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剪纸
剪纸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唐宋时代就流行“镂金作胜”。据说唐朝皇帝
每逢春日便接见群臣,赐赠幡胜。
平遥的剪纸鼎盛于清代到民国,常见的有窗花、顶棚花、灯笼花等等,图案
种类有“麒麟送子”、“蟾蜍吹笙笙”、“喜鹊登梅”、“榴开百子”、“五毒
协和”、“四合如意”。男婚女嫁图案多为“吉祥如意”、“百年好合”、“喜
气临门”、“莲开并蒂花”等等,花样繁多,剪刻精细。
平遥剪纸图案,大则喜气盈盈,小则小巧玲珑,精湛无比。而那些剪纸的线
条,起伏延续,跌宕飞腾,扑朔迷离,把人们带进了艺术的乐园中。活灵活现的
人物、花卉、鱼虫、飞禽走兽,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感情的激励,知识的陶冶。
古老的黄河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三晋人民的创作热情。三晋人民每逢过年过
节,喜庆嫁娶,乔迁祝寿都要用吉祥剪纸装饰于门窗、灯笼、嫁妆及礼品上,以
增加喜庆的浪漫气氛。
剪纸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为剪刀剪,二为刀剪。剪刀剪的工具自然为剪
刀,剪完局部图案后再把几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
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合体上,
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特定的模型在纸上加工出
相应的团。与剪刀剪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完成多个同样图案的作
品。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12:08: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545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