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观刈麦》原文释义赏析
作品简介:《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县县尉时有感于
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
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
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
义精神。题解: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
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
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
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guī)人,
唐代诗人。800年(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盩厔县尉、左拾遗、
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
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
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
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
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
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
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本文发布于:2022-10-24 11:20: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631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