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的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2-10-19 14:35:15 阅读: 评论:0


2022年10月19日发
(作者:听不到歌词)

精选《思念母亲》的说课稿

精选《思念母亲》的说课稿

【说教材】

《思念母亲》一课是季羡林所写,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

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

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

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清楚,层次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

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

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

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

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思念母亲,这为阐述

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助、散文摘抄的

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思念,将对两

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

所在。最后,作者照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

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从多个角度表现本单元的主

题──祖国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学习在读懂课文的根底上,体会关

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考虑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本课的

具体要求,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防止、朦胧、凄凉、引用、强

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

课文内容。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

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

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

慕;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

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

难。

【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时,可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小苗和大树的对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或者课前了解到的有关材料,师生交

流对作者及文章背景的了解;也可从交流各自对母亲的感情入手,获

得对文章主题的粗浅把握。

文章情感丰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贯穿全文,要引导学生通过

对语言文字的具体感悟,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深厚情感。课后练

习第一题的编排正是表达了这样的训练要求,教学中可以以此为主

线,引导学生画找相关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加深理

解,感受作者对母亲,尤其是对祖国母亲不变的情感。

首先是对亲生母亲的感情,重点研读文章第2自然段。“我痛

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感受从六

岁离开母亲到母亲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时间不在母亲身边,虽然中

间有短暂回归,但毕竟时间短暂,没有与母亲促膝长谈的时机,如

今母亲逝世,即使想报答养育之恩,也永无时机,因此心中觉得伤

心难过:“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作者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

业,找到工作,就立即迎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然

而没等作者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作者的愿望永远无法实

现了。“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

魂,抱终天之恨。”作者觉得,随着母亲的死,生活变得毫无意

义,一切都变得空虚和寂寞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做什

么,只有遗憾和悔恨一直充满心头。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

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除了充分发挥

朗读的作用,通过比照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局部读、自读等方式,

使学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外,

还可以适当补充、拓展有关的。如,描写亲生母亲这局部,由于缺

乏必要的背景介绍,这将影响学生对作者内心感情的理解,如果能

引入相关资料,就可以充实学生认识,加深对情感的体会。


本文发布于:2022-10-19 14:35: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230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