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图1)1950年,时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随同毛泽东主席访问前苏联,在他的积极提议下,毛主席批准在新疆建立医学高等学府。后来经过周恩来总理的亲自筹划,建设新疆医学院被纳入“一·五”计划,成为前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
1954年7月,新疆医学院破土动工。自此,卫生部就从陆续自上海、沈阳、山东等地区选调了大批优秀的教师来到新疆医学院,支援边疆医药卫生教育事业的创建工作。
1956年7月,新疆医学院建成招生,初期建立了14个基础医学教研室,10个临床医学教研室。
1956年10月,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同期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成开院,附属护士学校建成招生。
1962年,新疆医学院医疗系第一期、第二期共189名学生相继毕业。
1972年,学院开始招收首批工农兵学员,并为西藏阿里地区培养了藏族专业医务人员。同期,学院先后派出多批医疗队,分赴天山南北,开展疾病普查和防治工作。
1977年,文革后通过高考录取的第一批临床医疗本科生及卫生系、药学系、基础医学师资班等均获准招收新生,硕士生的招生培养工作也同时启动。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认可学校为国际医学教育机构。
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被授予西北地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学校,即自治区第一个博士学位点授权点(心血管内科博士点)。
1989年12月,第三附属医院(即自治区肿瘤医院)落成开院,学院的医疗和临床教学工作得到了充实和加强。此外,附属肿瘤医院成功地实施了自治区首例无血切肝术,一附院泌尿外科完成了自治区首例异体肾移植手术,充分展现出学院临床医疗的先进水平。
1990年,学院首次招收3名留学生。
•新疆中医学院
1946年,在新疆“三区”革命时期建立伊犁医士学校。
1954年,原伊犁医士学校更名为新疆乌鲁木齐卫生学校。
1961年4月,经自治区党委文教部批准,将乌鲁木齐市卫生学校改制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学校,设有中医、中药、药剂三个专业。1978年开始招收大专生和本科生。
1985年、1986年先后经国家教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原中医学校、自治区中医医院和自治区中医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新疆中医学院,1989年4月经自治区编委确定为正厅级单位。当时,学院设有中医、中药、针灸三个本科专业和中医、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等本科专业方向,并开设中医学、中医高护等专科专业。
1994年新疆中医学院挂靠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首次招收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内科、针灸和医古文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1998年,成立新疆医科大学后,中医学院成为学校下属的副厅级建制的教学单位。
1998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新疆中医学院与新疆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疆医科大学。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为新疆医科大学题写了校名。
2006年9月18日,新疆医科大学建校五十周年庆典在校体育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自治区领导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艾斯海提·克里木拜、聂卫国、张秀明、杜秦瑞、库热西·买合苏提到会祝贺。
2011年11月4日,卫生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新疆医科大学,学校正式成为省部共建区内重点高校。
2015年,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
新疆医科大学全貌2016年8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共建新疆医科大学的意见》(新政发〔2016〕98号),标志着新疆医科大学正式成为部委省共建高校。
2018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2020年7月7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了2019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后,新增了五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名单,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为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新标准颁布后,新疆首家顺利通过六级评审的医院。(全国仅有九家医疗机构获评六级及以上评价。)
2020年7月27日,新疆医科大学有18人获得2019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其中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继续蝉联自治区高校第一,同时,连续5年获得2项以上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1年4月,顺利通过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2021年10月26日,入选2020年审核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
2022年1月,被教育部列为2022年高职专科国控专业点。
2022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与新疆医科大学签署协议,双方将深化体卫融合,构建促进健康新模式,在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截至2021年5月,学校下设22个院部,开设26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管理学、理学、文学四个学科门类。
教学机构 | |||
中药学院 | 基础医学院 | 药学院 | 护理学院 |
医学工程技术学院 | 公共卫生学院 | 语言文化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公共体育教研部 |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儿科学院 | 全科医学学院 |
维吾尔医学院 | 健康管理学院 | 口腔医学院 | --- |
本科专业 | |
医学 | 临床医学 |
医学 | 麻醉学 |
医学 | 医学影像学 |
医学 | |
医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 | 口腔医学 |
医学 | 预防医学 |
医学 | 中医学 |
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医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医学 | 维医学 |
医学 | 哈医学 |
医学 | 康复治疗学 |
医学 | 护理学 |
医学 | 药学 |
医学 | 中药学 |
医学 | 法医学 |
管理学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
