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合法性

更新时间:2022-11-16 16:49:05 阅读: 评论:0

内容介绍

新生活运动是蒋介石于1934年2月在江西南昌发起的,运动的推行从一开始就呈现出轰轰烈烈的景象。但是,这一运动实际所起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并没有达到其发动者们所要达到的目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本书以1934年至1935年南昌市的新生活运动为例,揭示了其中的究竟,对新生活运动作出了新的评价。

作品目录

第一章新生活运动的发起

一、新生活运动的准备

1.组织上的准备

2.理论上的准备

二、新生活运动的发动

第二章新生活运动之理论

一、新生活运动的理论依据

1.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

2.《管子》“礼义廉耻”的主张

3.王阳明的“知行”观

4.曾国藩转移社会风气的影响

5.“儒家化”的三民主义

6.日本、德国等国家复兴对蒋介石的启发

二、价值重构的内容

1.对旧道德的批判

2.道德重构的核心

3.道德重构的目的

三、道德重建的困境

1.孤立的道德重建

2.价值核心的体现——衣食住行

第三章新生活运动的实际进程

一、自上而下的推行系统

1.新生活运动的组织系统

2.新生活运动的推行系统

二、新生活运动中的推行事项

1.“清洁”与“规矩”运动

2.“三化”运动

3.其他的推行事项

三、新生活运动的推行方式

1.宣传

2.教导与督促

3.检阅与奖惩

四、新生活运动对民众的规范

1.对民众生活的规范

2.民众生活中的政治因素

第四章新生活运动推行人员

一、公务人员

1.蒋介石对新生活运动的推行

2.各主要官员对新生活运动的推行

3.一般公务人员推行新生活运动

二、警察

1.对警察进行的训练

2.警察推行新生活运动

三、学生

1.学生实行新生活运动

2.学生推行新生活运动

四、妇女

1.妇女服务团

2.妇女生活改进会

第五章新生活运动推行效果分析

一、认同的缺失

1.对新生活运动理论的不认同

2.对实际推行的不认同

二、背离民众实际需要

1.江西的经济状况

2.南昌市民的生活状况

三、“领导者”之行为

1.“领导者”自身行为

2.新运总会人员之行为

3.其他不遵守新生活运动的行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重要历史文献

后记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6:49: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945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政治合法性
下一篇:合法性危机
标签:重建合法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