以贯彻执行。“柔”指加强宣传
教育、统一认识并在实践中坚定
认识、发展认识。“逐步推进”是指
增效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