管理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文学 | 英语 |
工学 | |
医学 | 儿科学 |
医学 | 临床药学 |
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 | 精神医学 |
管理学 | |
医学 | 中医康复学 |
理学 | 生物医药数据科学 |
•附属医院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8所;第二附属医院是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手术康复治疗定点医院;第五附属医院是自治区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第八附属医院是“自治区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自治区结核病研究所”,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各直属附属医院共拥有编制床位12000余张,年门诊量7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54万人次。
直属附属医院一览表 | |
三甲 | |
三甲 | |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三甲 |
三甲 | |
三甲 | |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 三甲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 三甲 |
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三甲 |
截至2021年5月,全校教职工16275人(大学1460人,附属医院14815人),其中专任教师857人,临床教师1318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6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7.71%;拥有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 2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7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国家何梁何利基金奖;32人获得自治区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5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6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0名自治区级教学能手。
师资队伍建设 | |||
2018年 | 全国高校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国家级 | 教育部 |
2007年 | 国家教学名师(张建龙) | 国家级 | 教育部 |
2008年 | 自治区教学名师(徐新娟) | 省部级 | 教育厅 |
2017年 | 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张星平) | 国家级 | 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 |
2010年 | 自治区教学名师(王云海) | 省部级 | 教育厅 |
2010年 | 自治区教学名师(丁剑冰) | 省部级 | 教育厅 |
2011年 | 自治区教学名师( | 省部级 | 教育厅 |
2012年 | 自治区教学名师(张星平) | 省部级 | 教育厅 |
2013年 | 自治区教学名师(马依彤) | 省部级 | 教育厅 |
2014年 | 自治区教学名师(郑宏) | 省部级 | 教育厅 |
2015年 | 自治区教学名师(关亚群) | 省部级 | 教育厅 |
2015年 | 自治区教学名师(库热西·玉努斯) | 省部级 | 教育厅 |
2016年 | 自治区教学名师(夏米西努尔) | 省部级 | 教育厅 |
2020年 | 自治区教学名师(赵今) | 省部级 | 教育厅 |
2008-2011 | 教学团队(人体机能学、免疫学、妇产科学、外科学、 | 省部级 | 教育厅 |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拥有6个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其中2个高峰学科、4个高原学科;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58‰;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等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西医结合
博士学位授权点 | |
临床医学(含18个二级学科) | 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 |
药学(含8个二级学科)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含5个二级学科)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 |
基础医学(含6个二级学科)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 |
中西医结合(含2个二级学科)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硕士学位授权点 | |
—— | |
基础医学(含9个二级学科)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放射医学人类生殖学、医学 |
临床医学(含18个二级学科) | 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
(含2个二级学科)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含5个二级学科)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 |
中医学(含13个二级学科) |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 |
中西医结合(含2个二级学科) | 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 |
药学(含8个二级学科) | 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社会与管理药学* |
中药学 | —— |
临床护理学*、社区护理学* | |
公共管理(含4个二级学科) | 行政管理、 |
—— | 思想政治教育 |
—— | 2个交叉学科:包虫病学、健康管理学 |
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
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点2个,硕士点8个) | |
中医博士专业学位(DCM) | |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MCM) | |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S.M.M) | |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 | |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MCMM) | |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M.Pharm) |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 | |
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 |
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 | |
高峰学科 | 临床医学 |
高峰学科 | 中西医结合 |
高原学科 | 基础医学 |
高原学科 | 药学 |
