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位于泾县以西40公里处,其名由来说法不一。有云:古人见于澄泓苍霭,如入《桃花源记》所述之武陵源,故名之。又云:兹潭十数里而近桃林缤纷,夹岸无杂树,值芳飞红雨之际,适谪仙李白应其地豪士汪伦之邀来游,睹此情景遂得此名。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千古绝唱,使桃花潭更显名于世。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因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而名扬天下。潭面水光潋滟,碧波涵空。潭岸怪石耸立,古树青藤纷披,春季绿韬如毡,桃花似火如霞,飞阁危楼隐约其中,犹如蓬莱仙境,又疑武陵人家。桃花潭四周点缀着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屹立千年的垒玉墩,深藏奥妙的书板石、李白醉卧的彩虹岗、踏歌声声的古岸阁、青砖黑瓦的古民居......桃潭烟波使人陶醉,桃林春色让您留恋,移步皆成景、四时景宜人。
桃花潭县志《桃花潭记》称“层岩衍曲,回湍清深”,“清泠皎洁,烟波无际”。峭岩上古藤缀拂,烟雾缭绕,朝阳夕晕,山光水色,尤显旖旎。驾一叶扁舟泛游其上,一篙新绿,微波涟漪,足见“千尺潭光九里烟,桃花如雨柳如绵”。潭东岸,有东园古渡,系汪伦踏歌送别李白处,有明朝建踏歌岸阁,西岸有垒玉墩、书板石、彩虹岗、谪仙楼、钓隐台、怀仙阁、汪伦墓等景点。下游东岸有建于乾隆年间的文昌阁。阁重檐飞角,方圆八面,气宇轩昂,昔为文人兴会之所,游人登临极目之处。
踏歌岸阁位于泾县桃花潭东岸东国古渡的渡口,即汪伦送李白处。阁因李白《赠汪伦》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之句而得名。
踏歌岸阁踏歌岸阁为一古时渡口建筑。它的位置正好选择在出阁将上船过渡,入阁即进南阳古镇的正街,进出南阳镇都十分方便的位置。同时,出阁正好面对桃花潭,潭水清冷镜洁,黛蓄涟漪,奇石“象鼻子”伸进潭中,望去诚如大象吸水,潭岸即是仙墩,上筑有“怀仙阁”,在踏歌岸阁的门洞中望去宛若一框十分秀丽的山水画;入阁,级级踏步在顶端露出了前面转弯的街道,街道弯曲的卵石路面,望之引人登高,待拾级完稍前几步,笔直平坦。繁华的南阳镇映入眼帘,一敞一闭、一清秀一繁华、一天然一人工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在踏歌岸阁的一正一反两面,给人以丰富的感受。
踏歌岸阁的平面布局既简单又奇特,底层为对直的通道,为便于路人休息候船,两侧砌有通长的卵石条凳。楼下向潭的立面为了框景,特意做成实墙,仅开一上部半圆下部平直的门洞,使路人的视线集中正对桃花潭。临街的一头为敞开到边的级级踏步,使较高而又拐弯的街道不显得闭塞。楼上靠河向潭的一面是窗台式栏杆,可以凭栏休息远眺;临街的一面为神龛挡住了视线。上楼的踏步设在两侧,与中间的通道之间用实墙截然分开,互不干扰。平面安排最奇特的地方是出阁的一面墙靠上游方向向里倾斜,有意将角削掉,让人们出阁的视线向河对岸垒玉仙墩的上游彩虹岗、钓隐台风景点无限舒展,使人们尽情饱览桃花潭风景中自然景观的精华。而出阁的一面实墙靠下游方向却向外伸出四五米,筑成城墙高台挡住人们偏离桃花潭景区和东园古渡的视线,这使本来从平面和立面上看都很对称的造型变得不对称,在自然弯曲、高低不一的桃花潭风景区这稍有不对称的平、立面形式,反倒跟周围环境十分融合,比那绝对对称的严谨布局更符合自然情趣!更显得山村的古朴和自由,与李白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也相投合。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泾县人,世居桃花潭畔,善诗善歌,自编自唱。他对李白的诗歌,极为敬慕,每得李白的诗作总是日诵,百读不厌。他还知道诗仙李白嗜酒之好,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称。于是他每年都用最好的糯米高梁,制酿美酒,窖于地下,严密保存。希望有一天李白能来桃花潭作客,以便款待。当地村人笑他癫心,而他一如既往从不改变。”
当年,相对于汪伦这个村人来说,李白早已是全国闻名的大诗人了,就像今天的农民和文化名人一样,按交往层次,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层次,不可能交往到一起。但一生好交友的李白不同,什么逾越交往障碍不可能的事在身上都可以变为可能。这一点,在他的诗集中可以得到印证,翻开《李太白全集》,可以看到他作的绝大多数诗都是“送”这个人那个人的诗。
