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保障机制

更新时间:2022-11-16 16:30:48 阅读: 评论:0

基本术语

建意(Idea)

建意即建议和意见的简称,为拓展IEARS的适用范围,可以包括想法、创意、设想、办法、概念、观念、理念、灵感、念头、思想、计谋、计策、方案、提案、提议、建言、主意、主张、要求、批评、揭发、申诉、辩解等等。

建意可以只是一个应该解决的问题或者应该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也可以是为达到目标或者解决问题而设计的实施方案或者方案的一部分。针对目标可以是亡羊补牢也可以是防患于未然。

提交建意可以是自下而上,也可能不分上下甚至没有直接关系。可以对领导、单位、社会、政府等。获得建意也可以是自上向下或者向公众征集。

强调建意的建设性、可操作性、有价值。建意一般具有创新性,但不局限于创新,甚至可以是防止盲目创新、防止盲目引进不具备条件的先进管理和技术。

扩展建意:要求、申诉等。

建意者:提出建意的个人或单位。

被建意者:被提交建意的相关单位、组织,建意采纳和实施的承担单位。可以是其负责人或者代理人等。

IEARS组织:即建意管理组织,负责建意接收、传递、评估,并督促实施并在实施之后对建意者进行激励的组织机构。

建意库:由IEARS组织分门别类建立的建意管理库,可分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人工数据库库等有效形式。

建意分类:分类方法不同有不同的分类,如保密与不保密的,被建意者征集的建意和建意者送交的。有防患于未然型的,也有亡羊补牢型的。

意见型建意:可以是非创新型建意,可以是揭发某人或者某单位没有履行职责,要求必须履行职责。(此类建意在本机制建立早期可能会较多,成熟后,人们的主动性将被充分调动,将不再可能玩忽职守,故这种建意必将越来越少)

创新型建意: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建意。

建意级别:按照被建意者可以大体上分为六个级别:个人级、企业级、县市级、省级、国家级和国际级

IEARS组织

独立法人单位均应建立由创新管理专家组成的建意管理组织(IEARS组织),不具备条件建立IEARS组织的单位,IEARS机构可以以委员会的模式运转,不设常设部门,可以参照本标准临时运作或者委托专业类同单位或者请求上级单位或者政府的IEARS组织代理相关职能。各级政府都建立相应的IEARS组织,指导管理所属单位IEARS工作。

基本流程

规范建意

建意者准备提交建意前应当填写《标准建意表》,要注明提出建意的原因(任务目标或者根源问题等),直接被建意者及推广适用者,建意的合理性,可能风险、预测价值、重要等级,建意的评估要求,最佳评估时机,建意评估需要的专家,建意的最佳实施期限,建意者期望的报酬等项目。填写建意表前应当检索相关建意管理库,尽量避免提出重复建意,特别是已经采纳和实施过的雷同建意。不具备填写能力者,只要能证明自己的建意具有建设性和价值和可行性,可以口头方式提交,由IEARS组织协助完成《标准建意表》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提交建意

为便于组织评估和实施,一般情况,向被建意者所在单位IEARS组织直接提交,也可依据实施建意的需要,越级向上级IEARS组织提交。不便直接提交时,可以通过任何其他IEARS组织转交,也可通过官方网站提交。除非曾经接过收雷同建意并已经开始实施,被建意者应当积极接收建意,并向建意者开具《建意接收凭证》。不得以任何其他理由拒收建意,否则建意者越级提交,建意实施之后要给予建意者两倍激励,并交纳两倍的管理费。经过检索,如果有已经接收但尚未评估、实施的雷同建意,还应接收,并加快评估和实施进程。

被建意者征集的建意,或者被建意者可能直接采纳的建意,可直接向被建意者提交,但要在IEARS组织备案,并办理由IEARS组织认可并存档的《建意接收凭证》。

评估建意

IEARS组织收到建意后,应根据建意者要求和建意的性质确定评估计划,时效性强的紧急建意、危机应急建意应保证随时评估、优先评估,不影响实施效益的一般性建意可定期进行评估,可以适当参照建意者的信心投资额。

首先,组织被建意者与建意者的沟通和答辩。如果被建意者同意采纳、实施建意并确信实施不会带来不可承担风险,或者与建意者同意取消建意,结束评估。此过程中,双方均可咨询专家。

对建意者与被建意者存在分歧的建意,召开专家评估会。建意者、被建意者可分别邀请专家参加,评估会议规模根据建意技术含量、涉及专业和建意的目标价值等因素确定,双方邀请专家数量对等或者协商确定。

建意评估必须做出《建意评估报告》,对建意可否实施做出书面结论,可实施的建意做出计划安排,需要修改完善的建意,提出具体要求。

对争论大、评估困难的建意应当根据需要组织评估,必要时可请求上级IEARS指导工作,也可提交上级IEARS组织评估。

评估理论创新类的建意要给出是否可被认可,如果能够被认可,提出修改完善计划和争取发表方案。

实施建意

根据《建意评估报告》,可以直接实施的建意,按照专家提出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需要修改完善的建意,按照具体要求,组织修改完善,必要时,再次组织专家评审,然后制订实施方案再实施。

为力避操作失误,在修改、完善建意,制订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应当邀请建意者直接参加或者担当顾问、技术指导,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监督,确保实施质量和效果。

