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教学计划
花城版音乐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音乐已打下了扎实基础,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
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
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
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
其中还有一局部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
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
只自身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
施教,充沛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喜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
鼓励多表示,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材内容简要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聆听”、“扮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
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局
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具。
三、本册教学主要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以
和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
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
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和连
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
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多篇,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
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
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
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
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和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
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主要教学措施
五、教学进度表
略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音乐课教学工作,为了在教学中有明确的
方向和目标,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本学期制定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的'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
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得到.com健
康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知识和简单
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
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谱的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6、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
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
然后学生听音提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
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测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
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
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
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
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
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
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
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
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
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教学准备周
第二周:《在这黄金岁月》
第三周:欣赏《新世纪的梦想》
第四周:视唱、
第五周:《运河之歌》
第六周:欣赏《走进西藏》、《故乡是北京》、《乌苏里船歌》
第七周:《喜乐年华》
第八周:欣赏《金蛇狂舞》
第九周:音乐探究、音乐ABC(认识中国民族乐器)第十周:《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第十一周:欣赏《长江之歌》
第十二周:《幸福歌》
第十三周:欣赏《洪湖水浪打浪》、《山路十八弯》第十四周:
《比利牛斯之歌》
第十五周:音乐ABC、音乐探究(认识西洋乐器)第十六周:复习
第十七周:考试
第十八周:考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分析其节奏与旋律特点,感
受其音乐的风格。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改革开
放的政策像春天一样,给祖国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给岭南大地带
来了繁荣、兴旺给人民带来了欢乐、幸福和吉祥。
教学重点:
通过观看视频、聆听乐句、模仿节奏型等手段,引导学生分析、
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从而感受歌曲独特的岭南风韵。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狮子锣鼓经为歌曲的前两
句进行伴奏。
2、通过分析歌词,了解歌词所包含的寓意,并引导学生说说在
经济飞跃的今天肇庆的变化通过改编歌词,创造一首属于自己的
“《肇庆春早》”。
教材分析:
歌曲《岭南春早》是选自国家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
(花城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岭南春早》中的一课。这一
单元主要分为两大板块:
一、通过对广东音乐《步步高》、《赛龙夺锦》的初步了解与认
识,让学生能受到岭南乡音的熏陶感染,从而具有作为广东人不可
缺少的艺术素质;
二、通过学习《岭南春早》、《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等歌
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人们对改革开放政策带给岭南大地巨大变化
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岭南人“敢为人先”的意志。而我将
《岭南春早》第二课时作为这一单元总结性的一课,兼顾了以上两
个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对歌曲创作来源的剖析,分析歌词了解歌曲
所蕴含的意境,最后拓展创作,体验岭南的春天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岭南春早》的录音,烘托气氛,使
学生自觉回忆起学过的旋律,并使课程能自然导入。
(三)、复习歌曲。在教师的伴奏下,请同学们一起把歌曲唱一
遍,唱完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加深他们对旋律、歌词的记
忆。)
(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歌曲的创作来源:
师:《岭南春早》这首歌曲曲风清新、委婉,在歌词里面就描绘
了一些岭南秀丽的景色,同学们能说说吗???
除此以外,歌曲的节奏与旋律方面也充满着岭南音乐的特色,下
面我们结合歌曲里的四个乐句,,分别是:
551︱2﹒3︱1701︱20︱.55︱4﹒532︱1243︱2-︱
26︱453︱5-︱50︱一起来分析、探讨一下。
1、探索节奏特点。
(1)播放潮州小锣鼓《画眉跳架》的视频,着重观看开头部分
锣
鼓乐的合奏,要求学生记住让他印象深刻的大鼓的节奏。
(2)再次播放视频,让学生加深印象,并用笔轻声地在桌上敲
一敲节奏。
(3)请2-3个学生把他所听到的印象深刻的节奏敲一敲,教师
点评并引出锣鼓乐后面部分大鼓的节奏型
2/4XXX︱X.X︱XXX︱X.X︱XXX︱XO‖
(4)教师示范大鼓的节奏型拍一次,请全班同学跟着拍一次。
(5)请学生们寻找一下,四个乐句当中,哪个乐句采用了大鼓
的节奏型?(第一乐句)
师:对的,第一乐句的节奏采用了潮州小锣鼓当中的一个切分节
奏型,给人一种积极、进取的感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聆听节奏、
模仿大鼓节奏型等手段,让学生对比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了解其
节奏型的作用。)
2、探索旋律特点。
师:刚才我们探索的是节奏的特色,现在我们再一起来寻找一下
旋律的特点。
出示广东音乐《赛龙夺锦》引子部分、以及潮州音乐《画眉跳
架》、《梳妆》的部分乐谱,分组请学生们对比、寻找一下剩下的
三个乐句与这三首乐曲的联系,并进行连线。
1701︱20︱《赛龙夺锦》.55︱4﹒532︱1243︱2-︱《画眉跳架》
26︱453︱5-︱50︱《梳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三个乐
句与三首不同歌曲的曲谱进行比较,使他们感受、体验、理解乐句
与曲谱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同学们分析,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歌曲的创作来源:
(1)歌曲的节奏选取了潮州小锣鼓的鼓点节奏,展现了岭南人锐
意进取的精神。
(2)歌曲的旋律选取了广东音乐《赛龙夺锦》及潮州音乐《画眉
跳架》、《梳妆》的音调元素,展现了独特的岭南韵味。
(五)引导学生用狮子锣鼓为歌曲前两句进行伴奏。
师:刚才我们总结了歌曲选取了《潮州小锣鼓》的部分鼓点的节
奏,那么平常过年过节时,我们听得最多的是什么锣鼓呢?生:狮
子锣鼓。
师:嗯,对的。而且,我们学校就有舞狮队,有同学会敲狮子鼓
吗?
(1)请一位会敲鼓的同学敲一敲。
(2)教师出示简单的狮子锣鼓节奏,与学生一起练习。
本文发布于:2022-10-17 10:33: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049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