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4单元音乐教材介绍:《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

更新时间:2022-10-18 07:00:17 阅读:33 评论:0


2022年10月18日发
(作者:白居易的古诗)

第4单元课程标准解读

1、学唱加拿大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编创;

教学内容2、演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编创;

聆听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1、本课课题为“童年的音乐”。童年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人们多

少动人有趣的故事;童年是一首婉转动听的歌,唱出人们多少纯真美

好的幻想。本课安排了聆听作品: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两首学唱歌

曲:赞美童年生活的《白桦林好地方》、回忆童年生活的二声部歌曲《红

蜻蜓》。

2、《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一首交响童话。通

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使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

教材分析

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3、《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间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歌词的描绘和曲

调的有机配合,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副美丽的图景:水、山、森林、

湖泊,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全曲由“61235”五个

音组成,为自然小调。

4、二声部歌曲《红蜻蜓》是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妇孺皆知的儿童歌

曲。3/4拍子,全曲只有8个小节,由上、下乐句构成一段体结构。将

美好童年生活情景展现于人们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1、在音乐中感受和体验童年生活的美好和有趣,唤起对家乡的热爱和

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珍爱之情。

2、聆听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小提琴、长笛、单

教学目标簧管、大管、圆号、和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说出他们所代表的角

色。

3、能根据《彼得与狼》的剧情分角色进行情景剧编创和表演。能按指

定节奏进行旋律的编创。

1

4、能够节奏稳定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能按指

定的节奏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红蜻蜓》,感受二

声部合唱的魅力,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在学唱歌曲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并能在演唱歌曲中正确地

表现力度的变化。

1、聆听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小提琴、长笛、单

簧管、大管、圆号、和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说出他们所代表的角

色。

2、能根据《彼得与狼》的剧情分角色进行情景剧编创和表演。能按指

教学重点定节奏进行旋律的编创。

3、能够节奏稳定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能按指

定的节奏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红蜻蜓》,感受二

声部合唱的魅力,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1、根据《彼得与狼》的剧情分角色进行情景剧编创和表演。能按指定

节奏进行旋律的编创。

教学难点

2、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红蜻蜓》,感受二声

部合唱的魅力,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2

1、在教授《白桦林好地方》一课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白2/2

拍子与4/4拍子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

2、在教授《彼得与狼》时,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以电影动画和故

事为切入点进行激趣,让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

教学措施

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3、教授二声部歌曲《红蜻蜓》时,谈话导入,勾起孩子们对童年生活

的美好回忆,带问题聆听、学唱歌谱、发现并认识力度记号,并在表

演唱中正确运用。

第一课时:学唱加拿大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编创;

单元教学

课时分配

第二课时:演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编创;

第三课时:聆听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第四课时:根据《彼得与狼》的剧情分角色进行情景剧编创和表演

3


本文发布于:2022-10-18 07:0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128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