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2-10-25 22:27:21 阅读: 评论:0


2022年10月25日发
(作者:comfortable)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0期 农村经济学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付显玉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农技推广中心,云南云县675803)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面临的新问题,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对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对策进 

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10—0379一O1 

我国农村要实现小康,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 

民,增加农民的收入,需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尽快改 

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要实现这 

些目标,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农村的科技支持力 

度,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是一支重要的中间力量, 

是传播和推广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 】。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面临的新问题 

1.1推广服务机制与市场要求不适应.技术供给与技术需 

求脱节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发展起来的农技推广体 

系,其运行机制都是按计划模式建立的,对于推广的项目、 

项目推广的范围,主要体现政府行为闭。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他们需要的技术是随着市 

场需求而变化的网。农业技术从研究、推广到采用,各环节主 

体目标出现严重的不一致性,导致了技术的供给与需求脱 

节。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与农业生产实际技术需求的信息传 

递不畅,反应不灵。一方面,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扩 

散,使新技术不能迅速地到达农民手中;另一方面,阻碍了 

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1.2现行推广服务体制制约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提高 

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一个突出缺陷是条块、部门、 

地区分割嗍。一是条块分割。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业务 

上只局限于推广与该专业相关的技术,而对于其他农民生 

产上所需求的技术则较少关注。二是部门分割。导致技术推 

广活动中总是以本部门推广的技术任务为主,对农民是否 

需要所推广的技术以及技术大面积推广的难度估计不足。 

三是地区分割。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形成地区封闭态势, 

即技术人员承担当地所推广的技术.外地技术人员不能到 

当地推广。 

1.3推广服务供给主体相对单一。供给量不足 

目前,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包罗万象,涉及到各种技 

术推广活动。政府统管所有的技术推广工作,导致推广效率 

不高。在推广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和目前的体制下,政府部门 

和私人部门在推广服务的提供上尚未做到职能分工。长此以 

往,这种政府统包统揽的单一服务模式,导致推广体系的低 

效率、推广组织的低效能。 

1.4民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是机构规模小,缺乏组织重大课题的人员、财力和组 

织协调能力。二是民营农技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大多数来自 

收稿日期2011-03—18 

“下海”的科技人员,部分管理者虽然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 

但还没有很好地实现由科技工作者向企业经营者的有效转 

变。三是民营农技机构的政策环境存在调整滞后的情况,有 

的机构还不能享受与国有推广机构平等的待遇。四是由于 

担保主体发展不完全,加之民营农业科技机构资质状况相 

对较差,经济效益尚未得到很好的显现,在融资方面存在较 

大的困难。 

2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 

2.1加快国有服务体系体制改革 

加强国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体制改革是基层农 

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构的设置、体制的理 

顺、制度的改革等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界定和设置推广机 

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当地农业和农村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技术支撑的需求、区域产业特点和农 

业科技推广的行业特点等3个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不宜 

一刀切。二是要整合建立综合性、区域性的新型服务组织。 

综合性服务组织是基于公益性推广职能和经营性服务职能 

分开来考虑的,对农技推广公益性机构,要定性为参照公务 

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由国家财政给予充分保障。分离出来的 

经营性推广服务职能,可实行企业化管理,组建成为独立经 

营实体,逐步走进市场。区域性服务组织要建立区域性专业 

农技推广机构,突出农技推广服务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 

三是妥善分流和安置富余人员。在改革中,要积极稳妥地 

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中富余农业技术人员的 

分流和安置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安排富余人员离岗、 

转岗和再就业。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发展各种合作中介服 

务,创新技术承包、技术培训、信息传播等服务,安置富余分 

流人员 。 

2.2大力发展民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 

一是积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推广服务中的作 

用。建议国家从法律和政策上充分肯定龙头企业在新型农 

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给予一些必要引导和 

支持,同时要鼓励企业与国有推广机构和大专院校、科研单 

位的联合,借助企业的优势搞联合推广,以发挥龙头企业在 

推广服务中的资金、技术优势。二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 

织成为农技推广服务新载体。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为民的技术服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给予大力支持,做到财政政策倾斜、税费政策优惠、金融政 

策积极。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引导和规范其发展。真正发 

(下转第381页) 

379 

刘花荷:金平县营盘乡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保粮食生产节本降耗增效,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为农业 