高原学科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高原学科 | 中医学 |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自治区重点专业;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专业建设 | |||
2007年 | 少数民族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教育部 |
2007年 | 预防医学特色专业 | 国家特色专业 | 教育部 |
2008年 | 药学特色专业 | 国家特色专业 | 教育部 |
2009年 | 临床医学特色专业 | 国家特色专业 | 教育部 |
2009年 | 维医学特色专业 | 国家特色专业 | 教育部 |
2010年 | 中医学特色专业 | 国家特色专业 | 教育部 |
2010年 | 针灸推拿学特色专业 | 国家特色专业 | 教育部 |
2012年 | 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 卓越医生培养项目 | 教育部 |
2012年 |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 卓越医生培养项目 | 教育部 |
2012年 | “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 卓越医生培养项目 | 教育部 |
2015年 | 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卓越医生培养项目 | 教育部 |
2015年 | 维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卓越医生培养项目 | 教育部 |
2013年 | 临床医学 | 专业综合试点改革项目 | 教育部 |
2016年 | 临床医学 | 自治区级特色品牌专业 | 教育厅 |
2016年 | 预防医学 | 自治区级特色品牌专业 | 教育厅 |
2016年 | 药学 | 自治区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 | 教育厅 |
2016年 | 口腔医学 | 自治区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 | 教育厅 |
2017年 | 护理学 | 自治区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 | 教育厅 |
2017年 | 中医学 | 自治区级战略新兴专业 | 教育厅 |
2019年 | 临床医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部 |
2019年 | 预防医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部 |
2019年 | 药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部 |
2019年 | 麻醉学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厅 |
2019年 | 口腔医学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厅 |
2019年 | 针灸推拿学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厅 |
2019年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厅 |
2020年 | 中医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部 |
2020年 | 医学检验技术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部 |
2020年 | 护理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部 |
2020年 | 生物医学工程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厅 |
2020年 | 基础医学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厅 |
2020年 | 医学影像学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厅 |
课程建设 | |||
2010年 | 外科学 | 国家级 | 教育部 |
2014年 | 带您走进麻醉世界 |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 教育部 |
2015年 | 中医各家养生防病的理论与实践 |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 教育部 |
2017年 | 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 教育部 | |
2017年 | 妇产科学 | 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 教育部 |
2008年 | 妇产科学 |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教育部 |
2010年 | 中医内科学 |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 教育厅 |
2010年 | 临床麻醉学 |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 教育厅 |
2011年 | 中医各家学说 |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 教育厅 |
2013年 | 带您走进麻醉世界 |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 教育厅 |
2016年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 教育厅 |
2020年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教育部 |
2020年 | 病理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教育部 |
2020年 | 妇产科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教育部 |
2020年 | 三腔二囊管止血虚拟训练项目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教育部 |
2020年 | 药理学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 教育厅 |
2020年 | 牙体牙髓病学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 教育厅 |
2020年 | 外科学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 教育厅 |
2020年 | 环境卫生学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 教育厅 |
2020年 | 中医各家学说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 教育厅 |
2020年 | 牙体窝洞预备的数字化虚拟仿真教学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 教育厅 |
实践教学 | |||
2008年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教育部 |
2014年 | 临床技能培训考核教学中心 |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教育部 |
2009年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教育厅 |
2009年 | 中医药实验教学中心 |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教育厅 |
2010年 | 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教育厅 |
