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政治知识核心识记背(必修4) 考点11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更新时间:2022-10-17 06:59:24 阅读: 评论:0


2022年10月17日发
(作者:唐欣恬)

必修4生活与哲学

考点十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

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纲导学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1、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含义和特点: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关系:①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整合:

对立统一原理(或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

(1)世界观:矛盾即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

割。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

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观点看问题。

②既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反对的错误倾向: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片面性。

2、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共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世界观: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

解决矛盾;②坚持全面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个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根据或原因)

(1)世界观: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

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矛

盾有主次之分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

(2)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的做法。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

正确方法。

②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③重要性(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⑤要求(如何做):

第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二,对不同事物的矛盾做具体分析,对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的不同的矛盾做具体分析,

对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做具体分析。

第三,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的关系原理(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世界观:(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1)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依据。

(2)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

注意:

(1)党的“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的工作

方法等都是这一原理的具体要求。

(2)“白马非马论”、“火不热”和“鸡三足”等都割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世界观: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就是其

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④反对的错误倾向: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世界观: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矛盾双方

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看问题既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④反对的错误倾向: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注意:

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强调的是在复杂事物

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

2、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它强调的是同一矛盾中,矛盾

双方有主次之分,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一方是主要方面。

3、要从关键性词语上来区分:

(1)主要矛盾常常用这样的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等。

(2)矛盾的主要方面常常用这样的词语:性质、本质、主流、方向、主体等。

4、要从方法论上来区分:

(1)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怎样集中力量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重

点,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适用于“看问题”,认识事物。在事物存在的利与弊、优与劣、功与过、长处和短处

等方面,针对事物的性质做出评价与判断,强调对这个事物当前状况的认识。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

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

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

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1)拓展:

1、对立统一的观点即矛盾的观点,内容比较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矛盾是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

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2、全面理解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主要包括:

①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矛盾观点在实践中的应用

(1)“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成就、困难、机遇、挑战、相反相成”,此类语言

的哲理是: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2)“根据……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优势、特色、特征”,此类关键词的哲理是: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试点、推广、抓好典型、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此类

语言的哲理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第一(要务)、重点、关键、首要(问题)、中心、重心、重中之重、突破口、根本途径、主题、核心”,此

类语言的哲理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抓重点和关键。

(5)“主流、主体、方向、大局、认清形势、大于、强于、总体上、总的”,此类语言的哲理是:矛盾主要方

面与次要方面,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性质、利大于弊、本质”此类语言的哲理是:事物的性质主要是

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易错辨析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提醒: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2.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提醒: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矛盾。)

3.战争中的中日双方的矛盾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提醒: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4.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矛盾可以调和,不可以缓和。

(提醒: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可以缓和,不可以调和。)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

(提醒: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提醒: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7.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提醒: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将两方面简单理解为优点和缺点。)

8.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东西,而这些事物中包含着矛盾,所以意

味着人可以有意识地“制造”矛盾。

(提醒:矛盾的产生与消亡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

9.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提醒: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10.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提醒: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1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提醒: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即使客观条件不变,主次矛盾也可能相互转化。

(提醒: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相互转化。)

13.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通过次要矛盾起作用。

(提醒: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次要矛盾通过主要矛盾起作用。)

14.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提醒:二者不能划等号,因为在特殊的情况下,却要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解决好主要矛盾。主要矛盾

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15.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提醒: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并且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本文发布于:2022-10-17 06:59: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3032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