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四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三次国际危机。根据1945年《苏英美三国雅尔塔会议公报》《苏美英三国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 》及其他有关文件规定,在德国投降后,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上述文件还规定了处置战后德国政治、经济的基本原则,以防止其再发动战争,危害世界和平。
历史图片随着德国重建的开始,美英与苏联在德国的问题上矛盾加深,苏联迟迟不愿让德国各占领区合并,并拒绝西方的经济政策。为此美国计划将德国西部占领区三合为一。为了使法国在合并占领区问题上与英美方向一致,美国用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巨额援助安抚法国,另一方面在1947年通过《萨尔宪法》,从法律上给予法国甜头,保证萨尔并入法国,促使法国同意法占德区与美 英占德区合并。
1948年2月至6月,美、英、法、比、荷、卢六国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提出的“伦敦建议”,内容为法占区与英美双占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并共同制宪,成立联邦德国,将联邦德国纳入欧洲复兴计划。
1948年5月18日,苏联政府通过了《关于在德国苏占区实行货币改革的决定》。决定责成苏联驻德军事当局在西占区单独进行货币改革时立即在苏占区实行货币改革。要求“苏联军事当局争取在整个大柏林地区发行苏占区新货币”。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宣布由6月21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即发行有B记号之马克。
苏联得知该计划后,于1948年6月19日提出抗议,占领军长官索洛科夫斯基发布“告德国民众书”,书中称英美法三国欲分解德国。6月22日,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的D记号马克,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空中走廊通道,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
为西柏林空运物资的C-47运输机1948年6月29日,美国实行空运,派出大批飞机向柏林250万居民大规模空运粮食及各种日用品,在一年间飞行次数277,728次,空运货物211万吨,同时对苏占区所缺的钢、焦煤及电力等实行反封锁。
1948年9月,西占区以阿登纳为首的65名州代表开始拟定新宪。1949年5月8日,德国议委会通过新法。5月12日,美英法三国军事长官在法兰克福批准新法,同时公布占领法,标志著西德政府结构基本确立。
苏联于封锁中蒙受道义损失,它深知此时封锁不能阻止建立西德国家的进程,于1949年5月12日宣布撤销封锁,延续324日的柏林危机结束。5月23日,英美法三国代表参加下,西德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9月20日,西德建立,定都波恩,以阿登纳总理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9月21日,占领法生效,令西德享有自主权,英美法三国保留管制联邦德国之外交、外贸、国防特权力。
同一时间下,苏联亦在德国东部筹措成立共产党控制的德意志国家,苏占区在1949年5月30日通过宪法,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生效,东德建立,定都东柏林,皮克为总统,格罗提渥为总理,取代苏联管制委员会对民主德国的外交及外贸监督,德国彻底分裂为东西德。
柏林于1949年分裂后,西柏林由于重建顺利,经济逐渐繁荣,令苏联决意解除问题。
1958年11月27日,苏联单方面向英美法三国发出照会,要求它们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的驻军,使西柏林成为自由市,否则,苏联会把西柏林的过境检查改由东德负责。苏联自知统一无望,故迫使西方承认东德。
英美法三国拒绝了苏联的要求,并且宣称如果苏联封锁进入西柏林的通道,它们将不惜诉诸武力,苏联对回应作出强烈抗议,史称第二次柏林危机。