理论创新类建意的实施就是实现在建恰当层次的理论刊物上发表。国际领先的理论创新应争取首先在国内同类刊物上发表。(避免墙内开花墙外香这种扼制创新和人才的不正常现象)

激励

建意实施之后实现价值取得效益后,被建意者必须向建意者兑现激励。按照所提建意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的n%支付,超过一定数额的奖励需经IEARS组织评估认定,填写《激励兑现凭证》,由建意者签收。

对于理论创新等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建意,评估其产生的理论学术和社会效益争取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激励,或者由国家国际组织进行激励。也可争取国家专项经费进行激励。激励额度由专家评估表决决定。

没有实施的合理化建意,事实证明其正确的,也应当给予奖励。

相关论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也在于自主创新。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科学技术可以引进,但自主创新能力永远不可能通过引进获得。特别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也是买不来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可以说,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国家崛起的真正发动机。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自主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很多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54%,科技对经济社会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9%。而创新型国家的衡量指标是对外技术的依存度低于30%,科技对经济社会增长的贡献率高于70%。此外,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我国专利数量仅占世界发明专利总量的1.8%,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专利质量不高、专利转化率不足10%。我国距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

其实,在改革开放之初,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就做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无论如何都不不能说这些年国家对科技创新不够重视。而现实是我国在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贸易大国的时候,自主创新能力却明显不足,远称不上科技强国?

笔者经过深入探索认为,这是由于我国创新尚没有走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之路,创新的机制体制不健全,创新的环境不利于大多数人参与,最大多数的普通公民的创造性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发展起来,大多数普通人都无缘于创新,民间人士提出创新建意被接受、被采纳、被实施的概率更是低得可怜。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呢?2003年笔者由一个灵感开始提出了一个巧妙的创新建意保障机制构想——《建意评估、实施和激励系统》。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论证指出大多数普通人具有创新潜能却不能创新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创新建意保障机制。然后论述建立创新建意保障机制的必要性,概要介绍IEARS具体设想;结合实际案例论证了其可行性,提出启动IEARS的巧妙建意,论述了建立创新建意保障机制的重要意义。

建立创新建意保障机制的必要性

结合笔者从事的本职工作说起,笔者本职工作从事的是大型武器装备研制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要经常与技术创新打交道,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成功,也不可能形成军队新的战斗力。现代复杂武器系统是高新技术的综合体,许多项目都涉及到几十甚至上百个专业,一种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制往往需要全国数十乃至数百个单位的大联合,需要汇聚大批专业理论和工程技术人员多年的智慧和汗水。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军逐步确立了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新的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了武器装备要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十多年来陆续有新型武器装备立项研制。然而,从笔者经历的多个重大型号的研制工作来看,武器装备研制发展之路往往是不平坦的,在研制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弯路,质量问题频频发生,安全事故也会偶然遇到,研制进度一拖再拖,研制经费则是屡屡超支。不少型号大风大浪都能过关,但往往在小河沟里翻了船。

剖析大量案例,不难发现几个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型号本身难度大,未知因素多,技术风险大,偶然出现意外是正常的,当然无法完全防范杜绝,这是科学研究的本质现象。二是广大基层科技人员和职工群众的主人翁精神特别是大家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多数员工习惯于自上而下完成任务的工作模式,只注重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具体任务,领导没想到的,很少有人主动去想,也很少有人积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另一个方面,基层人员和型号外部人员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和创新建意常常不能被及时重视和利用。

对此,笔者本身就有深刻的体会。1998年,某重点型号刚开始启动研制时,笔者注意到有关部门论证规划的综合保障体制照抄国外模式,明显不适应当前我国现实情况,如果实施很可能会影响该型号研制完成后快速形成部队战斗力,同时还可能影响该型号寿命和可靠性等重要指标的实现。当时,笔者作为用户现场主管代表多次向研制单位提出建意,并向上级机关反映,但建意一直未能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和采纳。该型号的研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时,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可靠性指标经过多次讨论最终也没能合理分解给几家配套单位。至于难以快速形成部队战斗力的问题,各单位领导都心知肚明,无人触及,都怕一不小心把这个马蜂窝捅出来。本来,稍加注意,预先结合本国情况设计方案采取措施就能很容易根除的隐患却埋下了。无独有偶,2000年,笔者还曾注意到另一个重点型号的软件开发没有严格按照军用软件的开发程序进行管理控制,存在隐患和漏洞的可能性较大,由于该型号与笔者的分工无关,笔者没有直接提出建意,而是通过一篇论文详细论述了相关问题,可惜的是该篇文章发表的周期太长了点,2001年10月,在研制单位主办的刊物上发表时,恰好是该型号进行到最后关头,进行设计定型试验,恰恰就是软件发生了严重故障,导致整个试验失败,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间接经济损失过亿元,部队也因此晚了一年多时间才用上这种新型武器装备。

