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更新时间:2022-10-19 09:58:18 阅读: 评论:0


2022年10月19日发
(作者: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教案)

2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桨、桩、暇”3个生字,会写“桨、律、榕”等11个生字,能正确

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白茫茫”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具体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并积累词语和优美

句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

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说一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

的画面?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

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板题、读题。

3.介绍作者;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本

文指大榕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3.用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认读,并结合课文说说词义。

继续不禁静寂不可计数应接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思考: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所见有什么不同?每

次各有什么感受?

(两次。第一次是在傍晚,只看见茂密的一棵树。第二次是在早上,看到了

众鸟群飞的热闹的景象。)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观察顺序?

(由远及近。河面变窄——船逼近榕树——船泊在树下)

3.榕树有什么特点?(大、美)

4.课文中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a.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生命

力强)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

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叶多、

茂盛)

c.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

的生命在颤动(写出大榕树的蓬勃生机)

四、课堂小结: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没看到一只鸟,却看到了一株硕大无比又极其美

丽的榕树。作者从榕树的位置、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来描写了这棵静止不动

的大榕树。这样的描写叫静态描写。(板书:静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大榕树的静

态美?

二、指导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1.思考: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什么时候?最初听到、看到了什

么?后来有什么变化?

2.仔细默读12、13自然段,了解作者如何写鸟儿的动态美,用横线划出表

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

(起初——后来——接着——继续)

3.用“……”划出鸟儿活动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按“起初、后来、接着、

继续”四个层次描写“鸟的天堂”由寂静变得热闹的过程的。

起初:寂静后来:一声叫,一只、飞接着:二只、三只继续:热闹,到

处……到处……

4.看课件。对照课文思考:作者怎样描写“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课件:(在优美的轻音乐中,屏幕上出现大榕树的全景。忽然一声清脆的鸟鸣,

打破了周围的宁静。一只大鸟被掌声惊起,从树丛中飞了出来。接着又飞出两只、

三只。树下的人继续拍掌,不计其数的鸟儿纷纷飞起,一片热闹的景象。各种鸟

儿的特写镜头:几只大鸟,几只小鸟,一些花毛的,一些黑毛的。站在树上叫的,

腾空飞起的,停着拍翅膀的。一只画眉刚飞出来,被掌声一惊,又飞进叶丛,在

小树枝上鸣叫。)

板书:

到处……到处……(数量度)

大、小、花、黑(种类多)

叫、飞、扑(形态)

三、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1.看到大榕树上那群鸟欢腾、热闹非凡的景象,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应

接不暇)作者是怎样写自已的眼睛应接不暇的?

2.“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文里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有的加了

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鸟的天堂”是说那棵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四次加引号的“鸟的

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

容;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

活真像在天堂一样,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小结:这两个自然段描写了大榕树上群鸟的飞、站、扑、叫等活动情况。这

种描写事物活动及变化的写法叫动态描写。板书:动态

3.这棵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

(①大榕树枝繁中茂、适合鸟儿生活。②周围有山有水环境幽雅。③当地农民不

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受到保护,能自由自在地生活。④有法律的保护。)

四、小练笔

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总结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

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六、拓展练习,读写结合。

1.把描写优美的语段抄写在作业本上,并背诵。

2.“鸟的天堂”现已成为一处浏览胜地,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写

一篇导游词。

七、板书设计:

23.鸟的天堂

大榕树远

“鸟的天堂”近:大、美(静态)

的确是

鸟的天堂鸟影:鸟声、种类、大小、颜色、动作(动

态)

留恋、赞美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脍炙人口的作品。文章写作者和其朋友

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

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

爱和赞美。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全新的探索,想让这样一篇经典之作

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朗朗书声伴随课堂,这也是我这

节课比较突出的地方。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我们的

教学研究必须不断创新。老师要发扬自己的教学个性,学生要萌发自己的个性意

识,课堂教学就要创设个性学习的天地。其主体参与,合作互动设想是:小组

生生互动,集体师生互动;积极探讨中提高学习能力,自然渗透中培养人文素养。

二、在教学结构上,注意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了变序的结构。从结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疑”为线

索,以“思”为核心,设计了“引疑—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思路。在速读

全文后,我有意识地抓住文章结尾段的中心句,引导学生提出了“昨天眼睛骗了

我”是什么意思?“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为什么前一个“鸟

的天堂”要用引号?这些问题,力争起到从中心句入手、引疑的作用。接着,把

学生提出的问题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加以解决,使

析疑、解疑的过程成为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三、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上课之初引导学生质疑,在析疑、解疑

