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更新时间:2022-10-27 14:57:28 阅读: 评论:0


2022年10月27日发
(作者:余罪为什么下架了)

第20卷第5期

2003年10月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Vol120 No15

JOURNALOFXI′A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       Oct12003

运动技术与训练

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赵清波

(西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68

)

Ξ

摘 要:笔者对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损伤多发部位依次为小腿胫骨、足

跟部、膝关节、踝关节、腰部等,伤病种类以疲劳性骨膜炎、挫伤、软组织损伤、肌肉拉伤居多,与三级跳远的

项目特点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密切相关。笔者就此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认为局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合理性

差、专项化程度过高、过早等是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对青少年运动员显得更为重要。本文还

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减少伤病的发生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07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747Ⅹ(

2003

)

ASurveyontheTraumaofTripleJumpAmongTeenagers

ZHAOQing2bo

(

Xi′anInstitutethePhysicalEducation,Xi′an710068,China

)

Abstract:Accordingtothesurveyonthetraumaoftriplejumpamongteenagers,thefrequentinjuredpartshappenedinthecrus

shinbone,calcanedpart,kneelpoint,anklebone,launchandsoon;Theinjuredarealuayscaudbythetiredpetiostitis,contu2

sion,parenchymasprainandmusclepull,arefulanalysis,Ifoundthree

mainreasonsforthebrui,first,thepartsareheavilyoverloud;Second,therationalityintechno-actionispoor;Third,thespe2

ore,ticlealsogivessome

suggestionsonhowtotakemeasurestopreventorreducethesufferingofburi.

Keywords:callan;triplejump;athlete;trauma

211 运动损伤发生的类型、部位及性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调查统计显示:25名被调查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在

两年内遭受运动损伤的次数多达72次,人均3次左右,可

见青少年运动员受伤病困扰的程度。对运动损伤的种类、

发生部位及其性质的分析表明:受伤的部位多为下肢和腰

部,在损伤部位构成比中,小腿部损伤以2018%占居首位,

足跟,膝关节,腰部分别以18%、1617%、1215%列居第

二、三、四位,反映出三级跳远跳跃过程对下肢及上下肢

结合部位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对损伤种类及发生率的统

计分析,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的

类型多为足跟挫伤、腰腿部韧带、肌肉拉伤、膝关节、踝

关节损伤和胫骨骨膜炎,有10主要种损伤,其中疲劳性骨

膜炎占比例最大,为1617%,其次是挫伤及韧带损伤,分

别占整体损伤的1319%、1111%。膝关节病总体发病率较

高,且易形成习惯性损伤及慢性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西安体院竞技体育运动学校跳远、三级跳远队,陕西

省体育运动学校跳远、三级跳远队及西安市部分业余体校

共25名运动员,年龄15-17岁,训练年限215-315年,调

查限定在(

200

)两年内与训练、比赛有关的

伤病,调查时间:2002208。

112 研究方法

对运动员本人或本项目教练员逐一走访,填写调查表

格,进行归类、统计、理论分析。调查表分为损伤部位、

损伤类型、损伤性质、损伤程度、损伤原因、损伤地点

(场合)等六个内容。

2 结果与讨论分析

Ξ收稿日期:2003205221;修回日期;2003206228

作者简介:赵清波(

19662)男,河南驻马店人,西安体育学院讲师。

・74・

©://

第20卷           赵清波: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通过对损伤性质的分析表明,急性损伤远高于慢性损伤,

但急性损伤愈合较快、且较彻底,这可能与青少年身体机

能特点有关。调查还发现,疲劳性骨膜炎基本为逐步加重,

而后影响到训练和比赛,部分足跟伤及膝伤多为急性损伤

后未得到及时和彻底治疗而逐步转成慢性或永久性损伤

(见表1

)