类似的现象不仅仅是在国防科技工业存在,在社会的许多行业和领域普遍存在。几千年来,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人微言轻似乎更是事实,普通老百姓为建设和管理国家献计献策实在太难,提出建意被政府采纳的可能性很小,偶有采纳也通常并不顺利。人类社会从很早就开始有社会分工,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工会越来越细,个人大多只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专业和职业。而创新的源头——灵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无法完全人为控制,更不能完全按照单位分工或者个人专业分配。许多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往往是当官者迷,为民者清,处于基层的普通群众才有最切身的感受。解决问题则常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局外人有时比局内人更容易产生新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当前体制机制下,人们发现了自己本职份外的问题,大多只能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当事者走弯路甚至误入歧途。产生了与自己本职和专业无关自己无法实施的想法和灵感时,通常只能白白丢弃。灵感和创意是创新起点,也是创新的灵魂,不能充分发挥利用,对于个人和国家显然都是巨大的浪费。这种现象在各种企业和组织甚至个人身上普遍存在,数月前,去一家个人新开的小饭馆,发现口味和质量都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如此下去必然要被市场淘汰,尽管同去的几位朋友均持同样看法,但如果将此良言献上,预料难以被创业信心正十足的老板接受,说不定还会遭到一顿痛骂。大家都做了袖手旁观者。不仅我们,去过的数百人大都如此。只是很少还会再次光顾这家饭馆。果不其然,这家小饭馆仅仅维持一个多月就关门倒闭了,数万元的投资无情地打了水漂,老板创业之梦也许从此永远破灭。可叹的是,类似的事情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经常重复地发生着!据某市工商局的统计,新创业公司的成活率不超过20%,太多的人其实都重复走了同样的弯路,破灭了创业的梦想!

在我国,老百姓创新贡献之路历来坎坷。最经典的当属春秋时的“和氏璧”故事:楚国的卞和在楚山中发现一块特殊的石头,认定其中含有价值连城的宝玉,他多次向国君呈献,先后被两代国君当作骗子,为此他的两只脚先后都被残酷地砍掉了,直到数十年后第三代国君楚文王即位才最终让玉工把这块石头打开,历史上最珍贵的一颗宝玉才得以见到天日,这便是后来被制成传国玉玺并演绎了许多著名历史事件的“和氏璧”。两千多年来,无数“和氏璧”的故事重演着。无数发明和创新,被认可、被重视的过程太漫长太痛苦。太多发明创造者付出了太大的代价,太多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时间太长。卞和是一位顽强超群的勇士,持续一生的执着使他的发现被最终认可,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很难有他那样顽强不屈的意志,也难有他那样的不幸中的万幸,很多创新者付出了生命仍然不能得到承认,很多创造者被当成骗子,他们的发明和创新被永远地丢弃、遗忘,人类失去了一次又一次飞跃发展和进步的机会。

其实,在国外,同样的情况也是存在的。闻名世界的肯德基炸鸡也曾有过类似的遭遇,它的发明者是一位美军的退役军官桑德斯上校,他为推销炸鸡配方经历了两年多时间的磨难,从美国的东海岸到西海岸,遭到1008家餐馆的老板无情地拒绝,在1009次推开一家餐馆的门时才被接受。如今肯德斯炸鸡风靡全世界,仅在我国就开了1500多家连锁店。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唯一能动的因素,建设和管理国家的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项任务能否完成好归根结蒂都在于人,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在于能否调动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创新更离不开人。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创新项目都不再是能由少数人、少数单位就能完成的,往往需要复杂的社会分工,需要调动许多单位众多专业各类人员和各种资源组成强大的创新联合体。要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必须要为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建设这种条件和环境必须首先从制度和体制上进行根本性的解决。据了解,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和单位都还没有建立这样一个保障机制,由国家科技部正在主导建设的国家创新体系也还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很显然,这种状况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创新是极不相称的,建立科学严谨的创新保障机制非常必要,非常迫切。

人人具有创新的潜能

1人人可以产生创新灵感

提起创新,许多普通人都觉得十分神秘,高不可攀,与自己无关,常常认为只有哪些掌握渊博知识和高新技术的人才可能创新,掌握高科技被大多数人看作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其实,这正是多数人对于创新的一个大误区。首先,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不仅仅体现在产品上,创新还包括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无一不需要创新发展,只要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提高,找到新方法解决问题就是创新。其次,创新需要必要的知识基础,但并不一定知识少就不能创新。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具有想象力,能独立思考,能产生新的想法(也就是灵感),学会说话的孩子就能产生灵感了。产生灵感就创新的开始,可以说任何脑功能正常的人都具有创新的天赋和潜能。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生命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创造的行动”。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2创新发明大多从平凡开始

人是由于有了发明才成为发明家的,发明家在开始创新发明之初都不是发明家。历史上做出伟大创造贡献的人大都是经历了从平凡到伟大这个过程。年轻时候的爱因斯坦就并不怎么出众,大学毕业时全班倒数第二名,找不到工作,贫困潦倒,迫不得已在报纸上登求职广告,好不容易才在瑞士伯尔尼市专利局找到一个“三等技术专家”的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三等技术专家”,却在工作之余搞出了狭义相对论。那时爱因斯坦才26岁,如果没有当时已经成名的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的帮助,也许艰涩难懂的相对论论文很也难能正常发表。

奥斯本21岁时还只是一个受过中等教育的失业青年,成天为寻找工作而奔波。一次,他到一家报社去应聘报考。主考人问他:“你从事写作有多少年的经历了?”奥斯本回答:“只有三个月,但还是请先看一下我的文章吧!”主考人阅后说:“从文章来看,你既无写作经验,又缺乏写作技巧,文句也欠通顺,但是选材富有创造性。可以留下来试一试。”奥斯本由此领悟到了“创造性”的可贵。上班后,他坚持“每日一创”,随时记下自己的创造性灵感,连火柴盒也用上了。多年的实践锻炼不仅使他成为一位显赫的大企业家,总结了多种创造技法,而且还成为举世公认的当代创造工程的创始人。

