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搜索的整合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与互联网搜索整合的教案设计
东莞市道滘镇实验小学叶志乐
一、教案背景
1、面对学生:小学三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二、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在编写教案前,先阅读网上大量有关《孔子拜师》的优秀案例,
理解不同版本的教学设计,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教材重组,可参考下列网页。
【百度搜索】/zl/2011/11-18/
/question/
三、教学内容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7课。
四、教材分析
教材及学情简析: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7课。本课
围绕单元主题“灿烂的中华文化”,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讲
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
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孔子拜
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
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
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认识“灿烂的中华文化”,了解我国更多的故人以及他们的故事,增
强见识,启迪智慧。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文化天空中翱翔,使中华文
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活
动、成长的重要场所。作为语文教师,尽量要创设有益于学生学习的
良好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
语文学习中,读出感情,有感而发,各抒己见。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远近闻名、止境、学问、品行、相距”并能联
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表演孔子与老子的对话。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
崇敬之情。
4.结合本文内容的学习,渗透“学无止境”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精读、讨论中,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
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分角色朗读
五、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学生朗读、讨论、交流、表演。
学法:读议结合、表演、搜集资料。
六、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一、复习巩固,增强认识
1.从课文题目引出孔子与老子的相关资料。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孔子与老子的相关资料,可参考下列网
页:
【百度搜索】/zl/2011/11-18/
/question/
(1)齐读题目:17孔子拜师
(2)看图对话:
师问:孔子拜师,孔子要拜谁为师呢?请问图片中,哪个是孔
子?哪个是老子?同学们知道吗?
生答:孔子要拜老子为师,年纪比较大的是老子,比较年轻的
是孔子。(教师及时板书:老子。)
师问:那么你们对孔子与老子了解有多少呢?
生答:畅所欲言……(课前做好了收集孔子和老子的相关资料)
(3)同时展示孔子与老子相关的图片资料以及文字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两千
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是我国伟大的思
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弟子规》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
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
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学生自读,体会。
师小结:孔子与老子都是我国古代的大学问家,他们身上有着
很多优良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过渡: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第一课时,现在让我们
回顾上一节课的生字词。
【设计理念: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加深对孔子与老子两位圣人的认
识,同时让学生发言,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2.(出示生字与课后词语)学生开火车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相距学问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
敬重品行远近闻名风尘仆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1)词语认识拓展
——《老子》又名《道德经》
师问:在这些词语中,其中有两个是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生答:是“迎候”和“等候”。(细心观察的同学都能找出来)
(2)提问反馈
师问:同学们对于这些词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呢?
生答:提出的词语(师生互动,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解答)如:
“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呢?”“我不太理解风尘仆仆是什么意
思?”……
3.你能从中选择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设计理念:以教学图片为切入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
展开教学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识记生字的效果,
为下文的角色朗读表演作好铺塾。】
二、自读课文,探究学习。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师问:哪一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呢?
生答: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
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
护晚辈的品行。(多个学生对内容大意进行补充,师加以概括)
2.引出问题,自学探究(让学生明确问题,带着疑问读书)
(1)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
(2)孔子去拜师遇到什么困难?
(3)孔子初次见老师,表现如何?
(4)你认为孔子与老子有什么好的品行?
【设计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结合老师抛出的四条问题,
让学老带着问题读课文,更好地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有效地突出教学
重点与突破课文的难点。】
3.小组合作,互相交流(教师从旁指导,耐心倾听)
4.学生汇报,互相补充
(1)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教学环节)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可参考下列
网页:【百度搜索】
/question/
师问: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地默读课文以及与同学互相交流后,
一定有了答案,老师迫不及待地想听听同学们精彩的发言。(掌声有
请)
①小组汇报
生1:因为孔子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所以
要去拜老子为师。
生2:因为当时老子也是一位大学问家,知识很渊博。
生3:因为孔子认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教师重点表扬这位
学生,他对课文的理解比较透彻。)
②教师小结
师小结:抓住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小结“孔子年轻的时候,
虽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是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于是要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全班学生齐读
感悟)
(2)孔子去拜师遇到什么困难?(教学环节)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孔子去拜师遇到什么困难,可参考下列
网页:【百度搜索】
/center/stalnn/all/t-RT8pAnK0ETcv1a%2
52F0hvL3En8vPn8tCbqydDr2UP91X%252FrM5cTN_
①提出疑问,各抒己见
师问:同学们,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说明孔子拜师不容易,遇到了克
服了重重困难的呢?
生答:我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拜师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
终于到了洛阳。
师结合课文的泡泡题进一步拓展:从这句话中,同学们感受到了
什么呢?(要求学生结合句子里的相关词语,动笔写一写自己的深刻
感受。课本P67页)
生1:(汇报)孔子要去拜访老子要走很多远的路。
生2:(汇报)孔子在去拜访老子的路途中,生活非常艰苦。
生3:(汇报)孔子要去拜访老子,日日夜夜都在赶路。
生4:(汇报)孔子拜访老子要花几个月的时间。
……
师问:结合学生的回答,抛出问题,让学生加以回答。你是从句
子中的哪些地方知道的呢?(引导学生结合句子中相关的词语“相距
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体会孔子拜师的
艰苦)
②图文并茂,探究解疑
师问:展示重点句子,进行讲解,深入探究。
师问:提醒学生联系上文的描写来体会。(齐读,领悟)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风餐露宿”,形容旅
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
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③结合生活,加深认识
师问:说到“曲阜和洛阳”的距离,老师结合网络,查找了有关
资料,比较清楚地认识曲阜和洛阳的距离。(引出地图的相关图片)
生答:结合地图进行观察,了解相关的知识。
师问:同学们,从地图中看“曲阜和洛阳”的距离,同学们感
觉如何?
