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学设计
陕西省商南县鹿城中学徐艳
【教材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4课《散文诗两首》之《金色花》
【设计思路】
七年级上册是根据生活内容编排单元的。第五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诗
两首》中的《金色花》和《纸船》则是表现母爱的两篇诗歌;所以在教学时我
把它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比较而言,泰戈尔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
语言秀丽,因此,本课时只讲授泰戈尔之《金色花》,而冰心的《纸船》则安
排在下一节课。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顽皮可爱的形象,无不充溢着浓浓的对
母亲的爱和依恋。课堂上通过品读、探究、感悟,让学生来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从而达到心灵的共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范读、自由朗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
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
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
【教学难点】
鉴赏诗歌,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1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孟郊写过一首有名的《游子吟》吗?能背下来吗?(学生
齐背)能说说这首诗表达的主题吗?(表达了真挚的母爱)
2、教师小结:母爱似一棵大树,它庇护着我们成长;母爱似一盏明灯,
它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母爱似一股清泉,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人类社
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
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
二、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简介。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有诗集《吉檀迦利》、《新
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
集《新月集》。金色花,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2、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嗅摩衍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
.........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听朗读录音,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节奏、感情。
2、激情诵读,感悟亲情。
(1)、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朗读自
己最感兴趣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2)、我们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但不同的地方,我们怎样
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读呢?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
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
(教师提示,学生读)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
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学生分析,学生读)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2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
3、畅所欲言,感知全文。
你认为诗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诗中的妈妈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孩子,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的妈妈。
四、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1、“我”是借助什么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
2、“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3、“我”回报母爱,为什么总是悄悄的进行却不让妈妈知道呢?
4、你喜欢这种回报母爱的方式吗,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后找同学作答,教师点拨指导归纳。
五、感悟母爱、表达爱意。
1、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母亲节的时候,你给妈妈送过礼物吗?
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你读了这篇文章,是否也觉得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做些什么呢?
我们用有创意的练习,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
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
满怀爱意?
学生自由想象,用“假如我变成„„”说话。
六、本课小结。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
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
神圣、最仁慈、最伟大!今天,我们通过大文学家泰戈尔的作品受到了母爱的
熏陶,希望大家以后都能爱自己的妈妈爱自己的爸爸,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七、课外回读,抒写亲情。
为母亲(其他亲人)刷刷碗、捶捶背、洗洗脚„„注意观察母亲(其他亲
3
人)的神情,并结合自己内心感受,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注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通过不同的形式的
朗读训练(范读、自由朗读、个别读),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品味了本文的语
言美;其次我注重学生的整体感知、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朗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学会分析解读课文,培养同学间互相交流探讨的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
解;最后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感悟课文、感受亲情,从而体会母爱,
表达母爱。
4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19:24: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485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