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事故原因及对策探析

更新时间:2022-10-27 09:36:37 阅读: 评论:0


2022年10月27日发
(作者:没有这首歌)

I皇 三堡墨叟垫 Dianqigongcheng yu zidonghua 

变电运行事故原因及对策探析 

陈浩超 

(东莞供电局,广东东莞523042) 

摘要:主要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失误,管理者的能力不足及缺乏相应培训,职工安全教育不足等方面分析了变电运行事故发生的根本原 

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事故;根本原因;对策 

0 引言 

在我国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管理、事故处理 

和倒闸操作的具体执行机构。变电运行行、Ik技术性非常强、1 分复 

杂,但也有技术性较弱又非常琐碎的事情。如果想要做好变电运行 

工作,那么无论是技术性强的,抑或较弱而琐碎的事情,都应该谨 

慎对待。细节是变电运行安全的保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忽视 

细节,就会埋下隐患,最终酿成事故和惨剧。根据对我国变电运行 

事故的调查分析,究其原因,其实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根本 

原因还是人为过失。由于故障多发生在线路出口或者母线上,属于 

永久性故障,因此后果十分严重。这种恶性误操作导致的故障长期 

地威胁电网、人身以及设备的安全。 

1 变电运行事故根本原因 

传统意义上,事故原因的分析都是在事故发生之后。这种相对 

滞后性,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阻止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因此就需 

要从根本原因上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强的有效措施,完全意义 

上防治人为操作上的错误和不安全行为。纵观历年变电运行事故, 

只有少数是由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大多数还是源于人为 

因素,其根本原因是责任制管理不完善。有些企业希望通过改进工 

程技术来达到防范变电运行事故发生的目的,这种想法并不现实。 

一旦管理体制漏洞暴露出来,将牵引个人因素和不稳定不安全的 

其他因素一起爆发,产生像多米诺骨牌倒塌一样的效应。随着现代 

安全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变电事故的根源逐渐落在了管理体制 

不完善上。因此,追根究底,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完善。具体表 

现如下: 

1.1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失误 

变电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程序不充分、标准不精确,没有高度 

重视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要事项,管理要求层层弱化;不能严格执 

行工作唱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以及工作间断制度, 

现场的安全措施不能真正落实;没有严格强制有力的过程监督。 

1.2管理者的能力不足 

企业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防范误操作事故的具体措 

施,例如值班员在没有得到车间管理者许可的情况下就可以拿到 

钥匙打开接地刀闸机构箱上的机械挂锁。很多重要的监理工作流 

于形式,例如执行危险点的分析以及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工作时常 

出现应付检查等现象,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1.3缺乏相应培训。职工安全教育不足 

职工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职工的安全素质不高,专业 

技能又不能满足变电运行工作的要求,不能真正落实安全制度和 

要求,安全措施无法真正深入到职工的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的安 

全意识普遍很淡薄,不能及时纠正长期养成的违章习惯。 

2变电运行事故的应对措施 

2.1 提高安全意识。正确对待变电运行。认识其特殊性 

变电运行工作人员面临的安全压力非常大,需要时常面对突 

1O 

发异常现象与因操作差错引发的安全事故,并须及时采取相应的 

处理措施。整个变电运行工作不仅包括各种复杂的操作、维护和管 

理,还要遵守各种针对变电运行工作的规章制度。在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另一方面要落实危险点的 

分析和控制。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 

员的安全操作水平,其内容包括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增 

强他们的安全责任感,强化他们的安全操作技能。 

根据变电运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单位组织的培训 

要分层次、结合实际来开展,但培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更重要的 

是员j二个人需要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真正有效 

实现安全控制 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变电运行职工学会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和责任心,真正使安全管理和控制水平得 

到提高。要做好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让职工对于安全问题有紧 

迫感、压力感。这种紧迫感、压力感不是单纯依靠政策形成,更应该 

来源于企业高层落实的思想教育以及变电运行员工的自觉性和积 

极性,要让员工真正树立“安全为自己,安全为企业,企业为我们” 

