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怀念母亲
教材分析: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
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
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
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
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
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
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
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
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最后,作者呼应文
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包含的复杂的思母和思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包含的复杂的思母和思国之情。
教学方法:以读促悟读悟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歌曲《我的中国心》
一、导入
这一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季羡林的这篇《怀念母亲》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
作者的内心世界。
(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划出表现作者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
的爱慕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品读怀念“生身母亲”(第2自然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怀念两个母亲,一个是生身母亲,一
个是祖国母亲,哪个自然段表达的是对生身母亲的怀念?(第2自然段)
(板书:生身母亲,祖国母亲)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语句中以感
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请用直线划出来读一读,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上自
己的感受(出示幻灯片)
学生自由读,读后交流:
①“我痛苦了几天”,“我真想随着母亲子地下”。理解“寝不安席”是啊,
最亲最爱的母亲的离去,让作者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
作者会如此痛苦不堪?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
感受到作者痛苦的心情)
②“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教十年如一日”。理解“终天之恨”他悔恨什么?
(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
亲)读了这则资料,你又明白了什么?
师:是呀,当作者即将大学毕业,几样有力赡养母亲的时候,母亲却离开了自己,
这怎么不让作者难过、悔恨?带着这件感受读这两句话。
(评:通过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羡慕作者有颗悔恨之心)
过渡: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了祖国,
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一寻延根,然而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
又增添了分量,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祖国母亲(学生齐说)。
三、读怀念“祖国母亲”(3—6段)
1、快速默读了3—6节,边默读边思考:从哪些语句中以感受到作者对祖
国母亲的怀念?请用曲线画出来读一读,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学生默读后交流:
①“我的祖国母亲,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
“频来入梦”的原因吗?(经常来到梦中,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心中
无限思念,谁能带着对祖国母亲的思念来读这句话)指名读。
②“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而是浓浓地胡在心头”。
“凄凉”和“甜蜜”是不是矛盾?你怎样理解?(不矛盾“凄凉”是因为作者身
在异国小城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
甜蜜是作者在异乡,想起他的故乡和他的老朋友,心底里有一些温暖。)(谁来给
老师和同学读出作者这种甜蜜)
③从交流中我们体会到游子那诚挚的爱国心情,请同学们深情朗读,再次走
进老人的心中。
④“天哪!”我怅望灰天,幻出母亲的面影。
A、“怅望灰天”什么意思?(惆怅地望着天空)作者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
到母亲呢?(梦中在泪光中)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和善、严
厉)。
B、一直在寻找自己生身母亲,清晰的面影,最后得到的却依然是—我们
一齐来读。(天哪!幻出母亲的面影)
四、学习写法,首尾呼应
1、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作者为什么对他们有如此深的怀念?
(学生自由度,引导用第一自然段的话来说)板说: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师:在作者的心里这两个母亲有着同样重要的位置。作者对他们有着深深的怀念。
(带着你的敬意和爱慕,谁愿意站起来给大家读第一自然段)
2、还有哪一段也表达了这种感情?(最后一段)(指名读)
3、你们发现开头和结尾运用了什么写法吗?(首尾呼应)
4、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更能表达作者对两位母亲同样崇尚的敬意和同
样真挚的情感,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我们要学习本课的写法,在学
习中掌握运用。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自功读阅读链接“我的中国心”
2、读完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把你对祖国的热爱,用你歌声展现出来。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我的
中国心》(播放歌曲,学生随着唱)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以实际行动去爱你们的生身母亲,
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
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生身母亲=祖国母亲
同样崇高的敬意
同样真挚的爱慕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中心切入法”直接进入季羡林的内心世界。本想使学生的情绪
马上进入一种沉痛忧伤的氛围当中。可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的情绪却离文章表
达的内容的氛围越来越远。我想这是因为自已带着忧伤、深沉的语气不到位去引
导学生朗读去解析文章,所以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薰陶。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
句,表情达意。这一点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课堂上,学生能围绕一些重点词句
来理解失母之“恨”、思母之情、梦中寻母。
纵观整堂课,我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没有做好。在精读课文时,我采用了抓住
重点词句来深入体会作者失母之“恨”、思母之情、梦中寻母。由面过渡到点这是
正确的。但是学生找出体会最深刻的语句后,我在引导学生读时,却不够深入。
这也许是课堂容量过大导致课堂教学中的沟通合作、再次朗读感悟等方面有些欠
缺。
本文发布于:2022-10-19 14:39: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231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