苏联对西方国家的强硬态度放低了调子,表明六个月的期限非最后通牒,并希望透过国家领导人会晤改善东西方关系。美国表明如果苏联能先收回六个月的最后通牒及由苏联先举行外长会议,美国将同意召开新一轮四国首脑会议,讨论柏林问题,苏联接受,第二次柏林危机稍稍缓和。
1961年6月3日及4日,美国总统肯尼迪与苏共领导赫鲁晓夫于维也纳举行两天会谈,讨论焦点集中于柏林问题,赫鲁晓夫旧事重提,要求英美法撤出西柏林,否则西方国家进入西柏林都需先得东德同意,肯尼迪断然拒绝。
柏林墙1961年7月初,苏联宣布暂停复员,并将军费增加三分之一,肯尼迪作出强硬反应,因他认为西柏林是抗苏焦点,绝不容重演绥靖政策,肯尼迪要求国会增加32.5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征召部份后备役人员及国民警卫队入伍,扩大民防及修筑防空措施,顿时美苏关系再次紧张,史称第三次柏林危机。
1961年8月13日,苏联及东德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从15日起沿东西柏林分解线在东柏林境内筑起柏林墙,西柏林人进入东柏林都需经过边境站的检查,还需办理入境手续.这一举动令西方国家措手不及。但除发出警告外,不得不把柏林墙的事实加以接受。柏林墙既已筑起,赫鲁晓夫便在同年10月10日苏共22大正式取消英美法于12月底前撤出西柏林的期限。后来,苏联冻结了德国和西柏林的问题,美苏关系再度缓和。
柏林墙筑起两个星期后,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美苏两国为期三年的禁止核试验协议,恢复一系列试验。肯尼迪虽看出苏联虚张声势,但也不甘示弱,在九月恢复地下核试验,美苏军备竞赛又进入新高潮。
世人瞩目的空中补给线——柏林危机中的空中运输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的1945年2月,苏、美、英在雅尔塔会议上即决定战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政策,并邀请法国作为第四个占领国。同样,柏林市也实行四国共管。按照雅尔塔会议的协议规定,柏林西部由美、英、法三国占领,东部则由苏联占领。
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出笼后,美国加强了对欧洲的攻势。它乘西欧各国政治上、经济上困难之际,迫使西欧国家接受条件苛刻的“美援”。它还以“美援”为诱饵,对东欧各国施 加影响,企图拆散东欧与苏联的联系,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在这场激烈、尖锐的冷战抗争中,美国的主攻方向是西欧,特别是位于欧洲心脏地区的德国。
1947年底,苏、美、英、法四国伦敦外长会议破裂后,美国决定加速从经济上和政治上分裂德国。
1948年2月,美国不顾苏联政府的坚决反对和警告,拉住英、法,拖上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在伦敦举行所谓六国会议,商谈成立独立的西德政府。美国还和英国、加拿大秘密商议建立北大西洋政治军事集团。
针对美国在欧洲发动的这一系列冷战攻势,苏联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
1947年9月,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逮捕和清洗了一批反动政客和反苏分子。
1948年4月6日,苏芬条约正式签订,条约规定两国在军事上合作,抵抗外来武装侵略。
1948年2月,为抗议西方六国伦敦会议,苏联禁止西方代表前往柏林苏管区出席德国人的政治集会。
1948年3月30日,苏联驻柏林代表通知柏林的美国军事长官,从4月1日起,苏方将检查所有通过苏占区的美国人证件,并检查所有货运和私人行李以外的一切物品。苏联开始对柏林实行一系列地面交通限制。
美国1962年4月27日进行的核试验1948年6月18日,美国不顾苏联4月间在柏林断断续续采取的限制地 面交通运输等警告性措施,仍与英、法宣布在其占领区内实行货币制度的改革。这是在西德实现马歇尔计划,严重分裂德国的重大举措。
1948年6月19日,苏联政府随即发表声明,“大柏林在苏联占领区内,经济上为苏占区的一部分,为了保护苏占区居民和该区经济利益,防止对苏占区货币流通的破坏”,决定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通路实施下列“交通管制”:1停止火车客运交通;2禁止西占区汽车和马匹进入苏占区;3水路运输须经允许并彻底检查后始能放行;4个人通行证无效;5货运列车须经彻底检查后始能通行等等。