2011年 | 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教育厅 |
2012年 | 口腔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教育厅 |
截至2021年5月,近年来,学校共获得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4项。
教学成果奖 | |||
2019年 | 立足新疆 “二融合-三阶段-四途径-五统一”特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教育厅 |
2019年 | 建设“基础医学一流课程”,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教育厅 |
2019年 | 以通识化教育为基础,推动临床麻醉学教学平台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教育厅 |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项目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3个、自治区研究所24个、教育厅重点实验室5个。
科研机构 | |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 省部共建 |
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 | 新疆维吾尔族高发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新疆重大疾病防治与转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 新疆肿瘤学重点实验室 |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 新疆呼吸病研究实验室 |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 新疆围术期器官保护实验室 |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 新疆包虫病基础医学重点实验室 |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 新疆地方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 新疆心血管病研究实验室 |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 新疆医学动物模型研究实验室 |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 新疆名医名方与特色方剂学实验室 |
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 |
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新疆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
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呼吸生理病理实验室 |
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新疆特色药材标准化重点实验室 |
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新疆特色资源、环境与健康实验室 |
2011-2015年期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6项、77项、88项、92项、7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11-2015年期间分别获省部项目147项、159项、189项、222项、211项。各类科研经费额由1998年的26.8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7568.5万元,2014年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9亿。
学校的六所附属医院中有五所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能开展肝移植、试管婴儿、冠脉搭桥、骨髓移植、PTCA、三腔(心室再同步化CRT)及ICD起搏器植入技术、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植入全国第一例三腔双室ICD(INSYNC SENTRY)、采用全国首例经心外膜左室电极植入三腔CRT-D、首款可用于核磁共振系统的心脏起搏器等多项先进医疗技术。学校是获得2亿元资助的全国16个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之一,是教育部认定全国外语授课培养医学留学生的25所大学之一。
2013年,学校共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6项,中华医学科技奖1项,新疆医学科技奖18项,新疆药学奖3项。2013年,学校获得各类奖项39项。中维西医结合研究创新团队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心血管研究创新团队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项。全年发表核心期刊1228篇,SCI论文180篇。申请专利22项,其中实用新型4项。授权专利3项。
2020年,学校科研立项项目共484项,获得经费8806.46万元;横向项目17项,经费357.76万元;纵向项目467项,经费8448.7万元;作为牵头单位获得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和自治区重大专项项目1项。
2020年,学校教师公开发表SCI论文3112篇。其中,发表新冠病毒研究SCI论文20余篇,马依彤教授为通讯作者发表的新冠肺炎研究论文,被引次数达到549次。
2020年,学校获得14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连续6年获得2项以上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2项自治区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奖,其中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新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375项。
馆藏资源
截止2012年底,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达137.9万余册,涵盖了医学、生命科学、人文、社科以及经济和管理科学各主要门类,尤以医学和文艺方面的图书收藏丰富。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每年订阅专业期刊、社科类期刊近1400种,订阅各类报纸60种。有32个中外文的全文数据库和书目数据库,其中中文数据库16个,外文数据库16个,内容涉及医学、药学、生物、教育等领域。有电子图书近14万种。2008年开通了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
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纸本资源总量为170余万册;订购中外文数据库46个(中文数据库25个,外文数据库21个)、订购中外文电子图书70.42万种(中文电子图书68.71万种,外文电子图书1.71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61.58万册(中文电子期刊57.96万册,外文电子期刊3.62万册);NSTL授权使用的回溯数据库50个,包括Springer回溯数据库、Nature回溯数据库、OUP(牛津大学出版社)回溯数据库等1122种期刊、300多万篇外文文献;电子资源的内容主要涵盖医学、药学、生物、教育、社会科学等领域;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服务中心的主要成员馆之一,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常务成员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的理事单位,新疆情报学会的理事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信息中心, 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
