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比较阅读题,主要是全诗句或词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异同,意象的选取或象征意义
的异同,意境氛围及其作用的异同,表现手法或角度的异同,字词锤炼或修辞手法及其效果的
异同等等。
要解答好这类题目,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知识,在读懂诗歌主旨的基础上,仔细地分析其
异同,准确地“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这种分析涉及到意象、意境、字词、句子、手法、
修辞等方面。有时还要从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着眼,做到“知人论世”.
古典诗词比较鉴赏题的考点测试形式大体有如下几种类型:
1、比较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象的内涵: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亦称抒情主
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解答人物形象与意象比较赏析题,要把握刻画人物的常用
方法,诸如细节刻画、烘托、对比衬托、比兴手法、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事于
情等),就意象来说,既要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如月亮多写思乡怀人,秋风多写离愁,
青松多写节操刚正,蝉多喻高洁之士等,又要善于分析意象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
义,有时还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或创作背景材料,或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加以分析,
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
2、比较情感基调:赏析诗词要善于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特定的心境,特定的情感。具体答题
格式是“通过什么+抒发(寄寓)什么感情”。
情感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诗歌表面写的内容,二是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
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
1、忧国忧民
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2、建功报国
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陆游《书愤》
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
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3、思乡怀人
天涯羁旅的愁思:马致远的《秋思》
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怨妇的怀人:温庭筠
依依惜别的深情:王维《渭城曲》、李白《赠汪伦》
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悠闲、自在
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厌恶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陶潜《归园田居》
3、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解答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题,可以按照分析词语含义、表现手
法与表达作用的步骤来进行。
4、比较意境的营造:解答意境赏析题,可以按照“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
的感情”的格式进行。
1
5、比较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式。具体
的考点有: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映衬对比、伏笔照应、借
古讽今、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解答表达技巧赏析题,要
按照“手法+表达作用”的格式进行表述。
下面分别以几道古诗比较阅读题为例,加以简要说明。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涣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开所表
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傍晚西风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
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
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
分)
「参考答案」(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
“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
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2)可以有三种答案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涵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
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
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
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
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见上)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山寄京华亲故①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軬,秋来处处割断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归雁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2
二十五弦②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注:①京华亲故:指在京城长安的亲人与友朋。②二十五弦:一种弦乐器,初发于西域之
地。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思乡的主题。请简要概括它们各自使用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柳诗:以形象的比喻和奇特的想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在失意中的思乡之情。
(2)钱诗:以生动的拟人和丰富的联想,借写充满客愁的旅雁,婉转地表达了诗人久居
异地的思乡之情。
4.阅读下面两首诗,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
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参考答案」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
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两首诗都传达出作者的欢悦、惊喜之情。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访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①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蔡家亲:用了“羊祜为蔡邕外孙”的故事,因此称表亲为蔡家亲。这里借指两家是
