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古诗有哪些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但是他的每一篇诗作都非常的经
典,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也因为王之涣,中国的诗坛更加的繁荣。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的古诗,欢迎阅读!1、《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凉州词》
(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乐
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说明是玄宗
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进。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
豪迈奔放的歌声,把我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诗中
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
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
自己力量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立即感到历史和未来,立即感到
永恒和无穷。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
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
长,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
它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
人真实的感受。李白不是也有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吗?
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
的似乎只有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诗人
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
水在流,云在飞,使人感到宇宙的脉搏与呼吸。
稍稍将目光转移,诗人看到了天地间别的景物。“一片孤城
万仞山”。对此仍是那样地强烈。城是“孤”的,是“一片”,山
则众多,高达万仞。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愈见其城
之孤。通过这一对比描写,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显现出
来了。
诗人在上两句用这么大的魄力写景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为
了写景中之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
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的内容。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
器。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的
情绪激越了。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寂寥的山野间萦绕。那是
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他们曾经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
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现在,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
的眼前仿佛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但是诗人劝慰
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你们何必借《杨柳
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
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但这种忧伤
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杨慎《升庵诗
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可见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
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
的生活,对于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
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
人寻味,使人对盛唐边塞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全诗句句精采,
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3、《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4、《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5、《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赏析
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
水彩画: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然而,它
的主题却是“离愁”。
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
“悠悠”地流去了。诗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
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也暗示了诗人一片惜别深情。
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
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
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望无际的碧野显得非
常柔和协调。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春水犹能跟
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遗憾,想
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
读者不由自主地和诗人的心绪贴近了。
三、四句,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
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
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
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
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溪浅”
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
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
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一为反衬。
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诗人想象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
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桃花溪太浅,载不动
这满船的离愁。二为想象。诗人写所想,化虚为实,借溪浅不胜
舟形象地表达了离愁之重。三为借景抒情。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
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
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
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11:34: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721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