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教案2022年范文大全
活动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究了解中
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爱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观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
日文化的了解与宠爱。
3.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预备:
清明由来的视频、清明上河图,和春分有关的图片。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头,从12月完毕;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头,从
12月完毕。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头,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
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
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觉了一些节气,想一想,
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头,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
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知我们季节的变化。二、看看找找,感知
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
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日教师预备了很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
幼儿分组研讨。(再现与迁移已有阅历:咏柳、游园不值、清明季节等古
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
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春游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柔的
气候和万物清醒带来的欢快,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制造的美妙生活。
三、视听观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
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展了记录。今日,教师带来了一幅中国
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喧闹场面?
2.幼儿观赏《清明上河图》图片。
3.提问:有什么感觉?(帮忙幼儿简洁理解画面内容)4.教师朗读古
诗进展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整理去,万珠
杨柳属柳莺。
四、提出问题,引出延长:
今日,我们知道了清明是春天的节日,是中国古代就有的节日。我们
也可以用绘画形式表达对春分的宠爱,每个珍宝回家画鸡蛋,设计不同颜
色额鸡蛋活动。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二
活动目的:
让幼儿知道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了解关于春分的诗词
和春分的相关学问。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欢乐。
活动过程:(请不同年级的班主任根据年级特点修改教案。)
一、课题导入
二、了解春分的由来
春分的由来
春分,是24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这天,
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以古代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
“仲春之月”,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另《月
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指
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值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三、了解春分趣事
•春分趣话
每年在春分这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选择一个光滑均匀、刚生下四五天的新奇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
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胜利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嬉戏的最正确
时间,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了解春分汉字的由来: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四、诗词观赏
《村居》、《渭城曲》、《春夜洛城闻笛》、《踏莎行》、《清平
乐春晚》、《蝶恋花》
五、活动小结,布置作业。
小百科: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
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
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
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
年的历史。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三
一、教学目标:
了解与春分有关的习俗,感受春分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春分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手段
1.教师预备:了解各地有关春分习俗。有关春分习俗的图片,各种与
春分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预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春分有关的谚语、习俗。
教学设计:
一:前置学习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
对生活的影
惊蛰简介:(课件、春分的图片)
二、教师介绍春分的由来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
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
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值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
南半球是秋天.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4
个。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春分节气习俗:吃春菜
岭南风俗
从前四邑(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
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
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
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安康。”一年
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静,身壮力健。
春分节气习俗: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消失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
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
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利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
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仆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
有韵悦耳。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节气习俗: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夫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
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
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
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加。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
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
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拟小,相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
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分诗句
《春分》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三、总结提升:
今日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春分
作业回家给家人介绍春分的习俗
课后反思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四
活动目标
1、让我园的孩子们知道每年的三月五日这个时候是雷锋日,使儿童
从小形成关爱他人、帮忙他人、简朴的意识。
2、采纳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后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思想和行为的表
现。
3、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使学生学会明礼、感恩、友爱、奉献的优
良品质,教育学生做一名新时期的小雷锋。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养。
5、能学会用轮番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沟通、争论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雷锋精神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教学难
点:怎么树立一种助人为乐的小雷锋精神。
活动预备
雷锋图片、胶水、电视机、DVD机(放雷锋记录片以及《学习雷锋好
典范歌》)
活动过程
1、把雷锋的图片帖在黑板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们知道雷锋是一位
jiefangjun人。
2、通过讲雷锋故事,谈话等形式让孩子熟悉雷锋,知道雷锋叔叔是
一位关怀别人、帮忙别人、常常为别人做好事的jiefangjun叔叔,逐步
树立起以“学习雷锋”为荣的观念。
3、放雷锋纪录片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了解雷锋一些助人为乐事迹,
教学生们唱雷锋歌《学习雷锋好典范》。最终让全班的学生来说雷锋是一
个怎样的人,怎么去学习雷锋精神。
4、鼓舞学生在教室里捡垃圾,保持教室干净,爱惜公共财产,鼓舞
他们去帮忙他人,帮忙老人,做一个乖孩子。
5、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答复,例如,我们在街遇到叔叔阿姨
们问路假如我们知道该怎么办啊?学生|:我们会帮他们指路。教师|:小
朋友们我们在家中该留意什么呀?小朋友:洗完手要把水龙头扭紧,吃饭
时不铺张粮食,不跟爸爸妈妈顶嘴,帮奶奶爷爷剩饭。
教学反思
1、对幼儿的反思:通过这次学习雷锋精神让孩子们熟悉雷锋,知道
雷锋叔叔是一位关怀别人、帮忙别人、常常为别人做好事的jiefangjun
叔叔,逐步树立起以“学习雷锋”为荣的观念。在这节中让农村的孩子也
知道3月日是学雷锋月,让他们知道雷锋的教育意义很深远,让他们更
加进一步地了解当代的他们吃穿不愁,生活条件优越,比拟难理解那个时
代雷锋身上简朴、不怕苦不怕累帮忙他人的精神。在这节课让孩子们知道
雷锋、知道雷锋的故事、并在了解的根底上转化到现实中仰慕、学习雷锋
精神。
2、对我的反思:我从事幼儿教育这个职业已经有了7个年头,对孩
子的状况比拟了解,对他们的阅历水平,学习特点和共性特征我都比拟了
解,他们都是启蒙教育者,通过讲雷锋精神让学生们树立正面的思想道德,
学习中国的传统美德。
3、对活动效果的反思:在整堂课中孩子们特别仔细的听讲,孩子们
也熟悉了雷锋是个助人为乐的好人,在我所提问中孩子们答复得特别好,
说明孩子在课程中已经收到启发。这节上得比拟顺当,整节课感觉良好。
小百科: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
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根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进展着的
革命精神。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五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能积极用语言描述过节时的特点。
3、通过参与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加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预备:
PPT。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很久以前,我们的爷爷的爷爷,他们小时候不能和我们现在一样过儿
童节、圣诞节,不过他们也会过节,那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2、出示PPT,展现传统节日画面。
(1)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师:春节我们会做些什么事情?
幼:贴春联、挂灯笼、拜年、逛庙会……
出示PPT,帮忙幼儿更直观地感受节日的气氛。
(3)依次出示其他节日。
3、总结。
这些传统节日,始终连续到现在,我们每年都会过这些节日,我们回
家到日历本上去找找,不要错过下一个节日哦。
活动反思: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妙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
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
老敬老等优良传统。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是个
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但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庆祝
与幸福,并激发民族骄傲感是本课的目标,这也正是教材选编此内容的目
的。在课前预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
展现给幼儿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欢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幼儿
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学问,满意幼儿的奇怪心。
本文发布于:2022-10-18 22:03: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182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