表亲。
(1)两首诗都写到了外弟带给作者的欣喜,司空曙的欣喜是诗人贫居独处时遇外弟留宿
得以倾心一谈;李益的欣喜则是离乱十年后与外弟意外相逢回忆往事。但这两首诗也可以说都
是喜中有悲,以喜写悲。司空曙诗的“悲”在_______________;李益诗的“悲”在
________________.
(2)司空曙诗中的“雨中黄叶树”既是烘托凄凉气氛,也是借树之落叶来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诗中的“秋山又几重”既写外弟此去重山阻隔,也隐喻蕴含着作
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司空曙的“悲”在于自己长期沉沦,贫居独处,无人问津;李益诗的“悲”在于十
年一见,又要匆匆作别,不知再聚在何年。
(2)作者的衰老潦倒、伤别的情怀。
3
古诗对比阅读训练题
1.阅读欧阳修的两首《采桑子》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采桑子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注]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骖:动词,骑,乘。
(1)下面对两首词的内容所作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A.两首词的首句都说了“西湖好”,但“好”的原因不一样,前一首强调游船上有酒助兴,
后一首强调了西湖的天光水色。这些都是西湖“好”于其他地方之处。
B.第一首上阕主要写泛舟湖上,饮酒作乐、一醉方休的乐趣。第二首上阕主要写西湖的自然
风光。
C.前首词的下阕突出了醉酒中对西湖景物的感觉。后首词的下阕突出了观景时的心态。
D.两首词都以游西湖为题材,前一首重在写舟中人的行动,后一首重在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1.(1)A(两首词中的“好”,并不是与游别处相比得出的结论)
(2)D(后首下阙主要写自己的主观感受,面对此情此景如入仙境,而不是流露出避世成仙的念头)
(2)下面各项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前首词中一个“疑”字,一石二鸟,既反映出湖水的平静清澈,又生动地表现了词人的醉
态。
B.前首词中“俯仰留连”上与“行云”“行舟”扣合,下与“湖”“天”照应,有将外在景致
与主观感受连成一体之妙。后一首词中没有起这种作用的词语。
C.前首词中“俯仰留连”是借人写物,借此衬出西湖景色之美。后首词中“鸥鹭闲眠”是
借物写事,借此衬出西湖的游人如织。
D.前首词的情调乐观、积极,后首词则流露出一丝想远离尘世、避世成仙的念头。
2.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赠诗,回答问题。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注],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中圣:曹魏时徐邈嗜好饮酒,他将清酒称为圣人,浊酒称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
酒的意思。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第一首赠诗中的“风流”在本诗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本诗内容作简要说明。
答:
(2)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修辞手法上有何不同?
答(1)“风流”一词在本诗中是洒脱、清高、超凡脱俗的意思。从第二联写他青壮年时“弃轩冕”,
4
老年时“卧松云”中可看出;从第三联的“频中圣”“不事君”中也可以看出。(结合任一联均可)
2.(2)前一首用比喻和借代,将孟浩然的人品比作不可仰的高山;用“清芬”来借指孟浩然本人。后
一首则用夸张的手法写汪伦对自己情谊之深。: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寒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写出两点即可)
答:
(2)在《寒菊》一诗的“宁可枝头抱香死”这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简
述理由。
答:(1)①都是托物言志的诗,借写花来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②都不直书其物,文中对写作
对象的称谓,前者写梅不用“梅”字,后者写菊不用“菊”字。③都化用了典故。前者化用王羲之练
书法洗笔,洗黑了池水的典故;后者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
(2)用得最传神的一个字是“抱”字,它形象传神地表现了菊花坚守节操,至死不变的高贵品质。
(3)《墨梅》一诗语言通俗明快,琅琅上口,近乎口语;《寒菊》一诗语言文雅含蓄。前者直说“不
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后者曲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
(3)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
答:
4.阅读王冕咏梅的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白梅诗中“不与桃李混芳尘”中“混”是“混同”的意思,是说白梅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墨梅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什么特点?(2分)
(2)墨梅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1)白梅具有不与桃李争高低,更不愿与其为伍的清高品格。墨梅具有高洁、清秀、淡雅、朴素的特点。
(2)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3)都是借梅花抒怀写志,袒露了自己的襟怀,表达了自己的节操与抱负。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从军行》和《渔家傲》在所写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
(2)《从军行》和《渔家傲》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答:
(3)两首诗词在思想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
答:
(1)①两者都以戍边为题材。②两者都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2)①相同处:写戍边生活,但却不从战争或战事的角度写。②不同处:前一首偏重于写边塞生活
环境的恶劣,如用“暗”“孤”“穿”这样的字眼;后一首侧重渲染战士思归的情绪,下阕尤其明显。
(3)王昌龄的诗表现出勇于杀敌,不获全胜不言归的激越之情,风格豪壮。范仲淹的词较多地表现了战
士们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尽快回归家乡的情绪,在风格上显得悲壮。
5.比较阅读描写庐山瀑布的两首诗和苏轼评价它们的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虚云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
帝遣银河一律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
(1).根据诗歌意象填空。(3分)
李白诗中的“紫烟”,即徐凝诗中的“”。
徐凝诗中的“落泉”,即李白诗中的“”
李白诗中的“银河”,即徐凝诗中的“”
(2).苏轼诗对李徐二诗作了评价,试指出苏轼对二诗的看法,并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1)虚云飞流白练
(2)从苏轼诗可以看出,苏轼先肯定了李诗,后否定徐诗,一句“古来惟有谪仙词”可看出苏轼对徐诗的