在我国,著名的王选院士在获得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之后不久在《光明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不要迷信院士》,说他的两次创新高峰是在26岁和35岁,那时的他是小字辈,还被不少人说是玩弄数学游戏的骗子。

人的能力有大小,创新能力也一样可以分出大小,但决非创新能力小者就不能创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著名的《创造宣言》中介绍:古代中国,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3 创新具有偶然性

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有不少大胆、新颖,甚至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出自于普通人和外行人之手。坦克的发明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叫贝斯特·斯文顿的英国随军记者,在法国目睹了英国远征军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后突然产生灵感:如果给拖拉机穿上钢甲外衣,不是既能进攻敌人的阵地,又能抵御敌人的机枪和炮火的射击吗?于是,他向大英帝国防务委员会郑重提出将“霍尔特”型拖拉机改装成装甲战车的建意,尽管开始遭到了最直接部门陆军大臣齐吉纳的严厉拒绝,经过一番曲折,加上好友国防委员会秘书汉凯的鼎力帮助,这项建意被时任英军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慧眼独识,用一年多时间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坦克。就是记者的这个发明成了有“陆地巡洋舰”之称,对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武器。

2004年3月28日,与众多院士一起登上国家最高领奖台,从国家领导人手里接过了沉甸甸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人中竟然有一位农民。他就是山西省万荣县的王衡,他于1986年发明的工程防水材料,遇水6秒就能凝固,比国家标准规定的20秒快得多,已经成功应用于黄河小浪底和长江三峡工程等国内外重大水利项目,至少产生经济效益11亿元,获得11项发明专利和59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他成了名符其实的发明家。要知道地下工程水害问题可是长期困扰世界工程界的一个大难题,无数技术水平高、科研条件优越、专业知识丰富的专家长期攻关未能攻克的难题竟然被一位农民用三年时间就解决了。

4 多数人不能创新的真相

前面已经证明,创新并不神秘,人人具有创新的潜能和天赋,人人都能产生创新的灵感。但为什么古今中外总是只有少数一些人最终成为创新成功之人呢?笔者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后发现,这是因为实现创新大多必须经历一定的程序才能完成并体现其价值。大多数人能够产生创新灵感,能够提出实现创新的设想,甚至可能承担实施创新过程中的部分任务,却很少能独自完成整个创新过程,并最终实现创新的价值。另一方面,偶然产生的灵感并不总是与自己的专业或者本职工作紧密相关。当人们大脑中产生了与自己本职工作和专业无关的创新灵感,大多数人都没有条件和能力将之变成现实,这种情况下,如果投入过多精力进行创新势必要影响本职工作,甚至可能引起领导和同事的不满,落下不务正业的把柄,严重的可能会遭受降职降级降待遇甚至可能丢失赖以生存的职业。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无法承受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创新所可能产生的风险,只能放弃这类创新。这样看来,农民王衡是了不起的创新英雄和创新榜样,有必要大力宣传歌颂!

长期以来,总是只有少数人能有幸完成创新,也形成了只有少数人才有能力创新的假象。单位和政府也只重视少数科学家名人的创新。大多数人无法实现偶然产生的创新灵感,误认为自己不能创新,对头脑中产生的大量灵感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在萌芽阶段就白白丢弃了,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创新的习惯。放弃创新,很多原本可能创新的人都没有最终实现创新和发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太多普通老百姓误以为自己没有创新的能力和资格,不再追求创新和发明,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悲哀。

5创新的主体是人,创新权是一种要保护的人权

当前不少人把创新的主体定位为企业。其实,这又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因为这样无疑会抑制普通老百姓个人自主自发创新的行为,势必会影响到普通公民创新的积极性,影响国家的创新广度和深度。毋庸质疑,企业可以作为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但我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说明企业还远远没有承担起实现创新这个主体责任,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并没有真正地调动起来。

笔者认为,参与创新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创新,特别是对于产生创新灵感提出创新建意这个起始环节。正常人都能产生创新灵感,也就是说具有创新潜能,也就都可以成为创新的主体。任何产生灵感并提出创新建意或者参与实现创新其它环节的人都可以看作是创新的主体。

能产生创新灵感的任何人都有创新的潜能,灵感是是一种要开发保护的创新资源。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大脑中的创新资源。笔者建议将创新权上升到一种要特别保护的基本人权,而且是一种永远不能被剥夺的人权,甚至在其它政治权力被剥夺的时候还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保留创新权。

创新保障机制的基本构想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笔者提出公民创新保障机制源也是起始于一个偶然灵感。

2003年1月11日,笔者在洛阳银燕大厦参加一次单位内部组织的经验交流会时,一个突然的灵感发现创新是本来就是可以很方便进行管理的,当时笔者突然想到任何创新均源自于想法、灵感和创意(我们统一用英文中的IDEA表示),无论什么领域,无论什么专业,无论任何方面的创新无一例外都是起始于一个或者多个IDEA。IDEA是创新的原点和起点,也可以把IDEA看作是构成创新的基本单元,对IDEA进行管理就可以实现对创新进行管理。如果我们建立以IDEA为单元的创新管理系统,实际上就是建立了实现创新良性循环的保障机制。(公民创新保障机制的提出和任何创新一样,也是起始于一个突发的灵感,提出并建立这个机制本身也可以看成一个典型的案例)

