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其升传:一个中国校长的奇迹》介绍了崔其升其教育生涯。崔其升,中学高级教师,1962年11月生,1981年中师毕业参加教育工作,1997年4月任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校长至今。十多年来崔其升依靠党支部和校委团结学校一班人,从稳定教学秩序入手,凝聚人心,奋发图强,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周成平,江苏南京人,1956年生,现为江苏教育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主任,教授、文学博士,《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到目前为止,出版、发表各类学术论著、论文110多篇(部)。主要作品有:《春天的步履——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实用教程》、《论文选评与写作导引》、《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高中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新建议》等。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近些年来,主持并完成了教育部师范司课题“面向21世纪我国初中和高中师资培养规格研究”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估研究”,以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师自学考试与江苏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现代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江苏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等课题。
我一辈子教育,到过全国200多个县市,去过国内1500多所学校,听了不下2000节课,也考察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就我的眼界来讲,杜郎口的课堂是全新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滕纯
听杜郎口中学的课,你的第一感觉会是震惊。因为你没有见过,也不会想到。课,竟然可以这样上。然后,你又会感到振奋,因为你看到的是一个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他们竟然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竟然是这样快乐积极,充满自信,他们的个性竟然可以这样张扬。这完全是一种“另类”的课堂,但是你不能不承认,这种“另类”的课堂教学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
杜郎口中学的教改经验是原生性的土生土长的经验。它的基本做法和缀验与新课改的要求如出一辙,不谋而合。要很好地研究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的精神实质,把握好人家经验的神韵。要紧密联系自己的实际,做好与本地本校实际相结合的文章,推行新课改的本土化。
——中国教育报苏婷
第一章临危受命:困难重重
第一节受命于危难之际
第二节治乱建制
第二章教学改革:成功摆脱困境
第一节教改背景
第二节教学理念的转轨
第三节进行教学改革
拓展链接
崔其升校长坚持课堂改革的背后
崔其升谈课改
杜郎口教师谈课改
之一:杜郎口语文学科常规课型简介
之二:谈数学课堂“三模块”
之三:“+”模式下的英语新课堂
之四:“三三六”教学模式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之五:杜郎口教学基本要素重组和运行的评价
记者反思
农村课改之路在哪里
智慧访谈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外人眼中的杜郎口教改
之一: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之二:值得去品味的“杜郎口教学模式”
之三:自主的学生理想的课堂
之四:震撼心灵的教育
之五:读杜郎口课堂学杜郎口精神
之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之七: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之八:农村教改一奇葩
之九:学杜郎口课改模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之十:站在杜郎口的肩膀上摘星星
专家视点
之一: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回答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哪些问题?
之二:杜郎口中学究竟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
之三:杜郎口中学——充满着民族性、时代性、阳光的农村教改的好榜样
第三章管理措施:与教学改革相辅相成
第一节具有实效性的教学管理
第二节具有特色的教师管理
第三节具有自主性的学生管理
第四节非制度化的校园管理
第五节彰显个性的校园文化
崔其升校长谈管理
杜郎口中学的管理
第四章崔其升其人其事
人物档案
崔其升校长的一天
崔其升校长的学生观
崔其升校长的教师观
崔其升校长的课堂教学观
崔其升校长的教学原则观
智慧访谈
之一:访中国最忙碌的中学校长崔其升
之二:决胜课堂之外
外人眼中的崔其升
之一:崔其升:为生命“煲汤”的人
之二:一个追求尽善尽美的人
之三:校长,我就想叫你一声爸
之四:教育改革的实干家——崔其升校长
之五:我比崔校长差什么?
之六:走近崔其升
之七:一位好校长
之八:感悟崔其升
之九:人格的魅力
之十:生命的乐章
参考文献
自人类有教育以来,教育一直在寻求着最基本、最有效的形态。由此,“班级授课制”之学校应运而生,并历经400多年演化、发展,日臻完备成今日之学校。
今日之中国,教育正经历着一次伟大的变革。那么,在这伟大变革之中,如何办好学校?如何让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这是今天的每一个校长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众所周知,校长是学校之灵魂,是学校发展之关键,“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强调:“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
于是,我们把目光定格于中国优秀的校长,他们的管理思想、他们的管理智慧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一个个管理奇迹,深深震撼和激励着我们的心灵。他们深厚的理论积淀,敢为人先的管理实践,独到的智慧闪现,又无不让我们折服、感叹。
蔡林森,坚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在只有“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薄弱学校,缔造了“洋思奇迹”。
胡建军,以其“常规+细节+过程”的管理智慧,将一所名不见经传、鲜为人知的农村中学变成中国名校,创造出“后六奇迹”,引起全国教育界的关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校长、教师慕名前来参观学习,《中国教师报》连续两次头版头条探讨“后六现象”的深刻意义。
刘京海,面对被称为“差生集中营”、“垃圾学校”的闸北八中,深入开展“成功教育”,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发展自己,获得成功;帮助学生改变自己、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主成功。开创了闸北八中新景象,堪称奇迹。
崔其升,以“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快乐学习”为办学信念,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八年,使一所几乎被撤销的双差校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山东省的教改典型,成为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其“杜郎口旋风”被新华社《内参选编》、《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现代教育导报》等媒体纷纷长篇报道。
陈康金,以其全部身心和智慧引领东庐中学师生,以“讲学稿”为载体,教学合一,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新路子。东庐中学因此而声名鹊起,充满神奇。
用心品读的过程,亦是心灵对话的过程。走近这些优秀校长,我们发现他们成功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成功的根由却都一样。我深深地体会他们作为名校长的特质——面对教育这份事业,他们是思想者、行动者、研究者!他们追求智慧的、有效的、卓越的管理!
他们用智慧统率师生行为,用精神引领师生行为,用毅力激励师生行为,用细节和汗水创造着奇迹。他们是中国校长的奇迹,他们创造了并继续创造着一所所中国学校的奇迹,创造着中国教育的奇迹。
由此,我们萌生研究中国优秀校长个案之念,并将他们最为经典、最值得学习之管理思想、管理智慧和独特的管理经验进行精心梳理、深人分析,力求真实再现每一位优秀校长创造奇迹的管理历程,真实展现他们无穷的领导魅力。
值得欣慰的是,历经两年的时间,凝聚我们研究者诸多汗水的《一个校长的奇迹·蔡林森传》、《一个校长的奇迹·胡建军传》、《一个校长的奇迹·陈康金传》、《一个校长的奇迹·王俊传》《一个校长的奇迹·崔其升传》……一批中国最优秀的校长评传相继完稿,并付梓出版。
再一次回味中国优秀校长们的教育思想、管理智慧,研读他们所创造的教育经典、管理奇迹,我们认为是值得的、非常有意义的,我们会不断努力。我们希冀:伴随一个个中国优秀校长传记的出版,启迪、激发更多的中国优秀校长创造学校的神奇、创造中国教育的奇迹。我们期待着!我们始终坚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也始终坚信:中国的教育有着更美好的前景!
限于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不吝斧正。是为序。
周成平
2010年10月31日于南京
龙江小区蓝天园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20:4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085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