学术期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汉文版)原名《新疆医学院学报》,为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1978年创刊,季刊,2003年改为双月刊,2005年改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9-5551,CN65-1204/R。2012年本刊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201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学报》获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截至2021年5月,学校与美、俄、日、英、法、德、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被教育部授予首批接受政府奖学金的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2011年被批准成为自治区首批来疆留学高校示范基地。
2011年教育部确定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为该校全面对口支援高校,同时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了多层次援疆共建合作关系,各高校选派援疆干部专家通过精准援疆、目标援疆、团队援疆等形式。
校徽新疆医科大学图形:校徽采用中国印章形式的构图,由两个同心圆构成,代表祥和,象征完美与和谐。里层的圆中,“新医”两个篆字左右排列;两圆间的圆环上半部分是“新疆医科大学”校名体,左右为维文和英文,底部是建校时间1956年。
字体:“新疆医科大学”校名字体选取毛体,代表学校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下诞生的。“新医”选取篆书书体,属于象形文字,蕴含着浓厚的汉字历史文化感,代表学校孕育成长于厚重的中华文化土壤中。
字象:“新医”二字是新疆医科大学的简称,有着新医人独特的历史记忆,其中“新”包含:新思想、新时代、新征程、新的新医大、新的历史起点、创造属于新医人新的辉煌等含义。“新”字左侧下方“人”的形状呈伸展、托举状,取义教师对学生的呵护与教育,体现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展现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学子的成长与成才。“医”字里含“医”有“酉”,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医者仁心仁术的博爱精神。
中英维文校名:中文“新疆医科大学”选用毛体,由形聚气、刚劲有力,体现出了学校的红色基因和红色气质。英文和维文校名简洁大方、易于辨识,具有时代感。中文校名居于上方,维文和英文校名居于左右两侧,代表中西合璧,展现出了学校宽厚、包容的历史底蕴。
1956:标志着学校建校时间。
正红底色:红色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鲜亮底色,有着深沉、庄重、大气的视觉感受,象征着新疆医科大学忠诚于党的红色基因、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励精图治、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拼搏精神。
校歌
学校校歌为《新疆医科大学校歌》,为2006年创作,由校党委书记李斌作词,著名艺术家夏米力谱曲。歌词时代感强、内涵丰富,全面彰显了新疆医科大学精神。乐曲旋律优美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现有校歌进一步传承了学校优良的历史传统,充分展示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激发起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构建高品味的大学文化奠定了基础。
校训
好学、力行、笃医、创新
厚德博学笃志力行
厚德:厚,宽厚;德,品德,道德。厚德,即厚于德,谓厚植德徽。《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意识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崇尚宽广胸怀、高尚道德的精神体现。取“厚德”为校训之首,意在突出德育为先的理念,期望师生员工以德立身,注重操守,用以倡导尚礼崇德的育人精神。
博学:博,广博;学,学问,学识。博学,即博于学,谓博采学问,知识渊博。《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是我国传统教育所尊崇的勤学好问、广取博采的学习风范。以博学为校训之词,意在强调以学为主的教育思想,要求师生学宜广、识宜博,博古通今,文理兼修,掌握广博知识,积淀深厚学问,用以倡导宏达广识的求知精神。
笃志:笃,坚固,笃实;志,志向,意志。笃志,即笃于志,谓敦笃心。出处同博学。笃志是我国传统教育所提倡的树立志向、矢志不移的修心原则。以“笃志”与“博学”并为校训之词,则不只强调广博学问,更强调学习应专注,须坚持,宜恒久,要求师生立定志向,勤学不怠,坚持不懈,用以倡导坚定专注的奋发精神。
力行:力,奋力,勉力;行,践行,实行。力行,即力于行,谓勉力躬。《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是我国传统教育中所提倡的学以致用、亲身实践的修身准则。将“力行”用于校训,意在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并重的教育观念,要求师生不但要重视学习知识,提高认知水,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用以倡导躬亲从事的实践精神。
校园文化
学校已形成了非常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核心,“大学生六项人人参与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每年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德育节”等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活;思想政治工作已拓展进宿舍、网络和社团,既扩大了教育阵地,又避免了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单纯说教的弊端,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近两年来,学校仅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就有200余场次。目前全校的学生社团总数已达30多个,内容涉及科技、文艺、摄影、书法、英语、体育等方面。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医学教育系统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自治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和奖项。
新疆医科大学在武书连2020中国大学综合实力第258位。
2021年1月21日,荣登2021中国内地大学ESI排名榜单,位居212位。
2011年被批准成为自治区首批来疆留学高校示范基地。
2021年7月26日,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
本文发布于:2022-11-17 00:06: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966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