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让课堂变得更精彩!——音乐课堂拓展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2-10-17 10:42:54 阅读: 评论:0


2022年10月17日发
(作者:阿芙精油)

的人文教育。从课程目标来说,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就 

应该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 

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这是第一位的。 

老师利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适当对学生的体验进行 

拓展,不但包括体验的内容,更包括体验的深度、广度, 

可以说效果相当不错。 

总之,个人认为,课堂提问应该像这位老师一样,不 

但要拓展学生的知识点,更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兴趣和体验, 

这是新课标的规定,也是现今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的迫切 

需要。 

——音乐课堂拓展之我见 

山东威海沈力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打 

造精彩课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技能、技巧得到提高: 

心灵、气质得以陶冶;品德、情操得以升华……?我想, 

这应该是每一位音乐老师所面对的挑战、更应当是终生追 

求的目标!为了让课堂变得精更彩,老师们都有自己的方 

法和绝招,而让我尝到甜头的“偏方”是——“拓展”。 

这里的“拓展”所指,是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适 

时增添教材外的内容。如果说课堂是基地,那么拓展便是 

眼界、是扩张、是创造。 

拓展如何开始?怎样进行,7能取得何种效果?下面, 

我就自己在课堂拓展中的方法和小经验抛砖如下,一点浅 

见和老师们分享: 

课堂拓展想要进行得顺利,取得预计的效果,让学生 

从中获益;应当有系统的安排,我通常从四个方面统筹计划: 

1、拓展要根据教材合理搭配 

每学期,不同的教材,及教学计划的迥异,决定了拓 

展的形式和方向。在初高中音乐教材中,七年级以唱歌教 

学为主、八年级以欣赏教学为主、而高中则以培养艺术素 

养为主。因此,为了使课堂拓展具有针对性,第一步,必 

须根据教材及教学计划合理搭配,方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豳 THEWORLDOFMUSIC 

如: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及教材侧重点,我对于唱 

歌教学的拓展计划为:一是每课必做专业的练声训练,提 

高学生演唱技巧,其中刻意安排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旋律, 

让枯燥的发声练习变得兴趣盎然。二是引导学生充分了解 

指挥手势,并拓展一堂多媒体课——《世界著名指挥家》。 

在这堂充分准备的多媒体课中,有着王者之气的卡拉扬, 

“会跳街舞”的小泽征尔等指挥大师的风采让学生们爱上了 

指挥,并乐于了解和学习指挥;为提高合唱水平和培养班 

级小指挥做好了铺垫。三是适时欣赏电影、音乐剧或合唱 

比赛的相关片段(如《音乐之声》、《修女也疯狂》、《摇滚 

青春》、《猫》以及合唱比赛单元等等)。精彩纷呈的多元化 

合唱风格,让孩子们提升了合唱的欲望,有了唱好每一首 

歌的动力。坚持完两个学期,学生的合唱技巧得到普遍提 

高,七年级两个学期的每一首歌,学生均能在正确运用合 

唱发声方法的基础上,用至少两个声部的技巧演绎合唱。 

我原供职的学校,连续六年艺术节均举办了班班有歌声合 

唱比赛,学生的演唱技巧、指挥素质、歌曲难度获得了市 

专家评委及市教育局领导的一致好评,这不能不说是拓展 

后的音乐课堂厚积薄发的结果。 

2、“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拓展先锋 

良好的教学,通常从了解学生开始。孩子们来自城市 

抑或农村,有哪些音乐方面的特长,性格情绪怎样,兴趣 

爱好如何,均是一名老师能真正“以生为本”的坚实基础 

课堂拓展的成功与否,一定是建立在一名音乐老师对于学 

生的了解程度上。这是让孩子们勇于走上讲台,成为课堂 

拓展先锋的先决条件。 

因为了解,让七年级的一堂普通欣赏课——《新疆之 

春》,成为了我和学生们经典的回忆。早在上课前一周,了 

解他们的我已经完成了所有安排。当一名平时默默无闻的 

小提琴特长生走上讲台,完美地演绎完全曲后,全班同学 

爆发心悦诚服的掌声。一个个音乐特长生先后走上讲台, 

他们带来的是电影《和你在一起》中的《沉思》、《太阳照 

耀在塔什库尔干》、《流浪者之歌》以及柴可夫斯基的《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片段,他们带来了马思聪、盛中国、 

