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第十中学,1999年创立的公立高中

更新时间:2022-10-30 00:08:42 阅读: 评论:0

学校简介

忻州市第十中学创建于1999年。2000年经山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秦良玉先生引荐,忻州市政府向田家炳基金会申资资助兴建图书科技大楼,为彰田家炳先生盛德,特将学校命名为忻州田家炳中学,并於2004年9月隆重举行揭牌仪式。2008年10月该学校正式成为山西省省级示范高中,学校虽然开办仅几年时间,在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中考、高考达率连续两年双位数增长,备受社会人士称颂。

学校规模

学校占地140亩,总建筑面积达60000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4个,教师270人,学生3400余人。学校有城市一类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11个,音、体、美专业教室20个;有400米国际标准塑胶十径运动场、室内篮球馆、室内乒乓球馆、体能测试室等先进的体育场馆;图书馆达到省级一级标准,电子阅览室、天文台、千兆教学网络引领科技新潮流。现代化的教学、生活楼宇和运动场室,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能满足学生上课、实验、阅读、运动和生活要求。百亩生态校园布局精美,建筑别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

教师队伍

学校打造出一支以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省市级教学能手为中坚的教科研队伍。学校教师年富力强、业务精湛,成熟干练,在忻州市乃至周边地区享有盛誉。学校与大陆及香港100多所田家炳中学结成联盟,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用。

十中教师最大的特点是年轻化、知识化,如何选好教师、用好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学校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十中拥有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省级特级教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省市级教学能手为骨干的教科研队伍,其中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共94人。全校共产党员69人,民主党派7名,占教师总数近33%,在学校创立发展中起到战斗堡垒作用,支部书记赵银田不仅主管党务群团工作,还拼搏在第一线,分管一个年级的教学工作。为了改善教师结构,招聘更高层次专业人才,近年来我校组成招聘组,多次奔赴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部属师范院校,经过严格筛选,招回优秀毕业生34人,其中包含研究生11人,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16.7%。这些优秀新教师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使我校形成兼容并包、综合全国各地精英文化的喜人态势,极大地促进了我校创建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征善战、敢打敢拼的教师队伍,成为十中争创一流名校的坚实基础。

教研教改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命脉,十中人牢牢地把握这条关乎学校命运的主线,每年为期40天的新教师岗前培训、新老教师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教情学情分析研讨活动贯穿于教学始终。自主式教学、创新式教学,构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生们在这里得到高素质全方位的发展,教师们在这里由年轻走向成熟,由经验型转向科学型。2001年8月,十中成为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实验课题首批国家级实验学校,三十七篇论文荣获中语会论文大赛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先进实验学校,贾福民校长荣获优秀实验学校校长的光荣称号。几年来,全校教师有120余人次在各类大赛中获奖,并且有40余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中论文《质疑,开启智慧的钥匙》《让电教手段服务课堂》等荣获国家教育部创新课题组颁发的论文竞赛一等奖,并为21世纪创新教育论坛等国家级大型刊物收录转载,在全国教育界展示了十中人的风采。学校于2007年制订了校本研训计划,历年坚持采用观摩教育教学讲座、示范教学、分组评课、专题研讨、课题研究、案例研究等方式举办校本培训30余次,编订校本教材142种。学科首席教师负责制实行以来,各年级学科组每周都举行教研例会,以案例探究为中心,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探讨。这些培训和研讨,使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十分迅速,教育理念持续得到更新,教学技能渐至娴熟,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课改实验基地校,组织高一年级各学科赴省城参加了省厅组织的新课改一级培训、市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改培训和国家教育部组织的网上课改培训,又组织全体高一教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新教材校本培训,并让参加培训的所有教师以汇报课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至此,课改理念的树立、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教材处理、教法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办学历史

忻州十中于1999年建立。

忻州市第十中学十余年来,学校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一片荒草丛生的处女地上建成了建筑面积六万平方米、占地135亩、教职工249人、教学班52个、在校生3300多人的规模学校;十余年来,以“育人为本,内涵发展”为办学理念,以“责任、行动、细节”为校训,培养了一支爱岗敬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形成了一套科学、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德育教育特色鲜明,教育科研方兴未艾,获得了三十多项省市级殊荣,并于2008年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验收初评;2009年被确定为山西省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十年来,学校高考达线数连年大幅攀升,成功叩开清华、北京和浙江大学等名校的大门;特别是2009年,一举取得了总达线182人、艺术类达线51人的好成绩。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成为忻州乃至周边地区颇负盛名的一流学校。建校十余年来,十中在贾福民校长、赵银十书记的领导下(现为赵银田校长),在忻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邵逸夫先生以及大唐汽贸的鼎力相助下,创造和发展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民主、开拓创新”的十中精神。全体师生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忻州十中品牌。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军训、升国旗、夏令营、参观德育基地等活动,磨练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远大目标,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坚持用制度约束人,机制激励人;走出去培养优秀教师,请进来招聘专业人才,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坚持教研教改,提高教学质量;每年坚持40天的新教师岗前培训、新老教师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和教情学情分析研讨活动贯穿于教学始终。自主式教学、创新式教学构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使学生们在这里得到高素质全方位的发展,教师们由年轻走向成熟,学校由经验型转向科学型,走出了一条具有十中特色的教学育人之路。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忻州市第十中学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忻州市,距省会太原七十公里,东邻佛教圣地五台山,西望雄伟壮观的黄河,北靠风景秀丽的芦芽山,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依校而行,交通便利。诗人元好问、书画大家傅山先生皆出于此。忻州市第十中学就诞生在这块神奇而圣洁的土地上。