汪伦一介村夫,属于李白“追星族”中的一员,喜爱李白的诗,喜爱李白的为人,到了“痴颠”的界境。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后来,汪伦果真听说李白来到宣州府,便及时修书一封,专人送达。李白也早有所闻,知道汪伦是一方豪杰,热情好客。拆信一看,只见书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十分高兴,欣然应邀,来到桃花潭。”
李白一生好作名山游,嗜酒邀月好桃花。汪伦正是抓住李白的喜好,也是挖空心思,抓住李白的弱点,李白想都没想便答应了汪伦之邀。
汪伦见李白如此爽快,真是喜出望外。见面后,李白便说:‘此番前来,一是游赏十里桃花;二是酣赏万家酒店……’汪伦闻言,只好带着几分歉意笑着答道:‘桃花者,潭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乃店主人姓万也,不是酒店万家。”
李白听罢,及时笑了起来,丝毫不见责怪之意,接着说道:‘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一快事。”
用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骗”来李白后,汪伦“歉意”坦言。李白有什么办法呢?只怪自己不了解桃花潭,上当受骗又不好明说和露在脸上,只好转忧为喜,既来之,则安之了。
面对李白一生真性情,汪伦村夫诚心诚意地表达了对“明星”的崇拜之情,竭尽所能,好酒好肉招待这位名满大江南北的名人,时刻担心自己的招待不能让这位名人满意。其实,李白也是盛情难却,他心里其实也时刻难受着。虽然被皇帝一脚踢开长安,但李白无时无刻不想方设法被人引进从而登上仕途,做着被皇帝重招长安的梦。尽管这个梦从赐金放还那一刻已破了,但他还幻想着皇帝的回心转意。一个人在民间具有名气,如果再被高高在上的皇帝相中,那无论说到哪里,说到何时,都是令人津津乐道并致力追求的千古佳话。
桃花潭,位于泾县城西南40公里的桃花潭镇(原陈村镇)境内,系青弋江流经桃花潭镇翟村至万村间的一段水面。旧志《桃花潭记》称其地“层岩衍曲,回湍清深”,水“清冷皎洁,烟波无际。”桃花潭上行约3公里,为陈村电站大坝,太平湖(陈村水库)。
桃花潭位于泾县城西南40公里的桃花潭镇境内,系青弋江流经翟村至万村间的一段水面。青弋江,古称“清水”、“冷水”或“泾溪”、“泾水”。唐及北宋时称青弋水。青弋江之名始自南宋。源出石台县和黄山北麓,舒溪、麻溪合流后称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县境,汇合溪、渣溪、濂溪、夏浒溪、徽水、幕溪、孤峰河、琴溪诸水,流经11个乡镇,于马头村(昔为马头镇)北1公里处出境,经南陵县、宣州市至芜湖入长江。桃花潭县境内流长75公里,河道宽150~250米,深2~10米。境内集雨面积2029平方公里。河床深潭为泥沙型,激水滩为卵石沙型。青弋江属雨性河流,水位、流量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据水文资料记载,最高水位34.63米,最低水位27.25米,流量为5600立方米/秒,是泾县最大河流。
桃花潭,在青弋江太平湖(陈村水库)下游,故入水库的支流皆为桃花潭支流。较大的有:
漳溪,属青弋江水系,上游有两条支流,一条是东边河,发源于莲花尖西南侧;一条是西边河,发源于章岭西,经溪头、撞下至章岭脚与东边河汇合,向北流经宏潭乡汤村、胡村、杨林、溪下、刘下进入石台县境,在大河口汇入清溪河,流入太平湖。
麻川河,又名东埠河。源于黄山布水峰(海拔1459米),流经汤口、谭家桥、三口乡、新明乡葛湖村,过仙源镇,由新明乡浮溪口注入太平湖。全程78公里,流域面积690平方公里。
婆溪河,源于黄山狮子峰(海拔1690米),流经耿城乡,由大桥共幸注入太平湖。全程34.5公里,流域面积207.7平方公里。
秧溪河,源出于黄山光明顶(海拔1860米),经焦村乡峰景、陈村、双溪街、汤家庄,在和平乡上坡河口注入太平湖,全程44.9公里,流域面积205.9平方公里。
佘溪河,发源于太、黟边境三府尖(海拔1227米),流经黟县五溪山、竹溪、上下茅田至黄莲坑水口入市境桃源乡,经售口、高桥口,由船渡岗注入太平湖。
王村河,主河源于九华山十王峰(海拔1342米)东侧,南流经青阳县黄石溪、三溪口至石台县鱼龙洞、雍溪至银溪坦;另一支流发源青阳县南阳湾,经石台县茅田、高路亭,至银溪坦主、支流汇合流至吴家州注入太平湖。主河长40公里,流域面积177平方公里。
山牛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民国间曾重修。堰址在桃花潭镇西岸彩虹岗下,分青弋江水灌农田400余亩。
