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设计数学生活化课堂之浅议

更新时间:2022-10-24 16:18:05 阅读: 评论:0


2022年10月24日发
(作者:中关村男孩)

科学设计数学生活化 

■谢闰国常州市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 

根据本人多年担任数学备课组长的实践和同行听课,感到现在的 

生活化数学课堂丰要存在的具体缺陷在对生活化素材的选择缺少数 

学实质的提炼,对生活情景的创设脱离了数学本质,对生活化教材的 

使用缺少数学元素的挖掘等。这样的数学课堂其实只是为“生活”而 

“生活”,有的数学课甚至上成了生活常识课、地理课、语文课……而数 

学课的灵魂“数学味”,却在不知不觉间淡了下去。如何让生活化的数 

学教学既能体现生活,又更好的体现对数学本质的学习?本人通过听 

课收集及教研组内的互听互评互论等方式,认为强调生活化的数学教 

学,不光是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更应科学设计“简清”“准确” 

“提炼”的课堂,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生活化教学设计.力求简洁 

一堂数学课,其可用的生活素材很多,但能起到最佳教学效果的 

材料还得从中进行选择加工。生活素材应服务于数学本质的挖掘。如 

果不经过精挑细选,反而会有碍数学的学习。如我在学校听的一节 

《年、月、日的认识》。老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近十年的年『力表各一份, 

然后让学生观察、讨论:仔细观察这张年历表中,你们能发现什么?几 

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有许多节日,3月8日劳动节每年都有(正好3月8 

日老师刚刚布置为妈妈做~份礼物,学生记得特别清晰)。 

生2:我发现还有每个星期六和星期日及节日都是红色的。(年历 

表上把各个节假El用不同的颜色标出,特注目。) 

生3:我发现表E有_卜年,是从2000年到2009年。 

本来说,用年历的 示来学习年、月、日这课是最普通不过的,本 

身这堂课的内容就来自生活。但这位教师在生活素材的选择上过于散 

乱,一下子出示这么十年的年历,而且年历上的节日又是用不同颜色 

加以突出,学生肯定难以着手,不知老师问的“你发现了什么?”到底指 

那方面。正是由于缺少对生活素材中数学实质的加工,干扰了学生的 

探究数学的方向,使学生在一些非数学的问题上纠缠,从而影响了教 

学效果,也使教师陷入难堪的境地。 

我们教研组的几位教师都上过《年、月、日的认识》这个内容。开始 

时就让学生说说今天是几几年几月几日,并让学生板书。学生马上知 

道了年月日表述方式,并明确了书写形式。这样既来自生活,又简洁、 

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 

有效。在教学“认识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各有几天”时,教师请学生拿 

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 

事先设计的两种不同的年历表(只有一年,同桌不同年份,有闰年和 

1、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如在学生认识“圆”以后,让学生到 

平年),通过比较、专研、探讨,逐步认识到各个知识点:一年几个月,每 

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观察哪些物体的面是圆的?学习了“圆柱的侧面 

个月各有几天,平闰年的不同等等。前面的那位老师,他一下子出示了 

积和体积”之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学习了“轴对 

十年的年历,虽然所用的素材都来源与生活,但明显后者简洁、有效, 

称图形”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你见过周同那些物体是轴对称图 

较好的体现数学的知识点,使得课堂的数学味浓浓。 

形?学生通过这种观察,使数学的理念在脑海里得到提炼,巩固了数学 

二、生活点、数学点的切入。追求准确 

知识。 

苏教版数学教材,生活化的内容比比皆是,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能 

2、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问题。如前面提到的《圆的认识》这一课 

用于数学教学的事例更多。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准确的抓住“生活”与 

中,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形后,我引导学生往深层次思考:“为什么生 

“数学”的结合点进行切人,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生活化的 

活中那么多物体的形状都设计成圆形,圆形有什么特别之处?”通过 

数学课数学味浓浓。 

数学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能更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课,从两瓶“农夫山 

3、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如学习了有关面积计算的应用题 

泉”人手,以“喝矿泉水——生产矿泉水——买矿泉水”为线索,使整堂 

后,学生学会量窗户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而后让学生应用于生 

课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 

活,引导学生实际计算做窗帘要用多少米布。这就应考虑到窗帘要比 

生观察“喝去了多少”后,不是急于得m正确结论,而是先让学生估计, 

窗户长一些,宽一些。如果是面积较大的,用两幅窗帘面对拉,两幅窗 

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不是和盘托 

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等等。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学 

出,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 

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大地锻炼学生的实践 

三、数学对生活的运用.注重提炼 

创新能力。 

q一 


本文发布于:2022-10-24 16:18: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651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活课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