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
1953年元旦,杨静仁陪同毛主席出席团拜。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简称中文保协或协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协会于1993年6月9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协会的宗旨是:保护和抢救我国珍稀的民族文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1965年夏,杨静仁陪同邓小平视察宁夏。协会由杨静仁、伍精华、任英、吕琳等发起成立。首届会长是党和国家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卓越领导人,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国家民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的杨静仁;第二届会长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的费孝通;第三届会长是中国民族博物馆筹备组原组长吕琳。
协会自成立以来,在国家民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按照协会章程积极开展民族文物保护和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开发工作。多次组织会员配合中国民族博物馆赴内蒙古、西藏、新疆、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进行民族文物的调查和抢救征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八十年代初,习仲勋和乌兰夫、杨静仁在一起2000年,组织黎族服饰展参加昆明首届全国传统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获得五块奖牌;2003年春节,协同北京电视台与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在昆明市举办外国人中华才艺大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6年,主办了“和谐中华·首届民族之花选拔活动”,拍摄六十集大型纪录片《多彩中华━中国之民族博物馆》。
近年来,协会更着力于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工作,开展有关民族传统文化的专题研究,旨在通过举办各种研讨会、展览展示会,编制各种图书、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藉以提高全民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弘扬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联络热心中国民族文物保护事业和民族文化活动的中外各界人士和团体,集中智慧,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促进中国民族文物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为各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
司马义·艾买提副委员长(中)李晋有会长(右)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是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民族文化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民委民族工作大局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努力探索文化工作社会化、产业化的途径,广泛联系海内外同行、有识之士和社会力量,加大文化扶贫力度,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服务。
第三届全国民族之花颁奖盛典现场促进会的业务范围是:组织全国性、区域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促进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整理、研究、发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组织民族题材的书刊编辑、影视音像制作、信息咨询服务;培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骨干,扶持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开展国际间民族文化艺术的民间交流活动,发展与相应国际组织的民间交往与合作。业务范围可概括为:学术研究、教育培训、演出展览、书刊出版、影视制作、信息咨询、国际合作。
促进会内设机构有:办公室(含财务)、学术研究部、文化产业部、人才培训部、演出展览部、书刊音像出版部、影视制作部、信息咨询部、外联合作部、志愿者工作部。
2014年12月,以“美丽中国梦·中华全家福”为主题的《中华民族全家福》大型互动公益影像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指导,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与“中国梦全球追梦之旅”组委会联合主办的《中华民族全家福》大型互动公益影像征集活动,在近半年的征集过程中得到了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并于新中国诞辰65周年“国庆”期间在人民网、中国民族宗教网、腾讯网、搜狐网等媒体进行了专题网上影展。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概述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由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共建,是为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由热爱民族事业,关心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深厚造诣并长期从事民族宗教事务与国家统战工作的老领导、老和文化、教育、科技、金融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与优秀中青年专业工作者组成。委员会的工作重点放在积极宣传贯彻中央国家的民族政策,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海内外有识之士和社会各界力量为振兴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气节、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发展民族经济、改善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状况而不懈努力。委员会主任为滕延春,副主任由陈恺、张思远担任。
方向定位:贯彻国家民族政策、文艺方针和文物保护法规,不断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文物文化保护传承的新途径,开创民族文化工作社会化、产业化的新局面,发展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和文物保护事业;广泛联系海内外有识之士和社会力量,加大文化扶贫和文物保护力度,为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民族工作大局,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同胞的共同利益服务。
原则定位:规范性、系统性、开放性、广覆盖性。
功能定位:示范性、引导性、孵化性、创新性。
价值定位: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为辅、多赢、可持续发展。
核心业务定位:委员会将汇聚国内外众多的领导、专家、学者及致力于民族团结、国家复兴的各类优秀人才,核心业务为以下五个方面:组织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和相关课题研究,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提供政策咨询与信息服务,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加强与国内外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团体和文化产业实体的联系与合作,传承创新、不断拓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视野;培养各类文化产业专门人才,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建设大型文化产业交易服务中心和门户网站,广泛汇聚国内外信息、项目、资本、技术、人才和产品,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项目交易。
总方针定位:为适应民族团结和文化振兴事业发展的需要,委员会提出“四个服务”的工作总方针:一服务于我国民族工作大局;二服务于发展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三服务于国家民族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四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同胞的共同利益。
对象定位: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专业团体、个人。
(1)组织举办全国性、区域性各类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文物保护活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和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2)发掘、整理、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和文物资源,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
(3)开展民间民族文化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工程的研究与开发,扶持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项目和文物保护工程;
(4)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组织编辑、制作出版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少数民族历史、经济、文化发展、文物保护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书刊、出版物、影视音像作品和宣传资料并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5)培训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各类文化产业专门人才;
(6)开展国际间民间文化艺术和民族文物保护的交流活动,发展与相应国际组织的民间交往与合作;
(7)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开展其它文化、经济、科技等相关活动;
(8)承办政府或其他组织交由本会办理的其他事项。
人民群众既是民族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也是所有者和传承者;民族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藏入深宫的宝贝,而是直接关系百姓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盛宴。只有让人民群众更充分地享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广泛地参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才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重任。委员会将以“四个支持”即政府的支持、人民的支持、专业的支持以及资本的支持作为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支撑点,通过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以期最终实现将委员会建设成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全国性的服务窗口、促进中心以及国际性的交流合作平台的总体目标。
1.食品安全进高校和中国食品安全志愿者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恺2015年5月,国务院食安办、国家食药监总局、教育部、农业部、公安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十八部委《关于开展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提出,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为主题,要求“开展‘食品安全进高校’活动,培育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食品安全科普志愿服务队伍”。
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右)“食品安全进高校”启动仪式活动现场