陈村水库(太平湖),坝位建于泾县西南44公里处青弋江上游桃花潭上游段。水面称“太平湖”,大部分属黄山市境域,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958年8月动工兴建,1972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完成。1975年全部投产发电。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800平方公里,总库容24.7亿立方米,为多年调节水库。汛期大坝拦蓄洪水,能有效提高下游地区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的洪水免除灾害。可使青弋江百年洪峰由10600秒立方米削减为3710秒立方米。灌溉总能力可达146.65万亩。航运载重30吨船只或10立方米竹木筏可整体过坝,年过坝量27万吨。并可利用尾水,使30吨船或200吨船、队经溪口大坝船闸至总干渠,由纪村过坝后下青弋江。丰水季节10立方米竹筏可直接从溪口枢纽工程通坝下青弋江。
陈村水库大坝上游水域面积13.2万亩,水深40~70米。东至西长达80公里,常年通航。实际放养水面8.9万亩。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湖光潋艳,风景如画,已辟为旅游胜地。
青弋江为泾县境内通往长江主航道。上游源出石埭(即石台县)县的舒溪和黄山北麓太平县境的麻溪,汇于泾县小河口,流经陈村、安吴、章渡、黄村、丁桥、百园、城关、太园、赤滩、昌桥等乡镇,由马头镇以下出境,经宣城、南陵、芜湖县境至芜湖市入长江。境内流长75公里。20世纪50年代以前舟船排筏常年通航。由于河床较浅,境内航道滩涂甚多,除竹木排筏外,只有吃水很浅的木帆船由人力撑篙或背纟牵通航。承载吨位通常只10余吨。洪水期,载重30吨木帆船可自石台、太平境内启运。平常水位本县至芜湖下水航程行期3~5天,上水5~7天,枯水期行期更长。1958年后,国家在陈村建水库发电站,青弋江航道水位受到控制。水运效益明显下降,仅竹木排筏和小型机帆船和渔舟通航。
东园渡,在桃花潭镇万村桃花潭下首河沿,原为当地翟姓公渡,现为地方村办民渡,有两艘挂帆木质渡船,摆渡陈村、万村两岸行人。旅游开发后已经建设为旅游码头(轮渡站)。
桃花渡,在桃花潭镇新民村万家河沿,现有4.5吨木船1艘,为新民村公办民渡,配渡工2人。
桃花潭镇,原为陈村镇(乡)、厚岸乡、包合乡三个乡镇。陈村位于泾县城西南,距县城40公里。境域横跨青弋江上游两岸,桃花潭居其中,西岸万村街,有东园渡相连。东与茂林镇为邻,西南与黄山市新丰、龙门2乡接壤,北与包合、安吴两乡毗连。境内多山,东南高,西北偏低,中部为河谷冲积平原。丹山为全境最高点,海拔761.7米。土地129045亩,86.03平方公里。人口1331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4.74人。全镇有耕地10801亩,水田9645亩,盛产水稻、油菜籽、茶叶,蚕茧生产居全县之首。有山场87348亩,林地28221亩,盛产松、杉、檫等木材和毛竹。
境内陈村水电站规模为省内水电站之最。有24座中小型电灌站及刘家、大虎丘水库,有效灌溉面积7745亩。
矿藏有煤、铁、锰等。乡镇企业有砖瓦、榨油、工艺厂等,所产的木珠算盘、鸡毛掸行销省内外。
1958年建成泾水干线(泾县至陈村)、后又建成通往厚岸、包合、查济等公路,每日有客车往返于县城和芜湖市。由镇至陈村电站太平湖公路为水泥路面。此外,有公路连接昌溪、新丰(均属黄山市)两乡,可直通黄山市、石台县等地。青弋江航运下行可直达长江镇上原有正街、横街2条,20世纪70年代始,又先后建成新街2条,供销合作个体商铺鳞疵栉比,市场繁荣。
镇有初级中学和初级职业中学各1所,小学9所。有广播站、文化站、影剧院、卫生院等设施。
陈村为泾县古镇之一。原称水东,古称南阳镇。桃花潭两岸翟、万二村素为乡村集市。建国后行政建制先后为水东乡公社、桃潭公社。20世纪50年代末在该镇自然村——打渔陈家建陈村水库和水电站,后改名桃花潭镇,1987年改桃花潭镇。镇人民政府所在地陈村街(即翟村)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紧依桃花潭畔,山环水绕、风光秀丽。唐天宝年间(742~755),诗人李白应本地豪士汪伦之邀畅游桃花潭,临别作《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成为烩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桃花潭景胜遐迩著闻,历代文人名仕游踵不绝。明清间,潭畔建“谪仙楼”(后名太白楼)和“踏歌岸阁”,建国后屡经修葺,古貌依然。近年又建怀仙阁于西岸,汪伦墓迁其侧。此外还有唐代建的“仪门”,明清所建的文昌阁、彩虹桥、扶风会馆、南阳镇楼、将军府、恺官楼等古建筑仍保存至今。陈村电站大坝之上为太平湖,桃花潭居坝之下,两处相距甚近,堪称并蒂莲开,风光秀美,为旅游佳境。
2005年,陈村镇、厚岸乡、包合乡合并而成花潭镇。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17:09: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073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