全盘否定。(2分)整体来讲,李诗想象奇特,意境飞动,气势磅礴;徐诗虽有夸张,却无奇思妙想,气势
不如李诗充足,但也不是如苏轼所评价的那样一无是处。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菱,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季节?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2分)
答:
(2)(1)《约客》所涉及的是黄梅时节(夏季),描写的景物有雨、蛙等;《雨晴》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6
主要景物有花间菱、叶、蜂、蝶等。
(2)《约客》主要通过交待时间“过夜半”和描写细节“闲敲棋子落灯花”,突出一个“等”字;《雨
晴》则主要通过“雨前”“雨后”的对比和“蜂蝶纷纷过墙去”的描写,突出一个“惜”字。
.两首诗分别突出了一个“等”字和一个“惜”字。请分别说明它们是怎样突出这个字的。
答:
7.读下面两首诗和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两首诗寻觅春天的方式有所不同,请在诗中找出相关诗句来。(2分)
答:
(2).说说二诗反映的作者的感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4分)
答:共同点:
不同点(1)白诗是“长恨春归无觅处”。黄诗是“除非问取黄鹂”。
(2)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情是二诗作者感情的共同点。不同点是白居易最终找到了春,充满惊讶和喜悦;
黄庭坚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
:
8.阅读两首《相见欢》,按要求答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
头。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
州。
(1)“剪不断,理还乱”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绪?“簪缨”指代什么?“几时收”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2).试比较两首词在风格上的差异。(3分)
答:(1)六朝民歌中常用“丝”谐音“思”,李煜也用丝来比喻愁思。“剪不断,理还乱”,表现了愁思纷繁
和难以排解。“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收复中原心事的表露,
也是对南宋朝廷偏安苟且的愤懑和斥责。
(2)虽然两首词的词牌都是“相见欢”,格律一样,但各自所表现的感情却完全不一样,风格也有很大差
异。“离愁”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抽象的感情,李后主却把它写得很形象,写出其滋味,写出了一种非常深切
的人生感受。“无言”又加上“独上”,仿佛使人看到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西楼见月,夜已深
沉,孤影徘徊,不能入寐,其人浓重的愁绪跃然纸上。全词表现得哀婉动人。朱词则通过“夕阳”“大江”
7
“悲风”等意象,寄托了词人的国破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感情激越,语尽而情意悠悠不尽,有
豪放之风。(能回答“婉约”“豪放”可给2分,能运用词中句子分析,得3分
9.阅读王维《杂诗》二首,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抒写了怀乡思亲之情。请从抒情主人公身份的角度作简要说明。
(2分)
答:
(2)诗(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抒情主人公只问“花”而不问“人”,和其他,
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答:
(3)这两首诗在语言风格和句式运用上有什么作用?
答:语言风格上:1)诗(一)是在家人(或女方)询问船家有无离家人(或男方)的来信;诗(二)
是离家人(或男方)向来客询问自己家中的情况。
(2)诗人选取典型细节,用借代手法,以“花”代指亲人和家中的一切,问“花”是表达思亲还乡之
情,这样写,感情含蓄、真切,富有情趣。
(3)语言风格上,质朴清新,口语入诗,平淡而隽永。句式运用上,以文句结尾,可见对亲人急切的
思念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句式运用上: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未眠。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这两首诗在写作内容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
答:
(2)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两首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写出其中一个方面。(4
分)
答:(1)都写了春天的早晨的景色,如夜雨、啼鸟、落花等,以及人们在春天早上迟起的情景。(景和事各
1分)
(2)如王诗以动写静,着力于视觉形象;孟诗由静入动,诉之于听觉感受。王诗绘彩着色,以形写意;
孟诗纯用白描,重在写意。王诗着眼于空间景物的抒写;孟诗则着眼于时间过程的描写。(只要写出一
处,意思对即可。仅写出一首诗的特点不给分)
8
1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转千匝绕郡城。
注:崖州,今海南岛海口市。李德裕,唐武宗时的宰相,唐宣宗时被贬到崖州。
(1)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2)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3分)
答:1)《山房春事》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萧条衰败及昔盛今衰的慨叹。《登崖州城作》表达了作者对帝
京的怀念及有家归不得的痛苦与绝望的心情。
(2)《山房春事》是借景抒情——作者通过乱鸦夕照与春花怒放不调和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登崖州
城作》是即景抒情——通过登城所见抒发内心的感受。虽然两者抒情手法略有差别,但抒情方式都不
是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含蓄。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文有“文眼”,诗有“诗眼”,如杜甫《春夜喜雨》,“喜”字就是“诗眼”。“诗眼”可在
诗题中,也可在诗句中,《过三闾庙》一诗的“诗眼”是字。(1分)
答:
(2)“沅湘流不尽”这种写法,与《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否相
同?为什么?(3分)
答:
(3)从写作技巧方面简要点评“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这两句诗。(2分)
答:(1)“怨”。
(2)相同。(1分)都运用了“起兴”(或“比兴”、“兴中带比”、“兴”)的手法。(2分)
(3)这两句诗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写眼前之景,其实,言外自有一种悲凉之气。(或:
后两句写眼前日暮风起,枫林萧萧,情寓景中,为屈子传哀怨之声,空际传神,不着迹象,言外自有
一种悲凉慷慨之气。)
13.阅读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苏轼《赠刘景文》,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9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季节的景物?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达感情?
