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更新时间:2022-11-16 18:47:43 阅读: 评论:0

作者简介

谢天振,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暨翻译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兼任《中国比较文学》主编、《东方翻译》副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暨翻译研究会会长、上海市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译协理事兼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同时受聘为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校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译介学》、《翻译研究新视野》、《译介学导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主编)、《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合著),个人论文集《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台湾版),年度翻译文学作品集《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翻译文学卷》(主编,已出9本),以及译著《比较文学概论》等。

图书目录

代序:我与比较文学

上编

中国比较文学:危机与转机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

——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

面对西方比较文学界的大争论

启迪与冲击

——论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比较文学的学科困惑

重申文学性

——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思考

论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和影响研究

——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命题及相关讨论

研究生教学:期待比较文学系列教材

强强联手,规范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

正视矛盾,保证学科的健康发展

比较文学:理论、界限和研究方法

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几点思考

论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

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

下编

为“弃儿”寻找归宿

——翻译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误译:不同文化的误解与误释

翻译: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

建立中国译学研究的文艺学派

文学翻译:一种跨文化的创造性叛逆

中国翻译文学史:实践与理论

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

——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

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

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

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和两大转向

论译学观念现代化

并非空白的十年

——关于中国“文革”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

翻译本体研究与翻译研究本体

后记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8:4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950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