吕思清、薛伟甚至是海菲兹……。这群孩子到了八年级, 

已经学会了“越俎代庖”,欣赏课《渔舟唱晚》的课堂,被 

圈 THEWORLDOFMUSIC 

他们成功“和平演变”为民乐音乐会。这种因了解学生, 

以生为本而派生出的课堂“换位拓展”,受益者是师生双方。 

3、配合学校德育计划。达成拓展目标 

众所周知,音体美作为美育范畴,一向是学校德育工 

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配合学校工作,寓德育教育于丰 

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当中,光靠临时抱佛脚凑合的敷衍式活 

动,是万万行不通的。久而久之的结果,一定是学生不喜 

欢、不想参与,自己感到烦躁、同行不能认同,形成恶性 

循环、目标无法达成。这时候,积极配合,在课堂教学中 

有针对性地主动拓展就尤其重要。例如,学校德育计划中, 

初二农训、初三毕业典礼、美育节等,都会涉及综合节目 

的演出,这时候,如果音乐老师计划性地在课堂上有的放 

矢的进行拓展,循序渐进,积少成多之后,高质量、高水 

平节目将不再成为困难。 

4、让“拓展”成为师生共同的习惯 

如果说,随机性拓展属于一现昙花之美,那么,习惯 

性拓展便属于滴水穿石之毅了。余世维先生曾告诉我们, 

养成一个习惯周期是22天,试想,拓展源自于探究,展现 

于视野,升华于创新。当我们的老师与学生均习惯拓展后, 

在开阔了眼界的同时,师生更具有了终生学习的能力与动 

力。我的音乐课堂,课前都会让孩子们按照学号轮流开展 

题为“我和我的音乐”的拓展。两分钟之内,可以是自己 

学习音乐特长的经历,可以是音乐家的故事,可以是对于 

一首歌的感悟,可以是一份青涩的作品……。从被动到主 

动,从歌曲到乐曲,从流行到交响,从歌手到大师,形成 

了拓展习惯的学生们,早已经从一开始的逃避羞涩,变成 

了如今的热切盼望。 

山 丛敏 

笔者曾经做过的一项调查,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喜欢的 

音乐课是什么样的,他们的答复是:我爱音乐,但我不爱 

音乐课。 

笔者将孩子们的意见归纳了以下三点: 

1、学生非常喜爱流行歌曲,但教材内容的编写都有一 

201 1.1 1音乐天地 

定的科学性、逻辑性,不可能安排大量的现时流行的音乐, 

这就与学生的兴趣有一定的差距。 

2、有些学生渴望拿到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的乐谱,能 

够自己学唱下来,换句话来说就是渴望具备识谱的技能, 

但教材的编写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培养,对 

于这些专业性较强的技能性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占有很大 

比重,而且要达到学生渴望的识谱技能还有很大的差距。 

3、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学生不喜欢上成文化课的模 

式,他们认为枯燥的背诵根本没有音乐的美感可言。 

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音乐课堂上做了如下调整: 

、音乐教师对所任教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 

喜欢的音乐课的模式、内容、需求。 

二、通过学校组长论坛,由音乐组组长发起话题 我 

爱音乐,但我不爱音乐课》,其他组长群策群力,出谋划 

策,给予可行性建议。 

三、将意见汇总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实施 

1、教师的功夫用在备课上,j-t-枯燥的知识游戏化、趣 

味性,寓教于乐。 

2、深挖教材背后的文化底蕴,钻研作品背后的故事, 

拂去时代烙印上的灰尘,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 

3、充分利用下午第一节课前的五分钟唱歌时间,每周 

规定学生演唱的曲目,让课堂内容得以延伸和巩固。 

4、每节课拿出五至十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识谱教 

学,长期坚持下去,将这种现在被忽视的最基本的技能深 

入到每个孩子的内心。 

5、学生口中的“我爱音乐”,实际上是指的流行音乐, 

但是学生们良莠不分,根据学生的需求,在音乐课堂上, 

音乐教师适时引进内容健康向上的作品,开阔了学生的视 

野,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6、在期末考察时,可将考察方案进行分层处理让学 

生自己申报自己喜欢的考察形式,可以是唱、跳、演等, 

对于有专业特长的孩子,可以提供展示的平台,作为提高 

层考察与展示,对于没有自己可申报项目的孩子,学校可 

以提供必答题的形式,供他们选择。 

通过一系列措施,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音乐技能有 

了长足的长进,音乐课堂丰富多彩。 


本文发布于:2022-10-17 10:42: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049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