1948年6月24日,苏联关闭了从汉诺威至柏林高速公路上的赫尔姆施泰特检查站(位于占领区边界),同时,封闭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通往柏林的公路、铁路和水路的交通运输,并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电力和煤炭。
西柏林位于大片苏占区(东德)的腹地。这座城市当时还是一片废墟,但它却居住着250万居民以及盟国的管制委员会和西方国家的占领军。然而这座城市根本不生产食物或其他生活必需品,它的生存完全依赖陆路、水路运输。苏联对西柏林实行了“交通管制”后,曾提出向西柏林居民供应粮食和用水等生活必需品,但遭西方国家的拒绝。
与此同时,美、英等国也对苏占区采取了反封锁措施。
1948年6月24日,英国中断了运往苏占区的煤、钢。
1948年6月25日,英、美对取道美管区来往于东柏林与波茨坦之间的苏联人故意刁难,以示报复。柏林危机加剧。
西方盟国对柏林空中运输的行动计划表美国决定对西柏林实施空中补给。1948年6月24日晚上,美驻德军事长官克莱的部下和顾问们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怎样对付苏联政策。会议上各种意见分歧很大。最后克莱决 定对西柏林实施空中补给。
驻西德美空军司令李梅将军接到克莱的命令后,立即调动他所掌握的飞机,第二天向柏林开始了空运。李梅在调集欧洲可供使用的美国运输机的同时,又急电华盛顿派出更多的运输机以供空运。
1948年6月26日,在美国的内阁会议上,杜鲁门下令,“空运应在全面组织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命令美国驻欧洲部队将能够获得的一切飞机都投入空运。也就在这一天,美国空军的1架运输机从法兰克福将一批急需的物资运入柏林,代号为“运粮行动”的空运作业正式开始。世界航空史上罕见的特大规模的空中运输——柏林空运,拉开了序幕。
从1948年6月26日期,美国加强了柏林空运,但是,杜鲁门和他的许多高级官员们,并不相信依靠空中运输能够长期满足柏林的需要,他们认为空中运输只是为了赢得更多时间来打开“外交僵局”罢了。此外,他们也担心因为“一个偶然事件而燃起战火”。为此,杜鲁门下令克莱和墨菲回国汇报。1948年7月23日,在美国召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上,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极力反对把飞机集中起来给柏林搞空运,理由是集中美国运输机进行柏林空中运输,意味着削弱美国在其他地方的空中力量,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会使美国“暴露在无法收拾的形势之下”。杜鲁门权衡利弊之后,认为,要想继续留在柏林,而又不致冒全面战争的危险,“空中运输比陆路武装护送危险性要小”,因此他命令空军“对柏林空中运输给予充分支持”。于是,举世瞩目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的“空中走廊”,在美国朝野上下激烈的纷争中,在杜鲁门的精心筹划下架设起来了。
从美、英占领区通往柏林的空中走廊有3条,即北部空中走廊、中央空中走廊、南部空中走廊,每条走廊宽度为3公里,远远地小于宽度8公里的规定。这3条空中走廊在柏林空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数百架飞机的全部飞行都是在这3条空中走廊内进行的。
美国空军在柏林空运中,共使用了7个机场,其中莱茵美茵、威斯巴登、法斯堡和塞里机场为装载起飞机场,滕珀尔霍夫、加托、特格尔机场为到达卸载机场。由于空域和终端机场范围都很有限,加之参加空运飞机数量很多,致使空中走廊的飞行拥挤,飞机密度大。在这种情况下,空中交通管制显得尤为重要。在空中走廊内,进入柏林的全部飞机都要接受美占区法兰克福和英占区巴德埃尔森管制中心以及柏林安全中心的严格指挥和控制。为了适应“美英联合空运特遣队”的需要,1948年12月又在滕珀尔霍夫成立了一个联合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美国空军军事空运局还将两部CPN-4型引导车进行拆散分解后空运柏林,其中有重达5万磅的阴极射线管、雷达和最先进的地面控制进场设备等。