答:
(2)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苏轼诗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答:(1)韩愈写的是早春,能摄春之魂,“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雨后春草远望和近看的传奇景色,给读
者以无穷的美感。苏轼诗写的是初冬,“荷尽”、“菊残”“傲霜”,既写景,又咏物喻人。
(2)“残菊犹有傲霜枝”与“荷尽已无擎雨盖”相对,内容相近,构成“流水对”。这里菊花残了,枝
干尚能傲霜独立的描写,既写了景,咏了物,也借物喻人,赞颂了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最后一句,
既是实写,也是借代,作者把萧条的初冬写得富有生机和诗意,表现出诗人旷达明朗的性情和胸襟。
语浅情遥,耐人寻味。
14.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度汉江回乡偶书
李频贺知章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从情绪上看,甲乙两诗有何不同?
答:
(2)联系两首诗的具体情境,结合自己的想象,将作者的情绪、心理加以推衍。
答:
(1)甲诗描写的是远谪另外重返家乡,情怯;乙诗描写的是宦达荣归,惊喜。
(2)提示:甲:作者远谪岭外,多年未接家中书信,不知家中情况,推想凶吉多少,父母妻子生死不
知,想问又不敢问,据此推想。乙:作者在外为官,老归乡里,从乡音不改,故乡情深去想。
15.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以下问题。
望月怀远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不堪盈手增,还寝梦佳期。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问题:甲、乙两首古诗的最后一联都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指出其相同之处何不同之处?
答:相同处:都表现了要与亲人相会团聚的愿望;不同之处:甲诗的对象是亲人,较泛,但婉转表示佳期
难得;乙诗的对象具体指出是妻子,言外之意是全家,写出了相见时的欢乐,侧面反映出现在别离的痛苦。
16.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月夜春怨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10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寂寞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
(1)请说明两首诗中的主人公的感受有何不同?
(2)两首诗中的最后一句都既有形象,又有意境,试分析。
(1)《月夜》中的主人公的感受是喜悦,其中“暖”、“透”等字写出主人公的愉悦感;《春怨》中的主人公
的感受是伤感,其题目就交待了主人公的伤感。
(2)“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中,“透”字说明声音是细微的,表明主人公在仔细地欣赏,有一种与自
然合而为一的意境。“梨花满地不开门”一句,即是自伤怨恨又无人叙说的阿娇的形象地描写,又表现
了一种凄楚寂寥的意境。
17.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探春暮春归故山草堂
雪里又能最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简析甲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答:
(2)乙诗前两句写春光逝去,与后两句有什么关系?