的理念,从而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有了主动性与积极 

性,才能实现单位组织培训的最终目的。 

(2)落实危险点的分析和控制,对即将或者正在进行的变电运 

行工作实施全过程的综合分析,排除存在安全隐患的薄弱环节,并 

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防范措施。1)意义:变电运行工作人员通过 

落实危险点的分析和控制,能够切实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地位, 

并在排除隐患的过程中减轻精神压力,避免工作过程中的盲目性, 

提高操作的安全性。2)目的:找到安全隐患,提前防范和控制事故, 

确保变电全过程的安全运行。3)关键:变电运行工作者能够掌握及 

时有效的最新危险点信息,掌握对安全隐患的动态控制。掌握每天 

的工作者名单和负责项目,以及项目的难点、危险点和操作程序 

等,是一项计划式的准备工作,有利于形成工作人员预警的思维方 

式和工作习惯,有利于形成安全和责任记录,为控制变电运行事故 

积累宝贵资料。4)特点:对变电运行事故的控制应该是整个企业每 

个层次共同合作的一项工作。通过分层多级控制,责任落实到个 

人,从全方位的角度重视安全问题。 

变电运行事故属于突发性事故,常常伴随着不正常的工作状 

态产生,例如,保护拒动、直流消失、开关拒动、所用的电源消失等。 

因此,其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具备良好的心 

理素质和技术素质,尤其是主岗位工作者和值班负责人,如果缺乏 

事故应变能力,就非常有可能误判、误指挥以及误操作,导致事故 

恶化。 

2.2建立完善变电运行安全生产的责任制与奖罚机制 

将安全的具体责任落到实位和个人,将工作过程细化、量化: 

工作前安排好各项事宜,使变电运行工作更具可操作性,也便于其 

后奖罚制度的实施,从而促进职工实施安全责任制的自觉性和积 

极性,提高职工的自我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1)根据时间段进行分析。例如,如果仅对变电运行系统进行 

Dianqigongcheng Yu zid。nghua

——

i 

年检,那么就大大增加了误操作的概率;高温或者高负荷时期是安 

方面知识,也涵盖了相关管理知识。在平时工作管理中,应严抓制 

全事故高发期;雷雨、梅雨时期易出现绝缘闪络;将操作、巡视维护 度的建立健全并完善落实,实施规范化管理,强化安全培训,提高 

和设备验收都在同一天进行也是导致人员疏漏错误的原因之一。 整体变电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不断丰富安全警示教 

(2)根据变电运行设备的健康状况有计划地分析。加强设备运 育形式,提高员工预警安全意识,强化员工责任意识;在重视主要 

行的监管,严肃对待任何可能出现的表计、信号、音响、光字等异常现 设备的同时,注意防微杜渐,关注细节,将潜在隐患扼杀在萌芽阶 

象。对存在缺陷的设备实时跟踪监视,将其使用情况记录在案,及时 

段,保证企业员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保障我国企业电网能够更 

预见缺陷,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缺陷,恢复设备的健康水平,强化 加可靠、安全、稳定运行。尹 

质检收关。加强操作机构的检查,加强对保护接线、整定值、压板位 

置的检查,防止因为修试过程出现失误而引发设备事故。 

[参考文献] 

(3)根据工作的内容进行分类分析。工作人员对于变电运行中 

[1]王树良.智能操作票专家系统存湖州电力局的应用[J].湖州师范 

的经常性工作,比如交接班、设备维护、倒闸操作、巡视检查、设备 

学院学报,2007(s1) 

验收等,比较容易出现误操作,因此需要提高预警意识,在操作之 

[2]徐淑珍,朱子述,张君,等.变电站操作票仿真系统的面向对象设计 

前就须思考操作过程之中将会遇到什么异常情况,然后认真制定 

和实现[J].高电压技术,2009(1) 