在空中走廊里飞行的全部运输机,必须按照划定的空中走廊范围和规定的高度、速度飞行。各飞行梯队、飞机之间的调配按照区分时间、高度的办法进行。规定单机间隔6分钟,实际飞行中只能保持3分钟的时间间隔。在柏林空运期间,每天进入几个规定机场迫降的运输机达868架次以上,差不多每1分钟就有1架飞机迫降。滕珀尔霍夫机场平均每天有325架飞机着陆,飞机的着陆间隔时间为4-5分钟,空中飞机的间隔时间为3分钟。在长达13个月之久的柏林空运中,据统计有266644架次飞机在这仅3公里宽的狭窄通道里来回穿梭飞行着,创造了人类空运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C-47型运输机和C-54型运输机是柏林空运中的主力机种。这两种运输机同出于一个祖先,都是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生产制造、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开始装备部队使用的。C-47型飞机与C-54型飞机相比较,C-47型飞机的“役龄长一些,可以说是老资格的“兄长”,而C-54型飞机则短一些。
人们习惯称C-47型运输机为“空中列车”。它的机身比较粗大,机身长为19.63米,机身高为5.2米,机身横截面直径2米还有余,机头呈圆型,驾驶舱突出于机身头部。它装有2台1200马力的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368公里,飞行极限高度为7350米。最大载量为3.5吨。
C-54型运输机被人们称为“空中霸王”。它装有4台1350马力的发动机,其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38公里,极限飞行高度为6860米,最大载量为17吨。
柏林空运开始时,西柏林每天最低的物资需要量为4500吨,一天也不能中断。因此,组建空运力量与空运活动必须同步进行,也就是说在筹措空运力量的同时,现有空运力量必须投入实际运输。截止1948年7月20日,柏林空运特遣队拥有161架运输机,其中,有54架C-54型运输机和107架C-47型运输机。当时每日的运量只能达到1500吨左右。由于地面已被封锁,这1500吨的运量显然无法满足西柏林250万居民4500吨的最低日需求量。于是,美国政府决定增派运力并成立暂编空运特遣队,1948年7月23日,美国军事空运局的8个中队72架C-54型运输机和2500余名人员抵达威斯巴登机场,使执行柏林空运任务的运输机增至231架,平均每日空运量达到2000余吨。至1948年9月底, C-54型运输机完全取代了C-47型运输机。美国有319架C-54型运输机参加了空运,占当时服现役的400架C-54型运输机的80%。英国用于柏林空运的军用和民航运输机也有140架之多。
从1948年6月26日美国空军的第一架C-54“空中霸王”式飞机空运开始起,美、英、法三国每天都需要向柏林运送大量的生活必需品。最初,美、英、法三国定的空运指标为每日750吨。由于苏联没有干预柏林的“空中走廊”,1948年10月15日起,美国和英国便正式建立了联合空中补给工作小组,由特纳将军指挥“美英联合空运特遣队”的大规模的空中运输活动。1949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空军也派飞机和机组人员参加了柏林空运。柏林空运除了要供应美、英、法三国驻柏林占领区的军队外,还有西柏林的250万居民的大量的生活用品,其中包括粮食、布匹、药品、煤炭甚至某些机器设备等,也要靠空运来供应、维持。随着需求量增加,投入运输的飞机、机场以及运输强度也都在增加。空运指标已经从原定的每日空运750吨,急剧地上升1500吨、2000吨、4000吨、5000吨……克莱后来洋洋得意地这样写道:“当1949年春天来到的时候,我们和英国同僚一迫使空运达到了每天平均800吨的运量,这是封锁前我们经由铁路和水路能够运到柏林的数字”。
1949年4月16日,天气格外晴朗。这一天是柏林空运有史以来最为紧张繁忙的一天,所有的运输机倾巢出动,日空运量骤然跃升到12840吨,创造了柏林空运史上的最高记录。
柏林的苏军指挥官们向莫斯科报告了西方国家运输机进行空运的情况,克里姆林宫命令他们进一步施加压力。于是,苏联人宣布,盟国飞机连续进行大规模空运将会引起“巨大困难”,苏联军用飞机要通过空中走廊“进行军事演习”,并公然提出警告说, “整个空中走廊问题必须重新考虑”。盟国管制委员会的代表则回答说:“你们不能改变四国协定,如果你们宣布新规定,其他国家将不予承认。”
