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王文章,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发表艺术理论、评论文章数十万字。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文化部创新奖一、二等奖;全国文化新闻一等奖。出版著作有:《艺术体制改革与管理初探》(华夏出版社)、《艺术当代性论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戏曲艺术评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主编有:《中国学者心中的科学·人文》(上、中、下)、《传统与超越——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科学与人文对话丛书》、《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纪念册》、《澳门艺术丛书》(五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上、下)、《兰苑集萃——五十年中国昆剧演出剧本选》(四卷)、《侯宝林表演相声精品集》、《相声名家表演精品丛书》(七册)、《中国先进文化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京剧大师程砚秋》、《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中国京剧艺术百科全书》(上、下卷。合编)、《小学生京剧100问》(合编)、《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合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中国艺术学大系丛书》、《周而复文集》(副主编)。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无形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
保护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
保护传统艺术弘扬优秀文化
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是多元文化协调并存的重要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规范里程
正确认识和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的要义解析——以闽南传统戏曲艺术为例
尊重科学规律创造性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的发言
守护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形成全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
“非遗”传承需奋力
在保护中稳步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保护——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创造“非遗”整体性保护的社会环境
文化符号传递多彩信息
保护的灵魂是传承
“非遗”保护走向文化自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非遗”保护,问题何在?
让更多观众享受博物馆
增强“非遗”保护的文化自觉
同享月华的光辉与祝福
书法教育重在普及
《绝世清音》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再版序言
挖掘文化遗产的“寻根之旅”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序
《吴风物语——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图鉴》序
《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总序
《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献丛书》序
《中国传统节日》前言
简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建设队伍继承创新推动发展——在“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学术论坛”的发言
《捡起金叶》序
在工作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思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总序
总结“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
附录一(全国政协会议提案)
关于加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立法进程的提案
关于建立中国戏曲博物馆的提案
关于加快民族艺术国家三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戏曲博物馆、中国音乐博物馆)立项和建设的提案
关于增加各级财政投入,重视保护戏曲剧种的提案
关于进一步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立法进程的提案
关于建议在大、中、小学大力普及书法教育的提案
国家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附录二(媒体采访)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三大难题
共同参与保护,构建和谐精神家园——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王文章访谈
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
“非遗”,需要全人类共同守护——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
美国国会图书馆关注中国“非遗”保护
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建设性破坏
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研究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非遗”保护立法迫在眉睫
中韩文化遗产争夺硝烟再起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义重大——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
文化遗产与我们一道前进——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
熔铸民族传统彰显文化自信——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畅谈传统节日
有历史记忆的环境是“非遗”重建难点——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
中国“非遗”保护进入新阶段——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
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专访
古运河上的访谈——访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
加快推进“非遗”保护法的立法进程——专访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
从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书法普及教育——访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
我国“非遗”资源达87万项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人全面保护阶段
立法可强制地方保护“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里程碑——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谈“非遗”法出台
文化创新的核心在于精神创造
要坚决制止“非遗”中的“伪民俗”
退出机制是“非遗”保护不可缺的一环
后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结项成果,是作者多年在前人已有基础上独立研究的成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系统性,书中多个章节的内容已经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获得发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工作人员、学者以及相关专业在校学生。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前人研究综述
三、研究趋势
四、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与流变
第二节 概念的缺陷与修正
第三节 概念的重新界定与诠释
第四节 概念提出的意义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第一节 传承性
第二节 实践性
第三节 无形性
第四节 多元性
第五节 活态性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第一节 类型分析概述
第二节 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节 身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节 心授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节 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记忆价值
第三节 传承价值
第四节 审美价值
第五节 基因价值
第六节 学术价值
第七节 经济价值
第八节 小结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一节 保护的概念与历史
第二节 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三节 保护的原则
第四节 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化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的背景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学科化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的原则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
第一节 问题的背景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生态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态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第一节 传承概念概述
第二节 传承人及其类型
第三节 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
第一节 人类学田野调查概述
第二节 调研的内涵与特点
第三节 调研的必要性和原则
第四节 调研的操作方法
第五节 调研的环节与注意事项
第六节 小结
第十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第一节 生产性保护的提出
第二节 生产性保护的基本依据
第三节 生产性保护的实践难题
第四节 生产性保护的基本法则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区建设
第一节 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实践基础
第三节 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附录2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附录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附录4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附录5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6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附录7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附录8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
附录9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
附录10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
附录11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附录12东莞市虎门镇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 2011-2020)
后记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4:4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938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