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记录在操作票上,作为操作的提示。 

[3]梁运兴.基于KYN18—12高压开关柜事故原因及相应措施[J].科技 

(4)根据人员对运行设备熟悉的程度进行分析。例如,相对熟 

资讯,2008(29) 

悉的设备在操作、维护、验收、检查之时就比较得心应手,而操作生 

[43刘希宋,曹霞,李大震.高新技术特殊融资方式——风险投资的研 

疏的设备则容易出差错。在这一点上,需要变电运行部门针对职工 

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1) 

容易发生的错误给予即时的技术指导,强化技术管理人员的现场 

[53 Paul King,M.R.Jackso,A.J.Grafton,M.D.Galer—Flyte.Smart车 

培训工作。 

座解决方案[J].传感器世界,2009(2) 

(5)关注变电运行工作者的身体状况、安全行为、动手能力、技 

[6]邓岳辉,张伯明,任晓娟,等.500 kV双龙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系 

术水平、思想情绪。安全管理工作者必须掌握所辖单位以及人员的 

统[J].中国电力,2010(3) 

所有动态情况,在工作过程中即时做好人员分工和搭配,防止个人 

[7l金勋.微机在填写操作票中的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09(3) 

因素导致的安全故障。 

[8]邓燎原,刘学工,李乐辉,等.变电站微机管理信息系统专用软件开 

发研究[J].湖南电力,2008(2) 

(6)分析安全、生产的工器具和使用环境。定期检查工器具是 

否合格,确定使用环境是否合适、使用方法是否得当。 

3结语 

收稿日期:2012—03—08 

作者简介:陈浩超(1985一),男,广东东莞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 

变电运行行业涉及的面非常广,汇总了我国电网相关专业各 向:变电运行。 

(上接第9贝) 

4根轨迹法分析系统静态稳定性 统特征根均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系统是稳定的;当f、∞,譬1<0&  

根轨迹法是根据系统的开环零、极点分布绘制系统某个参数 

时,系统特征根均在复平面的右半平面,系统不稳定。 

变化时闭环系统特征根轨迹曲线的方法。 

由图2得到简单电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H )= 

由此可见,系统稳定的条件为D>0,f\∞,譬1>0,& 系统的特征 

根具有负实部,系统受到小的干扰后, 和△m将作衰减震荡。 

。系统帏在 个 。和(警)岛。下面对这2 

5结语 

个参数进行逐一分析: 

当D一定时,系统的等效开环传递函数为G。 ) )= 

本文通过时域和频域对简单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做出分 

析。先对无阻尼情况进行分析,再对考虑阻尼的情况进行分析。通 

竺 

过简单电力系统功角与小扰动之间的传递函数,对传递函数特征 

。此时系统有 个开环极点,分别为p :。和p 一 ,没 

根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稳定的一般条件。运用根轨迹法对系统开环 

有开环零点。(警) 的变化范围是o~+o。。通过绘制关于参数 传递函数进行分析,绘制闭环特征根轨迹,从另一个角度得到系统 

稳定的条件。 

(警) 的根轨迹图,得到当D>O I ̄,系统特征根均在复平面的左 

半平面,系统是稳定的;当D<0时,系统特征根均在复平面的右半 

[参考文献] 

[13李光琪.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平面,系统不稳定。 

[2]谢克明.自动控制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当( dP e a-定时,系统的等效开环传递函数为Gz ) (s)= [33鞠平.电力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o[4]王春生,辛力,王彦龙.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复频域分析.内蒙古 志。此时系统有2个开环极点’分别为p1・ 电力技术,2003(5) 

±\/一竺. ,有 个开环零点,为 :。。。的变化范围是。~ 收稿日期:2012—03—20 

+一。通过绘制关于参数D的根轨迹图,得到当(警) >0时,系 作者简介:李逸驰(1990一),男,江苏常熟人,研究方向:电气工程 

及其自动化。 

机电信息2012年第15期总第333期11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09:36: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884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