当时没有汽车,用的是马车,走的多是烂泥路,交通没有现在那么
方便。
师问:板书“历尽艰辛”加以概括性小结。
强调:曲阜,就在现在的山东省的济宁市,洛阳,就在现在的
河南省。
【设计理念:以生活实际出发,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引出地图,使
学生对“曲阜”与“洛阳”加深认识,同时也为教学增添了更为丰富
的生活元素。】
(3)孔子初次见老师,表现如何?(教学环节)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孔子初次见老师,表现如何。可参考
下列网页:【百度搜索】
/yuwen/renjiaoban/sanshang/2011-10-30/
过渡:孔子历尽艰辛终于见到了老子这位老师。同学们,两位大
学问家初次见面表现得如何呢?
①抓住重点,理解文意
(一石击起千层浪,迫不及待的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举起手来)
学生:孔子初次见到了老师,很有礼貌。
师问:你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中可以看出孔子初次见到老师表现
得很有礼貌的呢?
学生:指出“上前行礼”“您”“拜见”……
师问: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共同探究,
找出表现孔子是个很有礼貌的词语。)
师巡堂,耐心指导,倾听每一小组的反馈。
【设计理念: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点拔相结合,将课堂学习的时
间与空间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探究,
使课堂的学习所氛更加活跃。】
②创设情境,角色扮演
师问:展示图片,突出重点字、词、句。小结,让学生加深认识。
教师引出句子进行对比,联系上文,以朗读、自由读为主,细
细品味。
▲“拜访”与“拜见”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句
子,自读自悟。
▲“迎候”与“等候”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多谢老师等候。”
师点拔,加深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迎候”和“等候”都有
等待的意思。但“迎候”具有迎接的意思,而“等候”则不具有。
正是这两个词语的最大区别。孔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
出他非常谦和、知礼。与刚才学生回答的“有礼貌”相符合,从含
有“迎候”这句话中,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
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
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
师引导学生角色扮演
首先,教师示范扮演孔子,抓住关键词,读出谦和、知礼的语言。
接着,让富有表现欲望的学生扮演。
最后,师生互动进行点评。
③引出主题,拓展延伸
引出孔子的话“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师生共同探讨。
师问:同学们,从孔子与老子的对话中,你有什么体会呢?
生答:孔子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
生答:孔子是一个谦虚的人。
师问:以学生的回答,概括性地板书“谦虚好学”
师问:从孔子的哪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爱学习呢?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就能自然地浮出水面了。
小组讨论,各抒已见。
生答:学习是没有终点的。
生答:学习是永远学不完的。
……
教师以概括性的语言进行小结,以及引用名言与学生共勉。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让我不禁想起了“学海无涯”。学海茫茫,
没有岸边,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前行。古人曾经说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理应活到老,学到老。
结合课后题,引出孔子的其他名言
师问:同学们还了解孔子的其他名言吗?
有预习的学生总有收获的。
生答:“温故而知新。”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温故而知新。”可参考下列网页:【百
度搜索】
/view/
生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参考下列
网页:【百度搜索】
/view/?fromId=1045579
生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可参考下列网页:【百度搜索】
/question/
生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参考下
列网页:【百度搜索】
/question/
师强调,让学生注意。“说”通“悦”,“说”读“yuè”音。
全班学生齐读感悟。
【设计理念:以读为经,以品词赏句为纬,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引
领学生朗读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力求使学生在
高效的对话中,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提升语文素养,享受阅读的
快乐。】
(4)你认为孔子与老子有什么好的品行?(教学环节)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孔子与老子的品行。可参考下列网页:
【百度搜索】
/question/
师生共同讨论
联系上下文,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毫无保留”,体现老子收下
孔子为学生后谆谆善诱,以“诲人不倦”为概括性地板书。
结合孔子的品行,让学生谈谈对这节课的收获。
师问:同学们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孔子有什么高尚的品行
呢?
生答: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教很好,孔子和老子是古代大思想家和教育
家。他们勤学好问、谦虚礼让、诲人不倦、弟子满天下,得到世人的
尊敬和佩服。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懂得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
苦作舟。”的道理。同学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走进知识的海洋、
文化的宝库。
【设计理念:学以致用,通过让学生学习圣贤的优良品行,从中受到
启发,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更好地为以后的
学习与生活服务。】
三、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
3.查找孔子与老子相关的书籍。
四、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
拜
历尽艰辛
师(老子)
谦虚好学学无止境
大思想家
诲人不倦
七、教学反思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
课。本课围绕单元主题“灿烂的中华文化”,渗透了“学无止境”的
精神。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
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
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通过课堂教学,让学
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
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特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
中认识“灿烂的中华文化”,了解我国更多的故人以及他们的故事,
增强见识,启迪智慧。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文化天空中翱翔,使中华
文华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
活动、成长的重要场所。作为语文教师,尽量要创设有益于学生学习
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
到语文学习中,读出感情,有感而发,各抒己见。
以教学图片为切入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展开教学
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识记生字的效果,为下文的
角色朗读表演作好铺塾。
在精读、讨论中,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
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整节课都以学生
自主学习为主,结合老师抛出的四条问题,让学老带着问题读课文,
更好地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与突破课文的难点。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11:3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892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