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练习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2-10-21 13:10:41 阅读: 评论:0


2022年10月21日发
(作者:梁晓声的作品)

九下13、《曹刿论战》练习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

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小惠未徧

(2)彼竭我盈

(3)又何间焉

(4)再而衰

(5)神弗福也

(6)牺牲玉帛

..

(7)公将鼓之

(8)何以战

(9)战于长勺

(10)公与之乘

(11)齐师伐我

(12)既克

(13)小大之狱

(1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5)齐师败绩

..

(16)公将驰之

二、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B.①弗敢加也,必以信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C.①可以一战,战则请从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

D.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2分)

A.①虽不能察,必以情②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B.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①登轼而望之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D.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②其真无马邪

4、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下边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2分)

A.又何间焉B.战则请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

C.公将战D.夫战,勇气也

上使外将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2分)

A、又何间(参与)焉B、肉食者鄙(地位低)

C、战则请从(跟随)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D)

A、肉食者谋之B、长跪而谢之曰

C、辍耕之垄上D、小大之狱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2分)

A、十年春,齐师伐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郦道元《三峡》)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B.公问其故并驱如故

C.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必以信愿陛下亲之信之

10、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D)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肉食者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B.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彼竭我盈庶竭驽钝

1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

A.又何间焉(间:参与)B.弗敢加也(加:虚夸或虚报)

C.神弗福也(福:保佑)D.彼竭我盈(彼:彼此)

13、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字与“可以-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C)。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B.以塞忠谏之路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14、选出下列句子译文正确的一项(C)。

A.牺牲玉帛(失去宝玉和丝织品)

B.望其旗靡(看见他们的军旗破烂不堪)

C.小惠未徧(小恩小惠不能遍及老百姓)

D.夫战,勇气也(大丈夫打仗,是靠勇气的)

1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

A.“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均与“肉食者鄙”的“鄙”相照应。

B.本文第二段把庄公和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作了对比描述。

C.“既克,公问其故”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本文剪裁得当,作者详写战前曹、庄二人的对话,略写战斗的场面及战后的分析。

16、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B)

A.公与之乘B.公将鼓之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

17、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牺牲玉帛为国牺牲B.故克之公问其故

C.又何间焉亲密无间D.何以战可以一战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挑拨离间

B.①遂逐齐师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①望其旗靡②所向披靡

D.①忠之属也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译文: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文: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译文: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

(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译文:

四、问答题

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答: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2、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

答: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

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

3、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答:政治上:取信于民;战术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4、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

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5、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

答:语言描写议论

6、《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曹刿论战》叙述了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长勺之战

7、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一鼓作气、辙乱旗靡。(2分)

8、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

看法。(不超过30字)(4分)

答: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

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学生结合课文任选一个角

度,联系实际谈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记4分)

9、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本文发布于:2022-10-21 13:1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380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