答:(1)描写暮冬景物的同时,比拟人手法描绘了想象中的生机勃勃的春意图。
(2)反衬出翠竹的“不改”,突出了翠竹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特征。
1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
(甲)登鹳雀楼(乙)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问题:甲、乙两首古诗都写“登鹳雀楼”,可读来意味迥异,请分别说明(从内容或艺术特点
两方面即可)。
答:(甲):所写景象壮阔,气势雄浑,即景生意,到处要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全诗对仗工整,技巧娴熟;
(乙):所写景象虽也壮阔,但与(甲)诗比较起来,总有几分消极之感;以景抒情,大有飘飘欲仙,处理
世俗之想;从技巧上讲,不如甲诗高超。
1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
(甲)寒食(乙)寒食
(唐)孟云卿(唐)韩翝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问题:甲、乙两首《寒食》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是比较两首诗在选材立意方面的异同。
答:均写出了寒食节时春天繁花竞放的迷人景象。虽地域不同,但都充满春意。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有所
不同。(甲)诗从独在他乡、身为异客的寒士角度感受寒食节的,一个“悲”字写出了寒食的辛酸,也表达
了对贫居者的深切同情。(乙)诗则从寒食节的皇都风光着笔,突出皇族与宠臣的特权,隐寓了对特权阶层
的讽喻之意。
20.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11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辕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人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涛写于南归途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团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问题:请问,这两首诗的内容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答:相同之处;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故乡的菊花(从两首诗的关键语句三、四句可知);都写了重阳佳节(从第
一首诗的题目可知:“九月九日”,即重阳佳节;第二首诗也是写于这一天,从第一句的关键语句“登高”
可知,因为重阳节重要活动之寻就是“登高”)的思乡(第一首诗关键语句第三句可知:思菊即思故乡;第二
首诗题目则直接点明所抒之情:“思长安故园”)之情。不同之处:第一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故园的怀想(从本
诗关键语句第三句可知)和思归(同上)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从注释中的“辞官”可知,作者不愿为官;从
“篱下菊”的用典可知其归隐之情)的情怀;第二首诗表现了作者对遭受战乱的故园的痛苦(从第三句的关键
语句“遥怜”可知)之情,表现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从注释“边塞诗人”可知其身份:是军旅诗人而不是一
般的文人;从注释中的“长安沦陷,故有此诗”可知其不甘之心)
2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李白苏台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问题: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分)
答:答案要点: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22.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问题:阅读上面两首唐诗,谈谈它们写法上的异同之处。
答:两诗写法上的相同点:①均是面对古迹抒发感怀;②均是依靠禽鸟穿越时间,将古今联系起来。写法
上的不同点:①在表现角度上,刘诗以写今事为主,由“堂前燕”点出历史;李诗以写古事为主,由“鹧
鸪飞”指出现实。②在抒情手法上,刘诗借景抒情,用朱雀桥与乌衣巷今日的衰败来发出慨叹;李诗即事
抒情,用当年越王凯旋的盛况来反衬今日的凄凉。
2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柳(贺知章)咏柳(曾巩)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2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
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答:(1)前者对柳表示喜悦、赞赏;后者对柳表示贬斥、嘲讽。
(2)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
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24.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
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
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
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慰朋友天下到
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
25.
【甲】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
戏为六绝句
杜甫
王杨卢骆①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②未休。
尔曹③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③
尔曹:你们。
13
题目: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
点?
答:甲诗:古今对比,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乙诗: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26.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①无风镜②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1):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同: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
(1)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奇丽。
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
②从语言风格上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③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
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或:杜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
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对即可)
(2)《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
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
27.阅读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与《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
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
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给画线字注音。
蜡()象分()外妖娆()今朝()
2.词的上半阕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3.本词承上启下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词表达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有关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4
A.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七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
茫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感情。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像,开拓一
层新的意境,表面写雪后天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河山一定会更加艳丽美好。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人用“惜”“输”“逊”等词对封建
统治者进行了断然的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
是在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他们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英雄业绩。
(二)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1.“卜算子”是_________名,“咏梅”是词的_________。词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意思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风雨”是指暮春的风雨,“飞雪”是
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B.“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俏”字用得传神,它
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情操。
C.“俏也不争春”是写梅只报春,而不想争占春光,表现梅花谦虚的品质。“山花烂漫”
“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D.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
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28.比较阅读毛泽东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陆游)
读陆游的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雪送春归,驿外断桥边,
飞雪迎春到。寂寞开无主。
已是悬崖百丈冰,已是黄昏独自愁。
犹有花枝俏。更著风和雨。
俏也不争春,无意苦争春,
只把春来报。一任群芳妒。
待到灿花烂漫时,零落成泥碾作尘,
她在丛中笑。只有香如故。
1.两首词都题为“咏梅”,可词中并未见“梅”,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咏梅的?梅花有
何特点?
