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囊集团
智囊集团又称头脑企业、智囊团或思想库、思想库、智囊机构、顾问班子。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它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或优化方案,是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咨询,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提出各种设计;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把运行结果反馈到决策者那里,便于纠偏;进行诊断,根据现状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预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者选用。
智囊,是现时流行的说法,历史上曾有过多种叫法,如门客、军师、谋士、参谋、顾问等等,智囊在古代军事及其他政治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史书、兵书中有记载的孙武为吴王阖闾献谋、吴起为魏文侯献谋、孙膑为齐威王献谋,这里孙武、吴起、孙膑都是谋士,他们在为各自的国君在治邦立业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现代管理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巨大挑战,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愈演愈烈,智囊就更为人们所重视了,并形成了智囊组织、智囊系统,作为一个群体的组织来为企业、为社会服务,这也就是所谓的智囊团问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由此可见,“智囊团”的力量不可忽视。在现代社会,“智囊团”又称智库、思想库、智囊机构、顾问班子,是一种特殊生产知识和思想的组织。
领头雁与智囊团
美国钢铁公司创始人卡内基曾说过“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只要留下我的成员,4年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喜欢与别人共同创造财富、分享财富的卡内基可以说是智囊团这一原则的倡导者。
看看南迁的候鸟,它们以“V”字形飞行,是为了利用群体的力量,减少飞行时因气流造成的阻力。领头雁受到的阻力最大,所以它们轮流领航。据物理学家研究,集体飞行的路程要比单独飞行远72%以上。一个企业,如同一个雁阵,领航的是其精英,它就是企业中的智囊团。
智囊团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组成,以和谐的姿态与积极向上的精神,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协作的团体。
美国钢铁公司创始人卡内基,就是一名出色的“领头雁”。他所拥有的巨额财富,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他并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财阀,他喜欢与别人共同创造财富、分享财富。可以说,他是智囊团这一原则的倡导者。
卡内基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对钢铁知识知之甚少的小工。他成功的奥秘在于善于利用人才技术的优势,并且把他们集中到自己麾下。于是,他四处网罗人才,同50多名专家组成智囊团。他们为他出谋划策,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正是这股巨大力量的融合,才产生了美国历史上一个钢铁托拉斯。
重视人才、知人善任是卡内基成功的第一要诀。卡内基说:“我的工作就是激发他们的信心,提供最佳服务的愿望。”他把人才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只要留下我的成员,4年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
在卡内基的智囊团中,各方面专家组成一个合理的智能机构,能针对任何重大问题及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从而推动事业的持续发展。
卡内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坚毅品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激励每一个成员。他了解智囊团的每个成员,并与他们坦诚相见,推心置腹,公正待人,给他们应有的利益和应酬,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他的公司不断扩大,一跃成为美国资产最多、力量雄厚、拥有25万员工的超级钢铁企业。
卡内基去世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镌刻道:这里安葬着一个人,他最擅长的能力是把那些强过自己的人组织到他管理的机构中。
这不仅是对卡内基的一生中肯的评价和推崇,也给世人以深远的影响和启迪。微软公司、西门子、诺基亚、海尔集团……所有傲视群雄的实业巨头,无不有一个智囊团在为其运筹帷幄,从而决胜千里。