1948年底,柏林已经分裂为两个城市,美国在分裂德国的路上已走得很远。杜鲁门政府借柏林封锁问题大叫大嚷,极力保持紧张态势,借机恐吓西欧各国,加速建立西德政府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这种形势下,苏联政府认为有改变策略的必要。从1949年初开始,苏联采取措施解决柏林封锁问题,同时,大力开展世界和平的宣传运动。从1949年2月开始,美苏就解决柏林问题进行秘密谈判,经过几个星期的折冲周旋,苏、美、英、法四国政府终于达成协议。1949年5月5日,莫斯科、华盛顿、伦敦和巴黎同时发表关于解除德国各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限制公报,宣布在5月15日结束“封锁”。
按照四国的协议规定,苏联在1949年5月11日星期三的午夜提前解除了全部封锁。大规模封锁的解除来得如此突然,以致人们开始简直难以令人置信。5月12日零时,耐心等待已久的西方的汽车、火车越过苏占区继续向柏林驶去,大批记者也涌入柏林,柏林“封锁”结束。至此,震撼世界历史罕见规模的柏林空运也随之减少下来。此后,空运活动仍在进行,直至9月30日才真正结束。
70年代初苏联推行缓和政策,争取西方国家承认欧洲现状,在与联邦德国改善关系的同时建议就柏林问题举行谈判,为西方国家所接受。1970年3月6日,苏、美、英、法四国开始谈判。1971年9月3日签署了《西柏林协定》,并于1972年6月3日生效。
主要内容有:①重申美、英、法在西柏林的“权利和责任”。②西方国家的平民和货物沿西柏林通道的过境交通,将“畅通无阻”。③“维持和发展”西柏林与联邦德国之间的“联系”,但西柏林仍然不是联邦德国的组成部分,今后也不属于它管辖。④西柏林人民可因人道、家庭、宗教和商业等理由或以旅行者身份到民主德国进行访问。⑤联邦德国可在国际组织中和国际会议上代表西柏林利益,等等。
《西柏林协定》签订后,柏林局势趋于稳定,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发展。
苏联挑起危机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形势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后果,并指出,1958年柏林危机“为斯大林的后任、生性鲁莽的赫鲁晓夫留下了一个极其棘手的难题:”果不其然,贯于冲动、富于冒险的赫鲁晓夫,在其执政初期发动了一阵缓和攻势后,终于按捺不性,于1958一1961年再次主动寻衅,多次以最后通碟的口吻,强令美、英、法三国在六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军,把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市。否则,苏联就将同民主德国单独缔结和约,并把进入西柏林的通道交给民主德国管理。这样,继十年前斯大林的举动后,赫鲁晓夫再次挑起了柏林危机。
赫鲁晓夫为何要挑起危机,赫鲁晓夫为何敢挑起危机,危机是如何结束的,危机产生了哪些严重后果,赫鲁晓夫错误举动的根基在哪里,本文谨对这方面的新旧史料作番梳理,并据此作些粗浅的分析,权作一家之言,以求教子史学界同仁。
一
1948年斯大林时期苏联挑起柏林危机,目的是为了通过封锁西柏林的交通,迫使西方三国的军队撤出西柏林,改变西柏林的四国共管的地位,从而彻底根除西方国家在东欧的残余影响,确保苏联在东欧“安全带”的建立。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国内外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赫鲁晓夫在国内批判了斯大林的政治经济模式,倡导并力行改革,使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有了较大增长。在国际上,赫鲁晓夫采取了一系列缓和同西方国家紧张关系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松弛了美苏“冷战”的僵硬局面。但是,“冷战”的基本格局一仍其旧。苏联追求苏联导向的“世界革命”和建立苏联在东欧“安全带”的基本目标依然未变。而且,由于苏联综合国力的提高,拓展了苏联对外政策的活动范围和余地,使苏联的对外政策更具进攻性。
如果说,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政策的重点是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安全带”,那末,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政策的目标则表现得更为雄心勃勃。赫鲁晓夫要在苏联实力增强的基础上,不仅巩固苏联的东欧“安全带”,而且试图建立苏联的全球大国的地位,同美国平起平坐论天下,共同安排和管理世界。如同赫鲁晓夫的个性一样,赫兽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政策呈现出很大的矛盾性,那就是:同美国等西方国家既合作又争夺。合作是试图缓和同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争夺则是要削弱美国的国际地位,扩大苏联在东欧、欧洲和全球的影响。