在此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思考并整理归纳,逐渐提出了公民创新保障机制——《建意评估、实施和激励系统》(英文是IdeaEvaluation,Actionand Reward Systems,简称IEARS)。

1 建意(IDEA)的基本概念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建意”这个名词在词典里是没有的,是笔者新提出的,这里我们规定建意就是建议与意见的简称,建意可以看作“创新的基本单元”,可以泛指意见、建意、想法、创意、设想、办法、概念、观念、理念、灵感、念头、思想、计谋、计策、方案、提案、提议、主意、主张、要求等多种含义。由于无法用一个现有的词完整准确地表述,所以用“建意”这个新词来表示(英文选用IDEA),此外这个新词还便于特别突出强调有建设性、有价值。即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对大量原始的IDEA进行严格的过滤和提炼,并进行认真修改和完善,使之成为具有建设性、有价值的创新建议或方案。

2IEARS的组织机构

为了履行建意评估、实施和激励系统的职能,企业和各级政府应该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或者由能兼顾其职能的创新管理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3IEARS的工作流程

每个正常的人每天都可能产生大量各种各样的想法,但一般情况下能够转化为真正有价值、有实施可操作性的IDEA还是不多的,有价值的IDEA犹如深埋在沙漠里的金子或深藏于大海中的珍珠。对于IDEA的产生者,有责任记录好自己的灵感,并把好第一道关,应该设法挑选出有价值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灵感,形成专门的报告,一般情况下还同时应写成初步的文章,然后向单位、国家或他人提出的IDEA。

由于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特别是判断力是有限的,不能强求每个人全知全能,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能正确认定个人灵感的价值,更不能指望个人把自己的所提出的有价值的IDEA都付诸实施,因此,创新建意保障机制IEARS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组织专家对公民提交的IDEA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进一步的过滤,并进行严格的修订和完善,然后再提交并督促相关单位组织实施。评估是为了确保采纳实施的IDEA具有建设性和有价值,是创新保障机制有效的关键。如果错误地否定一项有价值的IDEA,其实就是葬送一次创新发展和提高的机会,也可能同时将一位创新者埋没。反之,如果把不住评估这个关口,把沙子当金子,把一项没有价值的想法当作有价值的方案进行实施,不但不能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恶果并造成损失。

认定了IDEA的价值和可操作性,并对IDEA进行了修订,形成相对完善的建意,同时应修订完善相关文章,在不影响项目实施的情况下应争取公开发表。接下来应该转入实施程序。可由IEARS组织将评价通过并初步完善的建意提交被建议单位,将建意转化成为相关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可能是成为单独的项目,然后制定实施计划和具体的操作方案并付诸实施。

实施IDEA、进行创新常常都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和操作风险,在实施过程中要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力求减小风险,谨防因操作失误导致创新失败。一般情况下,应邀请建意提出者直接参与实施至少应该对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监督。

成功实施创新,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后,被建议单位应当通过本机制及时回馈建意者,向建意者兑现合理的激励。如果操作程序正确,实践证明项目失败,则不能发放激励。考虑到经过严格的评估,项目风险由实施单位承担或者通过保险手段化解。对于拒不接受评估通过的防范质量和安全问题建意的单位,如果造成重大损失,则应该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必要的惩罚。没有实施的合理化建意,事后证明其正确的,也应当给予奖励。

激励环节是对创新实现闭环管理的关键,是确保创新良性循环和持续滚动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合理的激励作保障,也就不能称之为创新保障机制,同时也是没有真正贯彻落实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得不到合理的回报,普通公民群众乃至科学工作者都可能失去继续创新的动力。让创新者永远无私奉献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提出的创新激励是后激励,不是在提出建意或者建意评估时就给予的,而是在建意实施取得效益后再兑现的,这种后激励在既可保证创新滚动发展的同时还约束了建意及其评估的有效性。能够起到尽量减小风险,避免评估走过场,而是在确认IDEA的价值、可行性,同时还要在修订完善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规范合理的激励是公民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也使得公民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4小结

综上所述,大体上就是创新保障机制的工作过程,这是一套对创新建意进行科学管理的操作程序。为了便于实际操作,笔者依照国家标准的格式已经编制出《建意评估、实施和激励系统》(草案),经过多次修改,现可供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参考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企业标准或实施细则,进行试点操作。

建立公民创新保障机制的操作性可行性

任何一项新发明、新创造都是从无到有,人类的自身的进步正是由于历史上已经创造了无数个从无到有的先例。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那样,提出公民创新保障机制本身也是一项创新建意。尽管笔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论证工作,但就其操作性和可行性,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并通过试点进行检验。所以,笔者热切地期待着社会各界对这个构想进行评估审查,期待着各领域特别是创新管理领域的专家提出各自的宝贵建意。不过,笔者坚信,由于巧妙地找到了创新的基本单元IDEA,实现了对创新管理的简单量化,明确了激励机制,实质上是找到了对创新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方法。对照笔者提出的标准草案,就不难发现其操作流程和原理是比较简单易行的。简单意味着可行,笔者对公民创新保障机制的可行性充满信心。简单易行,却无人听说过,说明还没有那个国家提出过公民创新保障机制,我们有信心将这一机制推广到国外。全球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实施标准化,我国失去了制订许多国际标准的先机,如果把公民创新保障机制的配套标准尽早制定并颁布,则可能成为我们的一个突破。

