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由丹阳入京
【年代】明
【作者】夏完淳
【体裁】七言律诗
由丹阳入京
万里河山拱旧京,楚囚西去泪如倾①。
斜风衰柳丹阳郭,细雨孤帆白下城②。
残梦忽惊三殿报③,新愁翻觉一身轻。
从军未遂平生志,遗恨千秋愧请缨④。
①楚囚:囚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义,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
②白下城:南京的别名。
③三殿:天子和太后、皇后一道出行称为三殿。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万里河山拱卫着旧时的京城,
囚徒西去,止不住泪如雨倾。
丹阳城外斜风吹着衰败的杨柳,
蒙蒙细雨中,孤舟一叶送我到南京。
梦中忽听有人报皇上驾到,
喜得我忘却了忧愁,浑身一轻。
从军三年,没有达到平生的志愿,
白白请缨一场,此恨将万世无尽。
这首诗是作者在被满清政府逮捕解往南京的路上所写。国破家亡,能不使末路英雄触景生悲?一刻的美梦,又引起他有志未酬的无穷遗恨,作者当时心情之苦可以想见。
夏完淳(1631~1647)南明诗人、抗清将领。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或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陈子龙等创立几社。在明末主持清议,纠弹时政,同张溥等人的复社同气相求,极得人望。夏完淳幼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他聪明早熟,天资极高。5岁读经史,7岁能作文;8岁时随父赴北京,受到前辈文人的赏识。后随父赴福建长乐,12岁时返乡,拜其父之友陈子龙为师,与杜登春等有志少年组织西南得朋会,成为几社后继。1645年(顺治二年),清兵南下,江南一带抗清义师蜂起,他随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约在投军前夕,与钱秦篆结婚。清军陷松江后,其父投水殉难。夏完淳誓志报国,顺治三年春,与师陈子龙、岳父钱栴重组义军,上书南明鲁王,鲁王遥授完淳为中书舍人,太湖吴易的军事参谋。吴军不久溃败,完淳只身流离到湘鄂一带,后返家。1647年(顺治四年)夏,在故乡被捕,解往南京。洪承畴亲自审问,他拒绝诱降,英勇就义,死时年仅17岁。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14:30: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064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