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之词语的理解及作用
阅读训练之词语的理解及作用
一、考题形式及答题技巧: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词)意思。
答题技巧:(1)文中找(2)换词语(3)逐字解(4)想引申义
答题格式:先答这个词本身是什么意思,再答文中指谁(什么),怎么样(干什
么……)
2、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答题技巧:结合文章中心,解释字、词在文章中的意思。
答题格式:这个词语采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现
了……的情感(或心理、情状)。
3、加点字、词换成另外的字、词,好不好?
答题技巧:表态,一般答不好。先分别说出加点字、词和换的字、词的意思,
再主要说用加点字、词的好处或换的字、词的不好,所以不能换。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
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答题格式:不可以。这个字(词)在文中是……意思,体现了……,而替换的
字(词)只是……,如果换了不能写出……的效果,所以不能换。
4.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
答题技巧:表态,一般答不好。先解释原字、词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达效
果,删掉有何效果,所以不能删。
答题格式:不能。加点字表示……,说明了(表现了)……。删去后,与前(后)
文不符,所以不能删。
二、针对性练习
阅读训练之词语的理解及作用
(一)青蛙和大雁
一只大雁和一只青蛙在水平如镜的湖面同住了很久,他们相亲相爱,就
像是一家人一样。后来天旱,湖水干枯没水了,大雁想飞到有水的地方,但舍不
得把青蛙留下来。“怎么办?”大雁和青蛙商量着说。青蛙想了想说:“用
一根小绳子,你衔着两头,我衔在当中,我们一起飞到有水的地方去。”大雁同
意了。
他们在空中飞了起来,飞过几个蒙古包的时候,有人看见了,人们惊讶
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真有办法!”青蛙心想,这是我想的办法。
他们又飞到了有很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的人看见了。人们齐声赞美道:“大
雁带着青蛙飞行,谁想出这么好的办法!”青蛙更得意了,它差一点喊出来:“这
是我想的办法呀!”
他们又往飞到了更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更多的人看见了。人们赞不绝口:
“大雁带青蛙飞行,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聪明。”青蛙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
了大嘴。
青蛙从空中掉下来,活活地摔死了。有谁知道青蛙摔死的原因了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惊讶:
(2)赞不绝口:
【参考答案】(1)惊奇,在文中指的是大雁带着青蛙飞行,表示人们感到惊奇,
从来见过。(2)是不住口地称赞。在文中是指表示人们不停地称赞。
(二)大鼻子男孩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
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
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
“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
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阅读训练之词语的理解及作用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
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是指导
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
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
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
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
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名声大振:
(2)一扫而光:
【参考答案】(1)名声大振:通过某件事情,知名度大大提高.在文中指的是大鼻
子男孩鼓起勇气参加演出,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2)一扫而光:一下子就扫除干净。在文中指小男孩看见窗外美好的景色,心
中的悲伤一下子消失了。
(三)耐磨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
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
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
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
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
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
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
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
阅读训练之词语的理解及作用
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
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
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
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
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
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
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
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
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
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
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
是什么,请你结合上下文回答。
2、文中第一自然段的“毅然”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参考答案】1、指很费心思的反复思考。在文中指“我”为了不让朋友难堪,
特意在热天穿着长袖长衣衫见朋友。
2、不能,因为“毅然”是表示态度坚决,在文中表现“我”的决心,表现“我”
对朋友的关爱,同时引出下文,所以不能删除。
(四)我的外祖母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
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
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
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
阅读训练之词语的理解及作用
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
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
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
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
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
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的。
1.“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一句中的“睁”能
否改为“瞪”?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能。因为“睁”是描写外祖母微笑时的神态,如果改为“瞪”,
就与“微笑”的神态相矛盾。
三、课后作业
最美书包
①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
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②那是一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③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④那时,我们
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上哪
块花布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一个花格
子书包!
⑤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⑥“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⑦“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⑧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⑨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言语少的她来说,
阅读训练之词语的理解及作用
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
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
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⑩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
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
二的新设计啊!
⑾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⑿“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⒀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
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
撕裂的衿持和尊严,这一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
⒁第二天上学,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
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
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
(1)我固执地坚持着。
..
(2)家里窘迫的境况。
..
2、体会文中加点词语,并回答问题。
(1)“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中的“终于”表现了“我”:
(2)“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中的“终于”表现了母亲:
【参考答案】1、(1)顽固地认定某种道理或做法,不愿意变通。文中指“我”
坚持要一个花书包(2)非常穷困。文中指家境十分贫穷。
3、(1)既懂事,能够理解家中的困难,又渴望得到书包。
(2)攒布头过程的难熬与艰辛,但又对孩子“好好学习”的期盼及浓浓的爱子之情,
愿意为孩子费尽周折。
本文发布于:2022-10-18 20:14: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175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