笔者在本职工作中发现了一个能够旁证本机制可行性的案例:

自1990年,原国防科工委发布了一个国家军用标准GJB841《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简称FRACAS),在武器装备在研制生产过程中,普遍用于对产品发生故障的信息进行管理,为分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制定纠正措施、进行设计改进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该标准已经颁布执行了十多年时间,凡是贯彻执行的单位均获益非浅。效果普遍良好,充分显示其操作的可行性,GJB841已经成为可靠性工程众多手段中最为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基本模式和管理过程非常相似,具有共性,我们完全可以把FRACAS看作IEARS在产品质量管理这个特定领域已经展开的一个特例。操作实施IEARS可以借鉴FRACAS,所以也可以确信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众多单位成功运行的FRACAS为IEARS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佐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FRACAS在一些单位贯彻运行得不够理想,坚持情况很不均衡,有的单位故障信息记录统计不完整、不连续,故障系统不能完全闭环,信息共享情况不理想,潜在故障的防范效果不佳,同样的故障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不是标准本身操作性、可行性不好而是由于这个标准在制订当初没有设置必要的激励手段,没有考虑用规范的激励制度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坚持贯彻该标准还基本依靠的领导的要求。本职工作中,一部分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领导重视时就认真执行,否则就走过场,发生了故障却没有人及时填写报告,致使部分故障信息在管理上漏网,产品缺陷不能确保及早剔除,更难进行信息共享,举一反三,防止类似故障发生。在某些型号的研制过程中,许多故障本来可以在研制早期就能够发现并剔除,但由于没有严格执行FRACAS或者该系统,致使同样故障在整个研制过程中反复出现,损失十分巨大,教训非常深刻。(详见《关于修订完善GJB841的建议》[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6年04期)

笔者在构建公民创新保障机制时特别注意到了这一点,特意把激励机制加入到整个系统中,力求做到奖罚分明,强调把规范合理的激励措施明确为运行整个系统的关键,确保所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者能够按照其贡献也就是创新价值的大小获得合理激励。注重以创新价值为激励依据的IEARS可望将把项目内甚至项目外、专业外的相关人员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实质上是为持续创新注入了动力源泉。

巧妙启动公民创新建意保障机制的建意

启动任何一个项目最重要的是要获得启动经费,本项目也不例外。

公民创新保障机制IEARS运用标准化和法规的方法规范了管理创新的程序和要求,强调对创新实施激励,形成创新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常规情况下,运行实施这个机制,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但在初始阶段为了减少风险和投资,可以考虑把其职能赋予许多单位已经建立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或者专家委员会,也可以组成临时的专家委员会进行操作。

至于评估,要对建意进行修改和完善,需要专家付出劳动甚至是创造性劳动,一定要给予合理的报酬。但此经费规模不大,可以由被建议单位设立专门的基金来解决。也可待项目成功后再行加倍发放。对于评估经费,笔者从法院接受案件时让让原告方垫交诉讼费产生了灵感,可以视情由建意者或项目的支持者提供部分评估经费。这种方式可解决经费难题,同时对建意者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减少由于建意者失误或防止个别人故意捣乱者将不具操作性和没有真正价值的建意提交,降低项目风险,同时减轻管理机构的负担。由项目建意者和其支持者提前垫资项目评估费用则可以当作创新的先期或者原始投资,在实施见效取得效益之后,附加高倍收益返还(由于投资有一定风险,其收益应高于其它正常投资者对此项目的收益)。其实,在没有创新保障机制的时候,普通公民提出的创新建意要想得到评估和认可,个人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通常惊人地高。相比较,预交部分评估费用是比较少的,而且将来创新实施后是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

实施建议可能需要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但其目标大多是取得更大的效益,或者是节省大量的经费。创新的重要目标创造额外价值也就是增收减支,IEARS本质上是保障创新并创造价值的一个机制,总的效果是获得收益。实施经费只能纳入被建议单位新项目开资或者专项投资,不能列入运行创新建意保障机制本身发生的经费。实施独立性强的新建意项目,也可以由新的投资者独立投资进行实施。

激励经费是IEARS中最特别的一种重要支出,也可能是比较大的一笔经费。但这部分经费不需要预先支付,因为这个机制规定的创新激励是后激励,也就是创新建意被采纳实施实现效益后才兑现的激励,由建意实施单位从所获得收益中按照规定比例进行支付。

由于IDEA本身千差万别,实施并取得效益的周期有长有短,而效益又可能分为学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经费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能直接影响本系统的成败。建议分阶段逐步解决,譬如先在本系统试运行一个时期,当各种问题凸现之后,全面权衡考虑建立一个专项基金委员会来统筹管理经费问题。一并解决对那些产生巨大社会效益或者学术效益但无法直接快速产生经济效益的IDEA进行政策性激励。

