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儿童行为学家的一项专题研究,大约6%的男孩在其上中小学,甚至进幼儿园时,即出现程度不等的娘娘腔,而且其中有一半在其成年后仍表现得奶油味十足。
所谓娘娘腔,指的是男孩行为上某种程度的女性化,表现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娘娘腔并不一定会像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可能导致同性恋,但却可能给男孩心理上的健康成长带来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
德国专家已经证实,孩子的娘娘腔基本上与遗传因素无关。一项统计显示,凡父亲在孩提时表现出娘娘腔而成人后又消失的,其儿子表现为娘娘腔的比例与其他家庭的男孩相比只是略高一些。但如若父亲在孩提时代表现出的娘娘腔一直保持至今,那么其儿子表现为娘娘腔的比例就要比其他家庭的男孩高出2~3倍甚至更多。这就意味着,男孩娘娘腔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是与其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的。实际上,诸如父亲的性格、家长的期待、排行、家里女性多还是男性多、小伙伴的影响等等,都可能对孩子的行为方式、性格特征产生一定的作用。
说话细声细语,声音尖而细,嗲。与之配合的肢体语言很多,比如兰花指,走路步子小且腿夹得紧,扭腰等
喜欢昂首挺胸的走路 ,对很多品牌有特殊的见解和独到的鉴赏能力
但是大多数有“娘娘腔”的男子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他们在孩提时代,就喜欢学做妈妈,爱玩女孩喜欢的洋娃娃,稍大些喜欢打毛衣等;而父母也愿意把他们打扮成女孩。这样,他们从小在性别天平上就走向了女性这一端,直到长大成人,已阴差阳错,造成“错位”。 男子一旦出现“娘娘胜”的表现,自己应该正确认识,并下定决心改变这种“跨性别”的角色。但是,对于“娘娘腔”已定型的男子来说,要改变这种性角色的错误误是比较困难的,此时,可以听从精神科或心理学医生的指导。 更重要的是,年轻的父母在抚养自己的男孩时,不应将他当作女孩培养,以免性别角色错乱。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性别确认关键期是出生后18个月到足岁,在此之前,父母出于好玩或自己的爱好,将孩子打扮成女孩,影响还不大;而到了关键期,必须纠正这种错误做法,如果不及时纠正,以后再要改变就困难了。 还需指出一点,有些男子比较文静,怕羞,或某一动作、行为像女孩,有时也会被人称作“娘娘腔”。这种情况与本文所指的“娘娘腔”是不同的。这些人还是一个男子汉,并没有出现什么角色错乱。 有了娘娘腔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克服的勇气,日常生活中应多提高自信心,说话大声一点。
有关于“娘娘腔”现象的争论,折射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仍然在影响着我们。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gender-role stereotype)是指人们对男性或女性的固有印象,有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文化中,勇敢、果断、理性、冒险、自信、有担当等一般都被归于男性特征,而温柔、细心、依赖等则很容易被归于女性特征。
社会以此为准则要求每个人,每个个体也会以此为准则衡量他己,这样就会形成共有的性别角色特征。这些特征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家庭、学校、友伴、社会等渠道强化和传递。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9:43: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886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