答:
2.根据下列两则材料,说说两位词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第一首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国内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
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第二首词的作者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词人,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他一贯主张抗金收复失
15
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
答:
4.1)第一首毛泽东的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句,联系生活常识,在“悬崖百丈冰”的
严冬季节,而“犹有花枝俏”,非梅莫属;且“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
笑”四句,更把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表露无疑。第二首陆游的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
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两句,也把梅“严冬开放,春天绽绿”的特点与梅花虽落犹香的高尚品
格,尽现读者眼前。根据两首词的描写,可知梅花有众多特点:1.不畏严寒;2.不与群芳争春;3.虽
零落成泥和尘,也要保留原有香气等高尚品格。
(2)第一则材料介绍了本词的写作背景,三年自然灾害,反华势力如同大自然中的“风雪”与“悬崖
百丈冰”的严冬季节,而梅花依然“俏”,体现出当时的新中国没有被困难吓倒,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则材料介绍作者陆游的生活和思想状况。陆游笔下的梅花寂寞(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凄凉、
饱受摧残(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里的梅花,象征了屡受排挤打击的主战派,但它却“无
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从侧面讽刺了群芳。这里把写物与写人交织在一起,表现出陆游性情孤高,
决不与争功邀宠、阿谈奉承之徒为伍的高尚品质和不畏谗言、坚贞不屈的诤诤傲骨(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参考答案:
5.(1)A(两首词中的“好”,并不是与游别处相比得出的结论)
(2)D(后首下阙主要写自己的主观感受,面对此情此景如入仙境,而不是流露出避世成仙的念头)
6.(1)“风流”一词在本诗中是洒脱、清高、超凡脱俗的意思。从第二联写他青壮年时“弃轩冕”,老
年时“卧松云”中可看出;从第三联的“频中圣”“不事君”中也可以看出。(结合任一联均可)
(2)前一首用比喻和借代,将孟浩然的人品比作不可仰的高山;用“清芬”来借指孟浩然本人。后
一首则用夸张的手法写汪伦对自己情谊之深。
7.(1)①都是托物言志的诗,借写花来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②都不直书其物,文中对写作对象的称
谓,前者写梅不用“梅”字,后者写菊不用“菊”字。③都化用了典故。前者化用王羲之练书法洗笔,
洗黑了池水的典故;后者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
(2)用得最传神的一个字是“抱”字,它形象传神地表现了菊花坚守节操,至死不变的高贵品质。
(3)《墨梅》一诗语言通俗明快,琅琅上口,近乎口语;《寒菊》一诗语言文雅含蓄。前者直说“不
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后者曲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8.(1)白梅具有不与桃李争高低,更不愿与其为伍的清高品格。墨梅具有高洁、清秀、淡雅、朴素的特
点。
(2)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3)都是借梅花抒怀写志,袒露了自己的襟怀,表达了自己的节操与抱负。
9.(1)①两者都以戍边为题材。②两者都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2)①相同处:写戍边生活,但却不从战争或战事的角度写。②不同处:前一首偏重于写边塞生活
环境的恶劣,如用“暗”“孤”“穿”这样的字眼;后一首侧重渲染战士思归的情绪,下阕尤其明显。
(3)王昌龄的诗表现出勇于杀敌,不获全胜不言归的激越之情,风格豪壮。范仲淹的词较多地表现
了战士们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尽快回归家乡的情绪,在风格上显得悲壮。
16
10.(1)虚云飞流白练
(2)从苏轼诗可以看出,苏轼先肯定了李诗,后否定徐诗,一句“古来惟有谪仙词”可看出苏轼对徐
诗的全盘否定。(2分)整体来讲,李诗想象奇特,意境飞动,气势磅礴;徐诗虽有夸张,却无奇思妙
想,气势不如李诗充足,但也不是如苏轼所评价的那样一无是处。(2分)
11.(1)《约客》所涉及的是黄梅时节(夏季),描写的景物有雨、蛙等;《雨晴》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主要景物有花间菱、叶、蜂、蝶等。
(2)《约客》主要通过交待时间“过夜半”和描写细节“闲敲棋子落灯花”,突出一个“等”字;《雨
晴》则主要通过“雨前”“雨后”的对比和“蜂蝶纷纷过墙去”的描写,突出一个“惜”字。
12.(1)白诗是“长恨春归无觅处”。黄诗是“除非问取黄鹂”。
(2)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情是二诗作者感情的共同点。不同点是白居易最终找到了春,充满惊讶和喜悦;
黄庭坚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