举例分析智囊团的作用
1982年,比尔·盖茨登上了美国《金钱》杂志的封面。杂志这样评价道:“你可以喜欢他,也可以憎恨他,但你不可以忽视他。”的确,这个象征高科技精英的符号人物已经并继续主导着一个崭新的时代。
如今,已经没有人可以否认盖茨与微软的成功,优秀的人才无疑是盖茨能够迅速称霸软件市场的法宝。在一次接受记者的提问中,比尔·盖茨做出了回答:是微软公司的智囊深度,是微软的人才优势撑起了一个时代。
盖茨的回答说明了一个真理。他总是衷情于智囊工程师而不是市场经理或者其它总裁,智囊团才是帮助他设计公司对策和产品的真正行家。从微软的最初发展阶段,盖茨就意识到了一点,当时他就采纳了查尔斯·西蒙尼,一名施乐电脑专家的建议来帮助他发展一个文字处理系统。而这名专家如今已经成为了智囊团的成员之一。从1981年离开施乐公司,西蒙尼在接下来的10年中一直致力于微软的应用软件开发,Multiplan、Word、Excel等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开发成功的,他被誉为“微软首席程序大师”。
目前微软的智囊团是一个新老混合的团体。成员包括公司的最高层领导、高级开发员和程序经理,核心大约由10来个人组成,他们管理关键产品领域和负责公司新的举措,组织非正式的监督组来评估每个人的工作。
除此之外,也有许多在各个项目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组成了智囊团的外围;一些人还是公司的元老,从微软建立之初便一直在这儿工作,然而越来越多的成员来自对手公司或者是个人计算机领域之外新技术方面的专家。这些主导微软操作系统和因特网发展战略的专家,曾帮助盖茨,把微软的事业推到巅峰。虽然他们当中,有些人目前已经离开了微软。
现任总裁史蒂夫·鲍尔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WINDOWS项目迟迟无法完成,成为一堆无法收拾的烂摊子时,他挺身而出,承担了开发责任并成功地将其推向市场。师从于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芬·霍金的副总裁内森·梅尔沃德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微软面对瞬息万变的技术市场和扑朔迷离的未来走向时,提供战略的思想库。他是指引微软走向未来的舵手。进入微软后,为帮助盖茨摆脱繁重的官僚式的组织管理包袱,他把IBM的四项基本准则引入微软,从而对微软实行战略转折,使竞争网际网络在管理方面的配套改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保罗·富莱斯那在1994年加入公司之前,控制着一个计算机社团,是一个最不满意的微软顾客。从加入微软那时起,他已设法改变公司文化,首先关注品质,他促进了公司推进.Net网络服务及首次推出数据库软件业务。一年五千万美元,微软的数据库业务就自富莱斯那接管它以来,有着十多亿美元的发展,他已成为在公司的领导理事会里面举足轻重的人物。
此外,在智囊团外围,有些人物因不断作出惊人贡献取得大胆的突变而显得尤其出类拔萃,比别人要技高一筹,深知开发过程要髓的克里斯·彼得斯1981年加入微软以后,他先后为MS-DOS 2.0、Microsoft Mou1.0、PC Word 1.0和视窗1.0进行程序设计。之后大约有5年时间,他担任Excel的开发经理。由于运用了新的开发过程技术,他成功地把Excel 3.0推向市场,仅仅比预定时间晚11天。之后他成为Word产品单位的总经理,为微软创造了好几亿美元的收入。
而2003年2月,“微软高信任度计算机处理学术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意味着微软与学术界的联姻迈开了新的步伐。来自世界各地名牌大学中计算机安全和软件开发领域内的顶尖高手和5名独立工作的法学专家成为微软产品安全性以及全球发展战略方面的顾问。作为回报,微软将对学术委员会成员所在的大学提供一些科研资金援助。
首选的顾问们将不得不面对和处理一些直率强烈的争论,但这些主要通过公司的电子邮件系统,而无需面对面的会议。
这些顾问们已经听取了微软在加强Windows产品以及相关的IE、Office办公软件等产品的安全性方面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情况,微软希望能听到学术专家们对这些工作进展的反馈意见,从而达到避免犯“方向性错误”的目的。微软表示,虽然今后该顾问委员会所提出的各种建议并不见得件件都会被微软采纳,但他们每一个建议都将会被微软认真考虑,因而这些建议对微软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由盖茨兴起的借脑行为在微软公司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微软目前已经团结了一大批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高科技领域众多资深人士,可谓人才济济。无可否认,在不断推动计算机软件产业实现前所未有速度的更新换代和制订行业领域一系列最新标准,引发这场全球性的世纪新技术革命的过程中,正是这些杰出的人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正是这些智囊团的幕后操作,才使得微软在发展的过程中鳌头独占,独领*。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0:44: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927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