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技米推广能力的措施
■文/张雅光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 5.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三低”问题,即 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提升农业
技术推广能力。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为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员比重低、35岁以下年轻人比重低、
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是值得我 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队伍不稳,难以有效地开展农业技
们仔细研究和认真思考的课题。 术推广服务。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6.经费投入不足
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
近年来,我国建立了中央、省、市、县、乡5级农业技 0.6%一1%,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而我国不足0.2%。经
术推广机构,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 费不足使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部分地方
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
政府在机构改革中“卸包袱”,减少或取消了对农技推广事
是,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业的资金投入,致使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被迫自收自
1.管理体制不顺
支,基层推广体系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
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
制,推广责任不明,造成部门、地区各自为政,抢资金,争
以“六化”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项目,“有钱向前钻、无钱靠边站”。由于管理体制不顺,
加快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必须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事分离,“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
为指导,从我国实际出发,逐步实现推广组织多元化、推广
管不了人”,农业技术指导严重脱节,技术推广不L日,Bb很Z好很
服务法制化、推广手段现代化、推广技术专业化、推广行为
快地向农村基层延伸,从而阻碍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规范化。
2.职能错位
1.推广组织多元化
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定位不清,同一机构同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应该打破单纯的政府主体模
时承担多种职能,并且与多种不同机构的职能相互交叉,乡 式,变“政府为主体”为“政府为主导”,即构建以政府推
镇农业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相互重叠、推广业
广体系为主导,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院
务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交错,造成基层推广机构出现了“错
所、农业高校等单位以及涉农龙头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
位、越位而不到位”的现象,部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
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改革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
企代事,“重经营、轻服务”,弱化了公益性技术推广的主 制,实行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相分离,要普遍健全乡镇
体任务。
或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
3.手段不灵活
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加快把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承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基本上沿用“技术+行政”的推广手
担的农资供应、动物疾病诊疗以及产后加工、运输、营销等
段,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多由政府决定,自上而下逐级下达,
经营性职能分离出去,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对于动植物良种
分任务、下指标,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由于未能充分考
繁育、技术咨询等一般性的推广服务,积极探索多元化供给
虑农民的接受能力、技术需求和市场需求,使农业技术推广
方式。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后果。
2.技术推广法制化
4.运行机制不活
尽管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农业技术推广法》、 《农业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竞争择 法》和《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等法律法
优的用人机制和奖惩并举的激励机制,农业技术人员的推广
规,农业技术推广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但是,现行《农
行为和效果缺乏有效监督,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
业技术推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制约力不
充分调动和发挥。在一些实行大综合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内
够,对相关部门机构执法情况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应该予
部,各专业人员身份、待遇不同,很难统一管理。
以修订。因此,修订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法》及配套的实施
—
提高郴 经湃外向度的思考
■文/罗玉辉
委、省政府出台了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34条”政策,利
郴州市经济外向度的现状
1.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
一
用“34条”政策,全市开放平台进一步完善,郴州海关开
关,郴州公路口岸开放,郴州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
能,检验检疫监管职能延伸,郴州供港澳农产品验放场加快 是招商引资总额居全省前列。2010年,全市共新批外
商投资企业项目83个,完成合同外资4.89亿美元,同比增长
建设,郴州成为中西部对外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口岸
46.7%,连续9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实施内联 城市。
引资项目782个,实际到位内资182.18亿元,同比增长16%, 三是战略投资者纷纷落户郴州。近年全市新引进转移
连续6年实际到位内资总量排全省第二位。全年共新建成标 型企业214P,新引进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项目96个,投资
准厂房203.6万平方米,在建面积91.8万平方米,提前两个 额在5亿元以上的项目23个,投资额在1O亿元以上的项目12
月完成市委、市政府180万平方米的目标任务,标准厂房建 个,中国建材、五矿集团、华信有色、上海杉杉、深圳中邦
设总量全省第一,全市已建标准厂房出租率达100%。 等战略投资者先后落户郴州。
二是先行先试的工作成效显著。2009年郴州市争取省 2.外贸经济发展良好
条例己经成为加快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才队伍素质状况。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必须加强农业技
修订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相关法律法规,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国 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专业化。
情和农业发展的特点,依法明确农技推广的公益职能,稳定 要深化农业教育教学改革,依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优化人
和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把国家与基层农业科技拨款的比 才培养模式,多层次培养适应农业技术推广需要的高素质人
例具体化,给予地方更大的立法空间,促成地方政府根据各 才;逐步实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准入制度,明确农业技术
地实际制定适合的农业技术推广实施办法,为新时期农技推 推广人员的准入资格,公益性推广机构农业技术人员必须具
广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保障。 有相关的专业学历,或者参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主持
3.推广投入增大化 的专业培训考核,取得农技推广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支
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技术推 持和引导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
广的一个主要障碍。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科技具有 务,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领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为基层
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在农业科技投入上,政府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注入新生力量;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考评
要发挥主导作用、财政承担主要责任的基本政策取向,要保
机制,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
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 为主要考核指标,把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
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 考核内容,同时在技术职务评聘方面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倾
长的长效机制。要切实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充实改善公 斜,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和技术条件,加快对原有设备 6.推广服务经常化
的维护更新,逐步健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适应新的公益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作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
性职能要求必需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现代农业的技术装备
要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学科研人员
水平。 经常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要通过承担农业技术推广项
4.推广手段现代化 目,把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考核,
改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 推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
推行专家大院、校市联建、校企共建等服务模式,集成、熟
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
化、推广农业技术成果;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
5.推广队伍专业化 动,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口
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农业技术推广人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
—4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22:2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760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