过程中,仍不忘让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同时掌握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语言文字训练及朗读训练中,让学生读、思、勾画,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词语训练中,用解释、比较、联系上下文等方法;

又如指导读,有默读、齐读、自由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并注意启发学生读

的欲望,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3.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我

运用了多媒体手段,体现了文字与形象的结合。例如,研读“群鸟纷飞”这一部

分时,教师动情的介绍群鸟纷飞的情景,然后是播放课件,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接着让学生谈感受,在回到文章中去感悟语言,最后为画面配解说词,在这样的

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几许的遗憾。古语有云: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道路上我会一如既往的坚定这个信念。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一课,脉络清晰,记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

看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述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

动的情景。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

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

在本课教学中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过程

中抓住重点段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例如:在教学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描写树的部分的时候,我就

是这样做的。这一段话语句非常生动: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

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

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一开始我让

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的体会,但是每个孩子在表述的

时候总是不能把文字中所蕴含的那份宁静之美说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飞速的思考之后,马上想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我再次提示孩子

们: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边听老师朗读这段话边想象句子描绘的场

景,然后用自己的话把你想象到的场景说出来好吗?为了能给学生营

造气氛,我边动情地朗读这一段话,边播放《高山流水》这首古筝名

曲作为背景音乐。当我读完课文,他们开始踊跃地描述自己眼前出现

的画面:有的孩子说:我看到一棵很大很大的榕树,像一片森林,树

叶碧绿碧绿的,把河水都映绿了。有的孩子还说:我看到大榕树的叶

子非常光滑,像涂了蜡一样,反射着那翠绿的颜色,刺得我们眼睛都

睁不开。……

通过孩子们的描述,我知道,孩子们不但理解了这段话要表达的

意思,而且体会到了在文字中蕴含的那份宁静之美,那么我的教学目

标完成了。虽然说孩子们还不能够用语言明确地表述或者说从理性上

表达那份宁静之美,但是他们已经深深地领悟到了——有这就足够了。

本节课最大的败笔是在教学第十二自然段的时候,我再次想引导

孩子们想象鸟的天堂里,百鸟起飞的热闹场面,但是在开始有序的活

动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老师,我觉得这些鸟儿是想飞

出来拉屎。”这句话无疑给课堂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孩子们哄堂大

笑,我也被弄得晕头转向。课堂瞬间失去了控制。

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与老教师之间的差距。虽然自己的教

学设计、教学想法是好的,但是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就不知道该怎

么处理了,就让本来很完美的课堂乱成了一锅粥。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我要不断地向老教师请教,多学习

他们的调控课堂经验,增长自己的教学智慧。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

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

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

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

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一、教学效果

1、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直接板书课题,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大榕树的资料和鸟类

栖息的资料,为学习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2、自读自悟,初读感知。

在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借助上下文理解词

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

每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为什么两次所见所闻会不一样?问题抛出

后,在自读自悟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

的脉络层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品词析句,领悟内涵。

潜心默读课文:作者为什么在结尾发出“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

的天堂”的感叹呢?引导学生聚焦几个关键句子:(1)我有机会看清

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2)那翠绿的颜

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

在颤动。(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从重点句子入手,深

刻感悟作者的真实感受。第一句,抓住“不可计数”一词,从字音入

手,感受榕树的枝干的多,体会榕树的大。如此大的空间才能容得下

那么多的鸟呀!特别是第二句话展开合理的想象,去感受作者笔下的

大榕树的生机勃勃的静态美,似乎是新的生命在颤动。此时播放相关

的图片,从一抹抹新绿中去感悟生命的存在和活跃。第三句抓住关键

词“应接不暇”,引导学生去展开合理的想象,读出文字含着的意思,

即鸟太多了!那么多鸟都愿意栖息在这里,足以看出大榕树就是它们

快乐而安全的家园!

4、诵读积累,感悟写法。

学生通读全文,标画哪些语句是静态描写,哪些语句是动态描

写。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是什么呢?创设探究的学习氛围,在小

组合作交流中去感受动静结合写法的好处。比赛背诵积累,很好地培

养了学生的语感,丰富了语言材料。

二、成功之处

整堂课上同学们是学习的主人,有时思考,有时背诵,有时探究,思

维很活跃,感受力也很强。

三、不足之处

学生动手能力即迁移运用的能力没有好好地落实。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在学生朗读体会的基础上,创设小练笔的

环节,以便提高他们的迁移运用能力;增加口语交流的内容,落实好语文

学习的终极目标,让我的教学更圆满!


本文发布于:2022-10-19 09:5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213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