;关于运动损伤对训练影响程度的调查表明,损伤

21211 对技术原因的分析

第5期 

由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年限短,运动技术水平低,因

技术原因造成的损伤比率较高。在三级跳远的技术构成中,

运动员要完成30-40m疾速跑及连续三次大强度单足支撑

跳跃,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会对直接参与工作的运

动器官产生强大的支撑反作用力,无论是技术训练还是专

项能力训练,对下肢、足部、腰部等所施加的负荷强度都

是超乎寻常的。技术训练过程中,第一跳过高、过远,髋

关节跟不上或跟得慢而引起的身体前旋,足部着地部位及

顺序错误,前两跳着地消极、摆动腿摆动不充分等是造成

损伤的主要技术因素。三级跳远技术有其鲜明的项目特点,

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逐步实现技术与能力的结合对损伤

发病率的减少较其它田径项目有更重要的意义。合理的技

术能有效减缓地面对支撑肢体的冲击,降低关节、韧带、

肌肉等的负荷强度,使运动损伤的发病率降低成为可能。

三级跳远项目技术复杂,且对身体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

实现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及技术与能力的有机结合是长期

而复杂的任务,科学训练、打好基础、避免或减少损伤应

是整个训练过程始终重要的问题;从损伤部位的调查中可

以看出,小腿胫骨、足跟及膝关节的损伤率居前,腰部的

对训练、比赛产生较大影响的比率超过45%

(见表2

)。可

见在青少年三级跳远训练过程中,加强预防各类伤病的发

生,以及处理好训练与治疗、恢复与提高之间的关系尤为

重要。对损伤部位的及时治疗及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训

练是避免习惯性损伤及慢性损伤的关键。

表1 损伤性质调查表

序号

1

2

3

4

损伤性质

急性损伤

习惯性损伤

慢性损伤

急性转慢性

例次

44

18

12

5

比率%

61

25

1617

6.9

表2 损伤程度构成比

序号

1

2

3

4

5

损伤程度

正常训练比赛

较小程度影响

较大程度影响

停训

停赛

例次

7

31

23

10

1

比率%

917

43

3119

1319

114

损伤率也居前列,这对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持续性及运动技

术水平的提高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根据国内外对三级

跳远项目运动员伤病情况的相关调查,以及我们对国内本

项目优秀运动员的走访中发现,青少年运动员与成年运动

员损伤部位及损伤性质有较大差异,成年运动员伤病构成

中老伤发作的比率明显偏高,老伤部位以膝关节及腰部所

占比例较高,而在青少年运动员损伤部位的构成中,小腿

胫骨及足跟部位伤病比率居前。青少年运动员足跟挫伤、

疲劳性骨膜炎及软组织损伤等通过调整运动负荷、减少对

局部的刺激等手段,伤部容易得到较快恢复,随着年龄的

增长和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复发的比率也较小。而腰

部和膝关节伤病恢复较慢,如不及时、彻底地治愈,很容

易转成慢性损伤,从本项目成年运动员的伤病多发部位可

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所以,从事青少年运动训练的教练

员应对运动员腰伤和膝关节伤的预防、恢复和治疗引起高

度的重视。

21212 对训练负荷及疲劳的分析

212 运动损伤原因的分析

通过对受伤原因的调查表明,青少年运动员在三级跳

远训练比赛中发生运动伤病的原因可主要归结为年龄因素、

训练负荷因素、技术原因、场地因素和其它非训练因素几

类原因,局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合理性差、疲劳和场地

问题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3417%、

1914%、1111%、1319%。此外运动损伤还与训练内容、训

练手段以及任务性质有关(见表3

)。运动员的损伤主要是

在训练中发生,技术训练及专项能力训练时的伤病发生率

最高,训练过程的科学化程度是每个教练员应高度重视的

问题。

表3 不同训练内容与任务性质的运动损伤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疲劳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运动性疲劳主要是

训练负荷及内容的安排不合理,没有处理好训练与调整的

关系造成的;由于青少年正值身体快速发育期,其运动器

官及内脏系统都较脆弱,持续大运动量训练后很容易引发

疲劳;疲劳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主要外在表现为速度、力

量明显下降,灵敏性、协调性降低,技术动作变形,厌练

情绪加重等;如不及时加以控制,极易诱发运动损伤。所

以,大运动量训练后应做到适时调整,力求训练负荷的安

排更科学、更合理、更能体现青少年训练的特点。运动性

疲劳一直是困扰运动训练过程持续与优化的主要因素,大

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的恢复是我们应着重研究的问题,对

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意义更为重大。运动性(下转第88页)

受伤场合

技术训练

专项能力训练

速度训练

力量训练

准备活动

测验

比赛

其它

例次

22

17

13

9

6

3

2

5

比率%

30

2316

18

1215

813

412

218

619

・75・

©://

第20卷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

(澳)卫.杰古顿管伟译.中国女子撑竿跳高[J].田径科

 第5期 

[32]王万培.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J].安徽体

技信息(西体)

,1995,

(

1

)

:371

[21]陈国明,克.巴同尼茨.孙彩云创造女子撑竿跳高世界纪

育科技,1999,

(

3

)

:1241

[33]周铁民,刘学贞.当前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发展趋势[J].北

录的技术[J].田径,1994,

(

3

)

:202231

[22]宋后灿,任继祖.女子撑竿跳高可行性探讨[J].中国体育

京体院学报.2000,

(增)

:602611

[34]史美创.高淑英的特色训练[J].田径,2001,

(

1

)

:152171

[35]

(英)

G.戴森.撑竿跳高的运动生物力学[J].译报(上科技,1987,23

(

5

)