13.(1)六朝民歌中常用“丝”谐音“思”,李煜也用丝来比喻愁思。“剪不断,理还乱”,表现了愁思纷
繁和难以排解。“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收复中原心事的
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偏安苟且的愤懑和斥责。
(2)虽然两首词的词牌都是“相见欢”,格律一样,但各自所表现的感情却完全不一样,风格也有很
大差异。“离愁”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抽象的感情,李后主却把它写得很形象,写出其滋味,写出了一种
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无言”又加上“独上”,仿佛使人看到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西楼
见月,夜已深沉,孤影徘徊,不能入寐,其人浓重的愁绪跃然纸上。全词表现得哀婉动人。朱词则通
过“夕阳”“大江”“悲风”等意象,寄托了词人的国破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感情激越,语
尽而情意悠悠不尽,有豪放之风。(能回答“婉约”“豪放”可给2分,能运用词中句子分析,得3分)
14.(1)诗(一)是在家人(或女方)询问船家有无离家人(或男方)的来信;诗(二)是离家人(或男
方)向来客询问自己家中的情况。
(2)诗人选取典型细节,用借代手法,以“花”代指亲人和家中的一切,问“花”是表达思亲还乡之
情,这样写,感情含蓄、真切,富有情趣。
(3)语言风格上,质朴清新,口语入诗,平淡而隽永。句式运用上,以文句结尾,可见对亲人急切的
思念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15.(1)都写了春天的早晨的景色,如夜雨、啼鸟、落花等,以及人们在春天早上迟起的情景。(景和事
各1分)
(2)如王诗以动写静,着力于视觉形象;孟诗由静入动,诉之于听觉感受。王诗绘彩着色,以形写意;
孟诗纯用白描,重在写意。王诗着眼于空间景物的抒写;孟诗则着眼于时间过程的描写。(只要写出一
处,意思对即可。仅写出一首诗的特点不给分)
16.(1)《山房春事》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萧条衰败及昔盛今衰的慨叹。《登崖州城作》表达了作者对
帝京的怀念及有家归不得的痛苦与绝望的心情。
(2)《山房春事》是借景抒情——作者通过乱鸦夕照与春花怒放不调和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登崖州
城作》是即景抒情——通过登城所见抒发内心的感受。虽然两者抒情手法略有差别,但抒情方式都不
是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含蓄。
17.(1)“怨”。
(2)相同。(1分)都运用了“起兴”(或“比兴”、“兴中带比”、“兴”)的手法。(2分)
(3)这两句诗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写眼前之景,其实,言外自有一种悲凉之气。(或:
后两句写眼前日暮风起,枫林萧萧,情寓景中,为屈子传哀怨之声,空际传神,不着迹象,言外自有
一种悲凉慷慨之气。)
18.(1)韩愈写的是早春,能摄春之魂,“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雨后春草远望和近看的传奇景色,给
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苏轼诗写的是初冬,“荷尽”、“菊残”“傲霜”,既写景,又咏物喻人。
(2)“残菊犹有傲霜枝”与“荷尽已无擎雨盖”相对,内容相近,构成“流水对”。这里菊花残了,枝
17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干尚能傲霜独立的描写,既写了景,咏了物,也借物喻人,赞颂了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最后一句,
既是实写,也是借代,作者把萧条的初冬写得富有生机和诗意,表现出诗人旷达明朗的性情和胸襟。
语浅情遥,耐人寻味。
(1)甲诗描写的是远谪另外重返家乡,情怯;乙诗描写的是宦达荣归,惊喜。
(2)提示:甲:作者远谪岭外,多年未接家中书信,不知家中情况,推想凶吉多少,父母妻子生死不
知,想问又不敢问,据此推想。乙:作者在外为官,老归乡里,从乡音不改,故乡情深去想。
相同处:都表现了要与亲人相会团聚的愿望;不同之处:甲诗的对象是亲人,较泛,但婉转表示佳期
难得;乙诗的对象具体指出是妻子,言外之意是全家,写出了相见时的欢乐,侧面反映出现在别离的
痛苦。
(1)《月夜》中的主人公的感受是喜悦,其中“暖”、“透”等字写出主人公的愉悦感;《春怨》中的主
人公的感受是伤感,其题目就交待了主人公的伤感。
(2)“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中,“透”字说明声音是细微的,表明主人公在仔细地欣赏,有一种与自
然合而为一的意境。“梨花满地不开门”一句,即是自伤怨恨又无人叙说的阿娇的形象地描写,又表现
了一种凄楚寂寥的意境。
(1)描写暮冬景物的同时,比拟人手法描绘了想象中的生机勃勃的春意图。
(2)反衬出翠竹的“不改”,突出了翠竹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特征。
(甲):所写景象壮阔,气势雄浑,即景生意,到处要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全诗对仗工整,技巧娴熟;
(乙):所写景象虽也壮阔,但与(甲)诗比较起来,总有几分消极之感;以景抒情,大有飘飘欲仙,
处理世俗之想;从技巧上讲,不如甲诗高超。
均写出了寒食节时春天繁花竞放的迷人景象。虽地域不同,但都充满春意。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有所
不同。(甲)诗从独在他乡、身为异客的寒士角度感受寒食节的,一个“悲”字写出了寒食的辛酸,也
表达了对贫居者的深切同情。(乙)诗则从寒食节的皇都风光着笔,突出皇族与宠臣的特权,隐寓了对
特权阶层的讽喻之意。
相同之处;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故乡的菊花(从两首诗的关键语句三、四句可知);都写了重阳佳节(从第
