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展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息交流,凝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观念和理论共识,充分调动和利用全社会的学术、经济、舆论资源及社会公众的参与,以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和健康开展。
同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将及时地反映政府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法规、政策以及学术机构和保护机构的研究成果、工作经验,为引导全国非物质遗产相关工作者、志愿者正确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
2006年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标志。该标志主要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等领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是通过网上征集、群众投票和数轮专家评议最终选出的。标志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的鱼纹,隐含“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于“文”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寓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中国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专家评审委员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委员会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4:4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939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