建立创新建意保障机制的重要意义

1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创新环境

提出公民创新保障机制本身就是一项制度和机制的重大创新,全面实施和推行之后,国家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将从根本上得以优化和改善,公民参与建设和管理国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创新意识成为公民的基本意识,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投身于创新实践,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都会主动发现单位、社会和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潜在问题,积极制定并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对于单位和集体,建立了IEARS,本专业本职工作之外的人员、离退休非在岗人员,甚至外单位的人都可参与进来。公民群众的创新行动必将蔚然成风,创新领域大大扩大,总体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创新成果也必将大幅度增加。有价值的、重大的原始创新,都将能够快速获得单位或国家的支持,由公众主导提出的创新项目的立项进程也将大大加快,个人的原始创新可望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时间可望大大缩短。

2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随着创新建意保障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广大人民群众也是创新活动的直接受益者。公民创新保障机制的提出源于对创新奥妙的发现和揭示,积累创新灵感能够帮助个人巧妙而科学地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潜能,从而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并把自己发展成具有独特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对于单位和国家可以用于发现、识别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到各尽所长,人尽其用。人才强国战略也将因此落到实处,我国最大的人口压力也将因此转化为最大的创新人才资源,形成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同步的局面。(详附件)

3充实完善按劳分配制度

在完成创新后按照实现价值的大小激励回馈建意提出者,事实上还是为知识经济时代找到了按创新贡献进行价值分配的科学方法。激励是整个创新保障机制的灵魂和关键,创新有价、智慧有价有了制度保障。创新激励的制度化、规范化实质上就是对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无论什么人,只要对企业对国家有创新有贡献,就能获得报酬,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调动企业不在岗离退人员甚至外单位人员关注单位的工作和建设,发现问题,提出建意帮助企业创新发展。

4辅助建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防范机制

在激励创新者进行激励的同时对阻止创新影响创新发展的人进行鞭挞的惩罚。IEARS将非常有利于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发现问题提出建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最大限度地防范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发生。有利于减少质量和安全事故造成的亡羊补牢甚至致命无法挽回的损失。在此机制基础上,可以建立诸如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预防机制,将发展过程的意外损失减到最小。

5有助于提高创新转化率

据统计,从1985年4月~2005年3月,我国受理的国内专利申请总量达1947784件,专利申请量增速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非职务专利申请量占到64%。非职务专利成果很多,但绝大多数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量的非职务专利被搁置、浪费和流失。到目前为止已授权的1137643项专利中,总的转化率不足25%,而在能够转化的专利中,80%以上是以企事业单位为申请人的职务专利,非职务专利得以真正转化和走向市场的比例只有5%左右。这种现象充分说明,我国的专利制度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企业组织建立创新建意保障机制,内部甚至外部专利发明人等创新者可以将相关成果作为创新建意提交给相关企业,主动要求企业转化利用,并在实施之后获得回报。

6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历史创造者

长期以来,许多单位的发展基本上取决于少数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水平,领导的失误可能带给企业的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建立创新建意保障机制,对于单位可有效调动普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实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还有利于科学实现民主集中制。对于国家可有效保障宪法41条赋予公民的建议权落到实处。突破长期不连续、不持久自上而下征集合理化建意的活动,让公民提建意变成自下而上的自觉行为和平常行为,而且是连续不间断的,是确保有效果的、有价值的。让旁观者从此不再袖手,让他山之石能够攻玉,用制度和机制激励人民群众随时随地担负起创新和发展的社会责任,对于防范个别人退步落后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小结

综上所述,建立创新建意保障机制,把IDEA看作创新的基本单元,把复杂的创新过程进行巧妙地分解、简化,消除了传统情况下进行创新所需要的种种前提和条件,为广大普通公民参与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宽松环境,也可以说打开了创新大门上的枷锁,创新不再是专家、教授等少数人的专利,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创新权这种基本人权,做到在创新面前人人平。建立创新保障机制为实现创新设计了规范的流程和必要的分工,普通公民无论多么普通都将能够随时融入到创新者和行列,随时捕捉头脑中产生出来的“灵感”,筛选提炼出有价值的建意,经过规范的程序将建意完善成为能够实施的创新方案,再督促相应的部门或者单位进行实施,实现其创新价值,然后对提出建意进行回馈和激励,为公民持续创新注入动力源泉,形成公民创新的良性循环。

制定并实施IEARS,上个世纪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造宣言》中所提出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理想将变成现实。人民成为创新之人民,国家成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建意保障机制本身就是意义重大的制度和体制创新,不仅适用于我国,也适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仅适用于本国公民,也适用于外籍友人,不仅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无论哪个国家建立这个机制都将大大改善其创新发展的环境,极大地激发本国公民和其它人员参加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普通公众成为创新之人。创新建意保障机制完全可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创新开始领先世界的标志。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自主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全中提出要在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为了确保这个伟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建立尽快将创新建意保障机制纳入到科技部正在主导建设的国家创新体系,并不断完善。适当时机,建议由全国人大制定颁布世界第一部《创新建意保障法》。同时由国务院废止1986年颁布执行的《合理化建意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本论证文献详见新华出版社《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相关建议见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专著资料)

副产品

日记成功学

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但三千年前古希腊神庙上警示的:“人啊认识你自己”这个困扰人类自身的大难题至今还没能很好解决。人类在几千年文明进化过程中,还一直没能找到认识大脑的天赋和潜能的科学方法。“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无数原本可以成为各行各业千里马的人因为没有伯乐发现而被终身埋没。

