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郭沫若与徐志摩译诗思想之比较分析
作者:刘智临李亦凡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32期
摘要:郭沫若的“风韵译”翻译理念及徐志摩的“爱、自由、美”的翻译理念,影响着他们对
诗歌的翻译,笔者选取布莱克《老虎》郭译本及徐译本,从措辞、音韵、意象三个角度对两篇
译文进行对比分析2016双十一交易额,来讨论两者的译诗思想双系统,据此认为两者翻译理念受环境影响至深。
关键词:《老虎》;郭沫若;徐志摩;译诗思想
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及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是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两个颇
具影响力的学派。两派不仅仅在文学创作中对现代中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页打不开,翻译的
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翻译护蛋行动,更是给翻译界带来了不少成果。其中创造派的革命化倾向
使得其翻译的作品更为朴素易懂抑,而新月派的超功力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立场则
使得其翻译的诗歌讲究艺术表现、形式美及文学美蓝色鸽子花。文学观念的不同也催生了译诗观念的不
同,这从郭沫若及徐志摩英译威廉·布莱克的《老虎》中可见一斑商业报道。
一、威廉·布莱克的《老虎》
布莱克的《老虎》收录在其代表作《经验之歌》中,《老虎》这首诗比喻奇特本田crv2 4,想象丰
富。诗人在这首诗中将“老虎”比作熊熊烈火短篇历史故事,将老虎这个意象描写的栩栩如生,并且利用“老
虎”堂堂威严来表达对造物者的赞美和崇敬之情adsl是什么。原诗如下:
TheTyger
WilliamBlake
Tyger!Tyger!Burningbright
Intheforestsofthenight!
Whatimmortalhandoreye
Couldframethyfearfulsymmetry?
Inwhatdistantdeepsorskies
Burntthefireofthineeyes?
Onwhatwingsdareheaspire?
本文发布于:2022-07-17 16:2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252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