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2.2完善农业补贴,推动科学技术和优良品种普及率,提高 

经济效益 

稳妥推进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4掌握信息,瞄准市场,创立品牌 

建立一个要素合理配置、产品有序流动的市场体系。鼓 

励土地适当向大户集中,实现农业生产科学化以及生产、流 

通组织社会化、产业化。同时,倡导民间流通组织和农民经 

纪人活跃在农村、城市,搞活农产品流通;农业主管部门从 

“三农”问题的根源是农业大而不强、发展不足,为农村 

小康建设提供的支持不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 

千方百计做好“多予”和“统筹”这两篇大文章。要把中央的 

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实处、落实到基层,让公共财政更多 

地向农村倾斜,让公共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延伸,让公共资源 

更多地向农村覆盖,要坚决实行和完善“种粮补贴”、“良种 

补贴”等补贴方式[51。补贴量应同种植优良品种和产量指标 

挂钩,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让优良品种切 

抓生产为主转移到抓生产、更抓流通的轨道上来,既为农产 

品生产服务,又能跑市场、找订单,及时为企业、农民及政府 

提供市场产、销、价格等信息。品牌是经营农产品的重点,完 

善产业化的体系进行品牌建设。首先,要坚持品种改良,避 

免品质退化;其次,应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对产品进行 

严格的分选,以维护品牌形象;第三,做到产、供、销紧密衔 

接,对市场进行调查和科学预测,以销定产,避免烂市,形成 

实有效地得到普及,农业科教紧密结合是发挥科技推动作 

用的关键,农技推广部门要以实施品种、技术、知识更新3 

个高效率、具有良好生态经济效益的农业产、销体系,促 

项1==程为重点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作物单 

位面积产量,让农民赢得更多实惠。充分发挥农技人员的科 

进当地经济发展[71。 

3参考文献 

【1]文小才.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jX'J‘策[J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2010(2):25—29. 

技帮扶作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全面提 

高农业竞争力。 

2.3完善农业科研投入制度。实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 

【2】郑娜.特色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1 

(3):87. 

业化经营 

[3]杨静.全面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阴.吉林蔬菜,2010(6): 

105-1O6. 

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 

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发展生态农 

业,增加农业推广机构各种试验和推广经费,确保农业推广 

朝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16]。逐步建立一个具有地方特色、资 

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型、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模式,积极 

(上接第379页) 

[4]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学术界,2010(12):234. 

[5】卞瑞鹤,李霞,郭增强.专业合作社助推现代农业IJj.农村・农业・农 

民:下半月,2010(12):24—27. 

f61刘劲哲.论农业科研与现代农业发展 科学咨询,2010(23):25—26. 

[7]丁岩,葛立群.辽宁沿海经济带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l 

(1):12-14. 

一+一+一-)-一—+_一-4-一—+一 

示范户,并发挥其带动作用,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构建政 

府部fq推动,市场机制牵动,农业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 

动,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带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 

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 

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保障。 

3结语 

挥其在农业服务领域便捷、优惠的优势,成为一支农技推广 

服务的主力军。三是大力鼓励发展各类民间农业科技推广 

服务组织。建议国家要鼓励和扶持民间农业科技服务组织 

进入农技推广服务的主战场,使许多民办的科研院所,种子 

企业、农资企业加入到农技推广的队伍中,使他们研究的新 

技术、新产品及时传播到农民手中。要依据国家的有关规 

定。积极引导和扶持这些组织,多研究适应当地农民需要的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可以规范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服 

新技术、新成果,建议国家在科技项目立项、财政资金支持、 

金融信贷等方面要优先倾斜,使这一推广队伍不断发展壮 

务体系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 

业、农村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使基层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与时代发展接轨、与国际接轨[61。 

大。四是要鼓励工商企业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衣工商综 

合体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合同制 

为主的工商业服务系统,并把乡镇企业纳入农业社会化服 

通过改革发展,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并 

能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农村小 

务体系中。在现阶段可以借鉴采取合同制的做法,在农户 

和企业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51。一方面,农户可以通过 

合同的制订,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利润;另一 

方面,降低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的成本,从而建立起合理的利 

益分配机肯『J。 

2.3大力推广科技入户服务的新模式 

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的贡献。 

4参考文献 

[1]余芸,余鸿村.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探讨【JJ.农技服务, 

2009(6):1 1-13. 

大力推广科技入户服务的新模式就是国家组织各级各 

类科技单位和工作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优良品 

种及配套技术.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信息培训,实现良种良 

[2]姚富俊,苏红霞.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对策【jJ.农村实用科 

技信息,2009(8):22—24. 

『3]谢雷.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技推广服务的能力[J】. 

安徽农学通报,2009(3):31-33. 

『41陈亚丹.美国明州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中国宁波的启示[D].上海:同 

济大学,2005. 

[5]王彪.辽宁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8):85-87. 

【6】王培凤.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J.农技服务, 

2010(10):1359.1360. 

381 

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培育 

出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22:2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76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