赫鲁晓夫再次挑起柏林危机,既是为了巩固由斯大林建立起来的苏联“安全带”,同时又是建立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地位的第一次尝试。具体而言,赫鲁晓夫通过这一挑战,试图:第一,通过变西柏林为“自由市”的方法,结束战后初期确立的苏、美、英、法四大国对柏林的分区占领制度,一劳永逸地消除西柏林对东德和东欧国家的破坏作用,从而巩固苏联在东欧的安全带”。
1948年,柏林危机结束后不久,苏占区和西占区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东柏林成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仍称柏林),而西柏林的地位没有改变,继续维持着美、英、法三国的占领制度。
由于西柏林位于东德领土之内,在美苏“冷战”的环境下,它成为北大西洋公约集团切入东德和华沙条约集团内部的“前沿城市”,被西方称为“铁幕上钻出来的一个小洞”和“自由世界的橱窗”。西柏林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对苏联东欧集团特别是东德产生了极大的压力和影响。政治上,在苏联看来,西柏林简直是北约和西德对华约国家和东德进行间谋、挑衅和颠粗活动的便利基地。经济上,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初,每年大约有名50万东德人经东西柏林边界逃往西柏林和西德,且逃亡者大部分是科技人员和熟练工人,从而使东德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只要东德处于动荡不安的形势下,苏联在东欧的“安全带”就始终受到严重的威胁。
因此,赫鲁晓夫愤怒地指责“西柏林是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对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其他国家实行侵略政策的好地方”,“已经变成了一个毒瘤”,“如果不消除这个毒瘤,就会有导致十分不良后果的危险”。
第二,通过变西柏林为‘自由市”的方法,可以把美、英、法三国的军队赶出西柏林,从而使西德和西欧国家对美国承担欧洲防务的决心和能力产生动撼和怀疑,促进西欧内部的离心倾向和中立主义情绪,瓦解美欧联盟,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和地位。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之后,如何抑制和拆散美欧联盟始终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要任务。为此,赫鲁晓夫在危机期间,反复夸耀苏联核武器的准确性和威力,以此恫吓西德和其它北约成员国。1960年3月,他直言普告西德,“如果德国侵略者想发动新战争,那么,他们就是给自己判处死刑,因为在战争中德国会被毁灭。”1961年7月,他又公然威胁英国和法国:只要六颗氢弹就能摧毁英国,九颗可以夷平法国。显然,赫鲁晓夫的用意就是要使西欧明白,美国的安全保护不可靠,与美国绑在一起将给他们带来严重后果。而如果西方军队撤出西柏林,苏联对西德和北约组织的威慑作用将大大加强,使西德产生被人抛弃和出卖的孤独感和危机感,动摇西德和北约、北约和美国相互之间的安全信任感。
总之,赫鲁晓夫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改变西柏林现状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苏联在东欧的“安全带”,离间美欧关系,拆散美欧联盟,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影响,确立苏联在欧洲和全球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5:4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873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