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第一部分:学会学习
一、首先,同学们一定要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爱好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
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自觉学习的先导。有历史兴趣的同学不
必说,缺乏历史学习兴趣的同学,该怎样培养兴趣呢?明确学习目的是根本。今
天的高中学习是为今后读大学做准备的,而上大学是要经过选拔性考试的。高考
竞争是残酷的,要想不被淘汰,高考要考的科目你都得认真学习,都应当有兴趣。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
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
象。因此,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高考形势的要求。在学习方
法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握学习的各个环节
学习过程有哪些环节,并非每个同学心中有数。要想提高学习效率,课前预
习、课中听讲笔记思考质疑、课后及时练习复习等环节一个都不能落下。
预习是首要环节。课前预习有助于课中针对性地学习,突破重点难点,大大提
高学习效率。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
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
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
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预
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
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
课,并弄懂旧知识。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
坚持每天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不能把预习仅当作任务完成,而要将它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
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课认真听讲是关键。课中听讲要认真、要始终有激情。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
指望下课后再复习,这是本末倒置的,也是行不通的,因为一天中能被学生自由
支配的时间仅仅晚自习第一节课。为了保证课堂效率,在时间上每节课应着重抓
住两个环节,一是一节课的开始。预备钟一响,就应迅速进教室,做好准备工作
以便迅速进入听讲角色。二是一节课的后半部分。这时人已较困,注意力难以继
续集中,希望同学们自我暗示,提醒自己保持注意力。上初中我们在学习语数外
时是有笔记的,可是历史等科目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笔记,日久养成了学习历史不
记笔记的坏习惯。作笔记能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同时也是一次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过程,十分重要。思考和质疑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开
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的学生面子观
很重,不愿质疑,这是学习的一大碍。
课后反复复习是保证。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新知识在初期是最易遗
忘的,此后就逐渐难以忘记。所以课后要及时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
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
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
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
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
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
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
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意
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
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2、学会如何读书。
读书之前,大家应该对“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拿高中历史教材来说,从
形式上讲,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目录和大事年表。目录是各章节知识
的总纲,大事年表是简明的大事记,这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上
把握。②每章开头的“引言”。“引言”主要说明本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本阶段的时
代特征和本章内容的特点。③正文内容(大字)和阅读内容(小字)。正文部分
是课文的主体,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阅读部分一般有以下
几种情况:或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内容的过渡,或是正文的展
开性叙述等等,应有不同的要求。④原始资料。应联系课文内容加以分析,可培
养思维问题的能力。⑤表格、图画。要弄清其与正文的关系,安排这图表的用意
和作用等。⑥思考题和练习题。思考题是高层次的练习,练习题是基本的作业。
⑦学术争鸣。旨在提高思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胆质疑,养成求知的好习惯。
大家还要学会自学历史课本。
一般来说,自学历史课本应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逐段写出小标题。知道各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并用简明的语言
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2)、全面写出教材要点提纲。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进行适当加工,
形成提纲。
(3)、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就是要搞清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
搞清它的发展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
(4)、总结基本观点。通过以上步骤,总结出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5)、找出必须记住的内容并设法记牢。什么是重要的历史内容,就是历史
三要素和重
要事件、制度和政策等。
3、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历史知识的特点是具体性、过去性,且知识点繁杂。其实任何一门知识之所
以被称为科学,就是因为它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学习历史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学
科体系。如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我们可以以“资本主义生产力”为主线,抓住每个
阶段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辅线来建构体系: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
→17~18世纪,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19
世纪晚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40年代中期~今,第三
次科技革命(详细体系略)。科学的知识体系,能帮助我们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
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我们驾驭具体知识的能力。
4、化死为活巧记忆
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
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
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
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如何记忆?除了理解记忆外,历史有很多具体知
识点是无法通过理解来记忆的,如某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同一时期几个思想家的
思想等等,这些实际上是些“死”知识。这些“死”知识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来巧记。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
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
忆。
(5)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
记忆。
(7)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
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
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
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
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
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
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
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
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
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
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
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
就是如此。
第二部分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历史考试题型及解题方法
历史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
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
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一)审题方法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
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像材料解
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
核,对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
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
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
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
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
空间。
第三,搞清基本题型。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
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
和把握。
第四,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
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第五,明确理论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
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
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第六,明确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
语文等学科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
(二)解题方法
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运用正确的解答方法。下
面结合各类单项选择题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对解题技巧介绍如下。
1.最佳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
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
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
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
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2.因果选择题
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
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
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
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
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
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
次等。
3.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
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
逆向思维。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
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
排除法。
4.推理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
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
象。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
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
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5.排序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
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
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
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
发生的先后顺序。
6.组合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组以
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以构成
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
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
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委字列
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
判断。
7.比较选择题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
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
解析:本题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两个重要文件有关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考查对
社会经济主张的理解和评价。两个文献都有反封建的一面,但所反映的本质思想
却大相径庭,一方面是封建性的,另一面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在对两部文献的
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作出客观评价后,不难得出结论,既不能“互为补充”,
也难以“大同小异”,更不是“完全一致”,而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答案:A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
进行综合判断。
8.材料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
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
项。
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
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
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
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9.概念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
基本概念,选项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
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例: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闭关政策”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教材对这一概念并没有
予以明确阐释,只能从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与外国交往活动方面进行概括。从实际
看,此时,中外交往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所以A、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21:1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756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