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寓言故事的成语集锦一:【亡羊补牢】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
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
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
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
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
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选自寓言故事的成语集锦二:唇亡齿寒
晋献公要出兵攻打虢(guo)国,首先必须经过虞国,但是他担心虞国不肯答
应借路。这时,晋国大臣荀息对献公说:“您如果肯将垂棘(地名)所产的名贵玉
石与屈产(地名,均属晋国领土)所出的良马奉送给虞国的国君,然后再向他借路,
我想他是会答应的。”
晋献公有些犹豫地说:“垂棘玉石是我祖传的宝贝,屈产宝马是我心爱的坐
骑啊。如果虞国国君收下了我的这两件珍贵礼物,却仍然不肯借路给我,那怎么
办?”
荀息于是对献公分析道:“虞国的国君如果不肯借路,他定然不敢随便收下
我们的礼物;如果他收下了玉石和宝马,就一定会借路给我们。至于这两件宝贝,
您有些舍不得,这也不要紧,只不过是暂时寄存在那里罢了,迟早还是要归还给
您的。打个比方,我们将垂棘玉石放在虞国,就好比从内室移到了外室;而将屈
产宝马放到虞国,也就好比是从内马圈牵到了外马圈一样。到时候,您如果要把
这两件宝贝取回来,那还不容易吗?”
一番话说得晋献公如释重负,于是决定按荀息的计谋行事。
虞国的国君见到这两件稀世宝物后,有些动心,打算给晋国借路。这时,虞
国大夫宫之奇出面劝阻说:“国君可不能这样做呀!虢国是我们的邻邦,他们与
我国恰似一种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是会挨冻的呀!长期
以来,我们两国在危难之际互相救助,这并不是什么互施思德,而完全是战略上
的互相需要啊。而今,您同意给晋国借路,让其攻打虢国。如果晋国在今天消灭
了虢国,我们虞国在明天就会被晋国吃掉,这该是多么危险的事啊。”
可是,虞国国君一心贪恋晋国的宝玉和良马,听不进宫之奇的劝阻,给晋国
军队让出了一条攻打虢国的必经之路。
晋国凭借自己的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很快就消灭了弱小的虢国。在班师回
朝之际,又顺便剿灭了毫无准备的虞国。为此,荀息专门去虞国找回宝玉和良马,
当面归还给晋献公。
晋献公望着失而复得的宝物,十分得意地说:“宝玉还是我原来的那一块,
没有变样;只是这马又多长了一颗牙齿,比去年大一岁了。”
虞国国君为了贪图眼前的一点小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结果招致亡国的巨
大灾难,这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选自寓言故事的成语集锦三:【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
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
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
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
“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
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打紧,我带
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
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
“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
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
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
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
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选自寓言故事的成语集锦四:【献鸠放生】
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灾
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为救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免于饿死,捐米赈灾,皆为积德
之举。太平年间,将鱼、龟放游到江河水池,将鸟放飞到大自然,叫“放生”,
皆为积善之行。后来,有人在大年初一这天,把捉来的鸟雀放生,名之曰“爱生
灵”。
春秋时期,晋国建都邯郸。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就喜欢在
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
大年初一这天,邯郸地方的老百姓能够破例地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他们
都是来向赵简子进献斑鸠,好让赵简子放生的。赵简子非常高兴,对他们一个个
都发给很优厚的赏赐。初一这天,从早到晚进献斑鸠的人络绎不绝。
赵简子的门客在一旁站了很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回答说:“大
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的爱护,有仁慈之心嘛!”门客接着说:“您对生灵
有如此的仁慈之心,这是难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过没有:如果全国的老百姓知
道大人您要拿斑鸠去放生,从而对斑鸠争先恐后地你追我捕,其结果被打死打伤
的斑鸠一定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鸠一命,不如下道命令,
禁止捕捉。像现在,您奖励老百姓捕捉这许多的斑鸠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大
人您对斑鸠的仁慈确实还不能抵偿您对它们人为地造成的灾祸哩!”
赵简子听了门客的一席话,背着双手在府门里踱来踱去,仔细地思考了一阵
子,默默地点了点头说:“对的。”
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
为。
选自寓言故事的成语集锦五:【一枕美梦】
魏国都城大梁以北的黎丘乡,经常有爱装扮成乡人子侄兄弟的鬼怪出没。有
一天,家住黎丘农村的一位老人在集市上喝了酒,醉醺醺地往家走,在半路上碰
到了装做自己儿子模样的黎丘鬼怪。那鬼怪一边假惺惺地搀扶老人,一边左推右
晃,让老人一路上受够了罪。老人回到家里以后,不脱鞋、合着衣,倒在床上就
睡着了。
第二天,老人酒醒之后,想起自己醉酒回家时在路上吃的苦头,把儿子狠狠
训斥了一顿。他气愤地对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你有孝敬我的义务。可是昨
天你在路上让我吃尽了苦头。我问你,这究竟是因为我平日对你不够慈爱,还是
因为你生了别的什么坏心?”
老人的儿子一听这话,像是在晴天里听见一声霹雳。这到底是哪来的事呢?
老人的儿子感到十分委屈。他伤心地落着泪、磕着头,对父亲叹息地说:“这真
是作孽呵!我哪能对您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呢?昨天您出门不久,我就到东乡找人
收债去了。您从集市走回家的那一阵子,我还在东乡办事。您如果不相信,可以
到东乡去问一问。”
老人知道自己的儿子素来诚实、孝顺,因此相信了他的话。可是那个长得很
像自己儿子的人到底是谁呢?老人想着想着,一转念记起了黎丘鬼怪。他恍然大
悟地说:“对了,一定是人们常说的那个鬼怪作的孽!”说到这里,老人忽然心
生一计。他打算次日先到集市上喝个烂醉,然后趁着酒兴在回家的路上刺杀那个
黎丘鬼怪。
次日早晨,老人在集市上又喝醉了酒。他一个人跌跌撞撞地往回走。他的儿
子因为担心父亲在外醉酒回不了家,正好在这个时候从家里出来,沿着通往集市
的那条路去接父亲。老人远远望见儿子向自己走来,以为又是上次碰到的那个鬼
怪。等他的儿子走近的时候,老人拔剑刺了过去。这位老人由于被貌似自己儿子
的鬼怪所迷惑,最终竟误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看来,当人们不辨真伪时,欺诈的鬼蜮伎俩容易得逞,而善良诚实反遭戕害,
真是可悲呀。
本文发布于:2022-10-16 11:3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2953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