:382401

[23]路 永.开展女子撑竿跳高的尝试[J].田径,1996,

(

5

)

:

381

[24]

(德)期蒂弗尼.葛兰布尼(克鲁伯)

.白光斌译.女子撑竿

体)

,1982,

(

6

)

:1271

[36]

(苏)

B.杜申科夫.撑竿跳高的科研论文概述[J].译报

(上体)

,1984,

(

6

)

:512551

[37]

(美)彼得.M.麦克吉尼斯.撑竿跳高研究成果的概要

[J].中国体育科技,1988,

(

7

)

:352391

[38]

(苏)巴依特.撑竿跳高新方法.国外体育科技[J].1990,

(

3

)

:482501

[39]

(德)

G.蒂道.现代撑竿跳高的技术分析[J].国外体育科

跳高的运动学分析[J].田径科技信息(西体)

,1997,15

(

2

)

:212361

[25]

(德)阿德麦克兹威斯.白光斌译.男、女子撑竿跳高的助

跑速度及其女子的一些技术特征[J].田径,1988,

(

2

)

:212

221

[26]

(苏)

N.尼科诺夫.现代撑竿跳高起跳技术[J].译报(上技,1993,

(

1

)

:482571

[40]

(英)

C.博格丹尼斯.撑竿跳高的生物力学[J].国外体育体)

,1986,

(

2

)

:202231

[27]

(英)戴维,约翰逊1葛青译1女子撑竿跳高和三级跳远

[J].田径情报资料,1987,5

(

6

)

:292301

[28]曾炯球.关于女子撑竿跳高选材模式的探讨[J].田径指

科技,1995,

(

3

)

:512551

[41]

(英)

R.耶唐.撑竿跳高的生物力学问题[J].国外体育科

技,1997,

(

1

)

:322361

[42]史美创.撑竿跳高助跑阶段及持竿摆臂技术特点与训练

[J].田径,2000,

(

9

)

:222231

[43]袁作生.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

南,1989,

(

3

)

:162181

[29]

(英)

D.李斯.跳远和撑竿跳高的助跑速度训练[J].国外

体育科技,1990,

(

2

)

:472511

[30]罗兴华,龚惠兰,赖荣兴,等.撑竿跳高对女子形态机能出版社,22822891

[44]于兴文,高 健,王振军,等.高运动员技术的运动生物和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89,25

(

12

)

:102

141

[31]张玉泉,赵平甫.影响我国女子撑竿跳高成绩的关键因

力学分析[J].沈阳体院学报,1997,11

(

3

)

:212271

[45]文 超,韦 迪,张思温,等.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

素-技术[J].田径,1999,

(

10

)

:192201

(上接第75页)

京:人民体育出版社,91

(

2

)青少年运动员肢体较脆弱,技术动作的合理程度与

疲劳及疲劳后的恢复较为复杂,对疲劳性质及疲劳程度的诊

断与判定是运动训练过程中负荷及内容安排的主要参考依

据之一,是科学化训练过程必不可少的;疲劳容易引发损伤,

过度训练容易引发局部或整体的疲劳,处理好量与强度、疲

劳与恢复的关系尤为重要,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21213 场地问题

运动损伤率关联度较大,所以,本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大强度

完整技术训练不易过多,应以与完整技术密切相关的专门练

习作为提高技术水平的主要手段。打好基础,避免损伤,为

更高一级训练作好准备。

(

3

)训练中应重视对易伤部位的力量及柔韧训练,重视

发展协调能力,提高对专门练习的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曲绵域,高云秋1现代运动医学诊疗手册[M]1北京:北

随着经济的发展,运动场地状况在逐步得到改善,一批

高等级田径场地应势而生。尽管如此,因场地问题造成的损

伤仍然列在较前位置,许多伤病的发生都与场地问题有直接

或间接的关系,对此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首先,应

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应对伤病发生的可能性充分认识,做到

预测和防范;其次是预防措施具体化,对跑道、助跑道的整

理、清洁、及保养,对沙坑的整理、保持松软等是非常重要的。

场地问题与运动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

京医大、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2]任玉衡,田得祥1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

[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8

(

4

)

:3772379

[3]陈 真,姚鸿恩,李宗珊,等.北京市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

动损伤患病率调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

(

2

)

:

782801

[4]刘晓莉,张 琴.体育专业在校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与分

3 小 结

(

1

)训练过程中应处理好量与强度、身体训练与技术训

析[J]1中国体育科技,2002,38

(

11

)

:462481

[5]王 欢1田径跳跃运动员支撑运动器官运动损伤的调查

练、专项能力与全面发展、局部负荷与整体负荷、疲劳与恢复

等之间的关系,有效防止运动损伤。

与分析[J]1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

(

3

)

:61262.

・88・

©://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14:57: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905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