一首诗的题目可知:“九月九日”,即重阳佳节;第二首诗也是写于这一天,从第一句的关键语句“登
高”可知,因为重阳节重要活动之寻就是“登高”)的思乡(第一首诗关键语句第三句可知:思菊即思故
乡;第二首诗题目则直接点明所抒之情:“思长安故园”)之情。不同之处:第一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故园
的怀想(从本诗关键语句第三句可知)和思归(同上)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从注释中的“辞官”可知,作
者不愿为官;从“篱下菊”的用典可知其归隐之情)的情怀;第二首诗表现了作者对遭受战乱的故园的
痛苦(从第三句的关键语句“遥怜”可知)之情,表现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从注释“边塞诗人”可知其
身份:是军旅诗人而不是一般的文人;从注释中的“长安沦陷,故有此诗”可知其不甘之心)
答案要点: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两诗写法上的相同点:①均是面对古迹抒发感怀;②均是依靠禽鸟穿越时间,将古今联系起来。写法
上的不同点:①在表现角度上,刘诗以写今事为主,由“堂前燕”点出历史;李诗以写古事为主,由
“鹧鸪飞”指出现实。②在抒情手法上,刘诗借景抒情,用朱雀桥与乌衣巷今日的衰败来发出慨叹;
李诗即事抒情,用当年越王凯旋的盛况来反衬今日的凄凉。
(1)前者对柳表示喜悦、赞赏;后者对柳表示贬斥、嘲讽。
(2)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
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1.这首诗词通过写……形象或景物;2.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3.结合比较双方分点答题。【参考答
案】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慰朋
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
甲诗:古今对比,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乙诗: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18
31.(1)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奇丽。
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
②从语言风格上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③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
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或:杜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
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对即可)
(2)《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
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
32.(一)1.(làfènráozhāo)
2.描写了冰、雪、长城、大河、山、原等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壮志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C
(二)1.词牌题目小序
2.这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而作,但立意却和陆游的原词相反
3.B(不是“对比”,而是“陪衬”)
33.(1)第一首毛泽东的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句,联系生活常识,在“悬崖百丈冰”
的严冬季节,而“犹有花枝俏”,非梅莫属;且“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
中笑”四句,更把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表露无疑。第二首陆游的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两句,也把梅“严冬开放,春天绽绿”的特点与梅花虽落犹香的高尚
品格,尽现读者眼前。根据两首词的描写,可知梅花有众多特点:1.不畏严寒;2.不与群芳争春;
3.虽零落成泥和尘,也要保留原有香气等高尚品格。
(2)第一则材料介绍了本词的写作背景,三年自然灾害,反华势力如同大自然中的“风雪”与“悬崖
百丈冰”的严冬季节,而梅花依然“俏”,体现出当时的新中国没有被困难吓倒,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则材料介绍作者陆游的生活和思想状况。陆游笔下的梅花寂寞(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凄凉、
饱受摧残(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里的梅花,象征了屡受排挤打击的主战派,但它却“无
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从侧面讽刺了群芳。这里把写物与写人交织在一起,表现出陆游性情孤高,
决不与争功邀宠、阿谈奉承之徒为伍的高尚品质和不畏谗言、坚贞不屈的诤诤傲骨(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19
本文发布于:2022-10-19 07:1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20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