可喜的是,笔者在提出创新建意保障机制的同时,发现了记录开发灵感能够帮助人们发现自我天赋和潜能。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把随时产生的灵感和创意尽可能地记录下来,保存下来。持之以恒写灵感日记,灵感就会越来越多,也会由小变大,当然也可主动地修改补充。在写的过程中,人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会同步循序渐进地培养起来。当灵感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可对其进行统计、归纳和分类。一个人灵感集中的领域是天赋和特长所在领域,或直接将实现其中价值最大的灵感定位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运用这种方法,能简单而有效地找到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传说中的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找到的“职业锚”。反之,灵感少的领域表明是个人的短项和薄弱环节,至少是缺乏爱好或兴趣,较难取得创新发展的可能,也可能是制约自己人生成功的短板,是必须设法回避或攻坚克服的方面。

找到了个人的天赋和潜能,了解了个人的不足,则可以扬长避短或者扬长补短。结合社会学家对社会发展趋势和对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就可以科学地选择最适宜个人创新发展的人生方向,将减少不必要的人生弯路,加快个人的发展速度。

进行了科学的人生定位,确定了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对所选定的发展方向乃至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思维创新和研究探索,继续坚持记录创意和灵感,日积月累,并反复修改完善,这个领域的创意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就可以汇集形成独创性很强的报告或论文,同类的报告论文积累到一定规模就可能编成创新专著。坚持记录特定领域的灵感、创意,长期积累,几乎每个人都能成为创新成功者和写作高手,彻底突破当前应试教育无法大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困境和尴尬。

和传统的日记一样,坚持写灵感日记,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写作能力,锤炼成功者的意志,养成创新成功的习惯和个性。

上面是简要的推理,下边提供两则典型的案例:

2003年3月8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的主人公马燕的事迹完全印证了坚持写日记可走向成功这一科学构想。马燕,是宁夏西海固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同心县予旺乡张家树村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子,曾两次面临辍学,但与众不同的是她听信了老师的话,养成了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短短两年时间就记了四大本。从采访的电视画面可以看出她不是什么天才,她的所做不过是把真实生活和思想感受不断地记录了下来。一个偶然的机会,《马燕日记》成为了欧洲和日本共五种文字的畅销书,她也成为了张家树村历史上第一个上中学的女孩,她的日记感染了成千上万的西方读者,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法国成立了“宁夏的孩子”基金会,宁夏上千名失学女孩也获得捐助,拥有了上学的机会,改变了命运。(关于马燕日记的故事可以搜索互联网)

据2004年8月9日新华社一篇电讯稿,河北省阜城县王集乡姜庄村63岁的农民张明侃,自39年前开始为“老天爷”记日记,每天仔细观察天气变化情况。每逢下雨或下雪前,他都要把水桶放到院子里,过后用尺子量雨下了有多少、雪下了有多厚,与从广播里听到的天气预报相对照,进行分析,做出结论。年长日久,他摸透“老天爷”的脾气,有了自己一整套判断天气变化的土办法,并及时把刮风、下雨的事儿提前告诉乡亲们,对农时耕种很有帮助,十里八村的人们无不对他挑大拇指,成了大家公认的“气象专家”。

坚持写日记可能成功,坚持记录灵感日记=坚持创新,积累创新灵感并实现创新必能创造价值实现创新成功!这就是美好人生工程日记成功学的真谛。正如毛泽东说:“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

从记录最简单的灵感开始发展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符合人的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因而是科学的、可行的。日记成功学适用于所有正常的人,无论对大人还是小孩,只要能学会了最基本的几百个字,几乎不需要门槛。我国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多次声称他只能熟练地使用500个常用汉字。对于我国庞大的贫困人口、巨大的失学群体,更是一个大福音。(这里特别推荐口述日记玩识字快乐早教法,只要求大人会查字典,每天为呀呀学语的孩子记一两句口述日记并用作识字启蒙教材,在生活的玩耍中就能掌握汉字,对那些没有条件上学的文盲半文盲将不失为一种经济高效的脱盲方法,让需要脱盲的人们自我发展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都将不再是难事。)

日记成功学,触及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科学教育的本质,是一项科学性强、成本低廉、简单实用的人生成功方法,也是门槛极低的科研方式。大大突破了西方成功学的局限性(基本是营销成功学),如果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拿起笔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记录自己的灵感,总结提炼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经验教训,一天积累一点点,一天提高一点点,创新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这两种最重要的能力一定会循序渐进地提高。用不了太久的时间,一定能涌现出大量创新成功之人。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拥有了创新意识,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其实就是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为创新发展之人。

人口数量,被很多人当作我国发展的最大压力,笔者恰恰认为我国的出路恰巧就在人口上,不是人口数量的巨大,而是巨大人口蕴藏着的巨大创新潜力。如果大大降低创新的门槛,打开创新大门上的枷锁,按照其流程将创新进行科学的分工,调动普通公民参与创新的积极性,我们就有可能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齐心协力,和衷共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就有希望在现有条件上挖掘并培养出大量的创造家、发明家,让大量普通公民成为创新发展之人,让大批微人成为伟人,让创新之花开遍神州大地。到时候,我们就不怕什么人口数量的压力,我们完全可能依靠我们民族的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率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让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6:3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944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