踏入十中校门,一幅赏心悦目的美景映入眼帘: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广场一片平旷。高楼幢幢,造型奇巧,与蓝天白云辉映。优雅宜人的环境,使占地百亩的学校成为一个鸟语花香、景色秀美的绿色生态校园,设计优美建筑雄伟的办公大楼,融古典风格与现代气息于一体,风格独特、整洁明亮的教室、宽敞气派的阅览室,设施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音体美专业教室,引导潮流的天文台、天文展览室,多媒体教学网络,一流的体育设施和完善的后勤服务体系,都使学校站在科技为先的制高点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由田家炳先生捐助200万元兴建的总造价达400万元图书科技楼,造型别致独领风骚,明亮舒适的千座开架阅览室和60座电子阅览室,为莘莘学子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占尽科技先端的600百座多功能报告厅,在忻州市更是首屈一指。特别是2009年改建的现代化全塑胶体育场,已成为我校具有国家水准的体育比赛场地。两组看台次第分列两边,中间是庄严肃穆的主席台,登临远望,十中美景尽收眼底。10条400米长的红色塑胶跑道环绕一周,周边国槐银杏整齐排列成行。

芳草萋萋,兰花点点,月季争奇斗艳,牡丹姹紫嫣红,从南国引进的银杏、杜鹃、翠竹风姿绰约、摇曳多姿,青松翠柏,各显其彩,构成了这座花园式学校绿的世界,花的海洋。从五台山采石集成的石林,有的静若处子,有的大鹏展翅,千姿百态,给美丽的校园增添了一种苏州园林的神韵,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术研究

由忻州著名教育改革研究家/山西省劳动模范贾福民任校长。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在新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内涵发展”指引下,按照“开放,民主,和谐,典雅”的原则着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以形成诸方面优质的文化特色。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洋溢浓厚温馨的育人氛围。

学校树立“兴趣,热情,忠诚与我们教育事业”的思想,不断加强师资力量。重视校本培训,狠抓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省级带头人,省市级教学能手为骨干的教科研队伍。

办学条件

忻州市是全国重点贫困地区之一,十中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我市的贫困县和周边贫困县,关心贫困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就成为十中坚定不移的办学信念。贾校长有句话说得好:为贫困家庭培养一名大学生,就是最现实的扶贫。这句话被刻成大字,贴在阅览室墙上,见证着十中对贫困生的关爱之心。办学以来,十中已对近千名贫困生在经济上给予了大力资助,使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现在已经有大量贫困生升入各类高校进行深造,家长们亲切地把十中誉为贫困生成才的摇篮。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一种事业,教育的科技含量无疑决定着它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忻州市第十中学成立伊始,贾福民校长便以他那高瞻远瞩的谋略和特有的胆识魄力铿锵宣言:十中的今天是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十中的明天将跻身于一流学校的行列。立校之本,科研当先,尽管学校资金短缺,但还是挤出400万元建设科技大楼,投资近千万元,配置了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音体美专业教室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2009年投资800余万改建的现代化全塑胶体育场,也成为忻州可圈可点的美景。步入科技大楼的阅览室,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定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坐下来,听一听令人陶醉的翻书声,嗅一嗅沁人心脾的书香。而多功能报告厅整齐密匝次第向上的阶梯桌椅,则会使你仿佛看到这所年轻学校脚踏实地、昂首阔步的英姿。瞧,现代化的语音教室里,师生们正通过一张荧光屏观摩探讨分子裂变的过程,微机教室内,老教师正在暑假期间循循善诱地为年轻教师们讲经传道,而阶梯演播室里,写作专家正慷慨激昂地为学生们讲述着创新作文的选材问题,天文观测室里,几位天文爱好者正通过高倍自动望远镜观察着宇宙天体的神秘运行。

最新报道

02年首届高考,田中在生源比其他学校差的情况下,一鸣惊人,高考达线55人,2003年高考,胜利实现达标翻番,突破百人大关,成绩稳居全市前五强,2004年高考,成绩更是辉煌,400余名考生,本科达线135人,突破重点线62人,600分以上者22人,应届生吕轶斌、贺建国分别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录取,魏伟、王磊、王凯、李晓霞等同学分别被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大、武汉大学等名校录取。市教育局领导称赞田中是历史性的跨越。2005年我校高考达线194人,全市排名第三。王彦丹、李丁分别以615分、606分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年我校达线人数253人,600分以上7人。34班安凯红同学以618分的好成绩夺得全市文科状元,文补班王林同学获全市文科第三名。29班郑海英同学取得了631分的好成绩。2007年高考我校参考人数913人,应往届达线350人,其中达一本重点线152人,应届考生付元同学以650分的佳绩位居全市第十一名,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本博连读八年。

2008、2009年,我校高考再传捷报:应届生达线142人、182人,张凯同学以62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2014年高考,我校在连续几年实现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新的跨越。二本B类以上达线647人,其中理工、文史类达线487人,艺体类达线160人。理科153班张瑜同学取得638分的优异成绩。

美好愿景

走在美化硬化的宽敞路面上,穿梭于美丽的天桥长廊,徜徉于绿树青草花海中,嗅着丁香月季牡丹的幽香,听着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发出的书声琅琅,看着奖章奖状锦旗上的热烈褒扬,十中人不禁豪情万丈。但自豪归自豪,十中人并不自满,十中人深信,办学十年,仅是一个起步,只是一个阶段。不登高山之巅,难赏无限风光,十中人的长远目标是成为全国一流名校,跃居全国千所示范高中行列。新世纪、新时代、新面貌,十中人正以饱满的热情,沐大好春光,凭万里东风,大刀阔斧,劈风斩浪,激流勇进,十中人将走向更加辉煌的时代!

本文发布于:2022-10-30 00:08: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097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