2015年9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指导下,新华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办“食品安全进高校”启动仪式暨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论坛,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协办。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原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杨华山,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等领导及教育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法学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国营养学会等单位代表出席。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恺在会上宣读国务院原副总理吴桂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司马义·艾买提,前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马启智,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杨多良,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聚博圣,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羊涤生等发来的贺电。“食品安全进高校”活动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凝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科普和普法活动,广泛组织高校学生参与食品安全志愿服务,营造遵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激发和释放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巨大潜能,构筑食品安全治理新秩序。
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网、中华网、凤凰网、新浪、搜狐、网易、21cn等多家媒体报道称,“‘食品安全进高校’开启食品安全治理新局面”。
2.红色文化和历史祭奠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由四野后代联谊会发起并主办,深圳四野文化交流促进会筹备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承办的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十周年联谊会于2015年9月25日在北京天泰宾馆举行。
四野后代联谊会名誉会长、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中将首先发言,他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八年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组织和领导了人民奋起斗争,形成了一个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主席发表了《论持久战》,敌后人民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动,使敌人陷入了汪洋大海之中;正如习近平在“9.3”讲话中所说的,是“人民必胜”。现在是新时期,我们仍然要继续弘扬这种抗战精神和优良传统。同时,我们革命后代要注意加强团结,团结起来才有力量。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刘亚楼上将之子刘煜滨会长在活动上讲话。他说,在解放战争中,四野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决听党指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建立了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使东北成为解放全中国的首发基地,奠定了解放战争夺取全国胜利的基础,是一支名扬天下、功昭日月的英雄部队。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四野部队又组成东北边防军及志愿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为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聚在这里缅怀前辈,纪念胜利,就是要牢记中华民族苦难与辉煌的历史。我们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仍负有责任和义务宣传我们父辈的奋斗历史,传承父辈的革命精神。不仅我们这一代,我们还要教育下一代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凝聚人心和力量,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两个百年”的美好梦想代代相传,努力奋斗。
张汝光少将之子张冀作精彩发言,朱光少将之女赵棣棣主持活动。在庆祝和纪念活动上,女声合唱的抗战歌曲,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中国新闻网、央视网、中国网、东北新闻网、凤凰网、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多家媒体报道。
(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布赫(蒙古族)
乌兰夫之长子,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同时任中国马术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铁木尔·达瓦买提(维吾尔族)
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十二至十四届中央委员,国家民委原副主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王光英
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光大实业公司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担任过天津市副市长,民建中央副主席等
万国权
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
许嘉璐
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第十、十一届中央主席
白立忱(回族)
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十三至十七届中央委员
乌云其木格(蒙古族)
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
陈至立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十五至十七届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
厉无畏
著名经济学家,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
林佳媚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的夫人,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阎明复
中共情报专家阎宝航之子,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兼统战部部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任中华慈善总会会长
李乾元
原兰州军区司令员,上将,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集团军原军长、党委副书记
李君如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直属机关侨联主席,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历任上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
杨多良
安徽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现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
龚心瀚
前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委主任
田鹤年
前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名誉理事长
江家福(壮族)
原国家民委副主任,兼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会长
赵延年(回族)
原国家民委副主任,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九届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名誉会长
李晋有
原国家民委副主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历任解放军某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人民日报》秘书长,全国报协副会长
段应碧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央农工办原主任
(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徐志坚
原国务院参事室主任,曾任国家技术监督局局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爱卫会副主任等职
任玉岭
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
冯延龄
军事科学院原副政治委员、党委常委,武警部队原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政委,中将,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徐光裕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原副院长,少将,曾任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首届理事、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学会特邀研究员、国防科委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
马自树(回族)
历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现任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
张勤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于今(满族)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顾问,《国家智库》、《中国智库》总编辑
李仲华
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务院纠风办机关组组长、地方组长
郑一民
民政部原安置司司长、国务院原军安办副主任
刘伯鸣
中国驻委内瑞拉原大使
肖厚忠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张峰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副会长
赵洪光(回族)
北京市宣武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格勒(藏族)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兼所长
杨静仁(1918-2001):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和统一战线的卓越领导人。1918年出生,回族,甘肃兰州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兰州回民特别支部宣传委员。1941年到达延安,入陕北公学民族部学习,并担任第一班党支部书记。同年8月,中共中央派遣杨静仁到回民骑兵团任党代表和团政委。1945至1949年间,杨静仁历任陇东外情组副组长、中共西北局统战部民族科科长、机关游击队队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委员会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等职。
杨静仁陪同林伯渠副委员长参观民族文化宫1949年3月,杨静仁被调到北平,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委员、筹委会党组干事会干事,具体分管民族代表的选拔和推荐工作;并作为政协少数民族单位10人代表之一,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随即参与筹建中央民委组织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静仁历任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四处处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厅主任。1954年任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央民族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在此期间,他积极组织和参与民族政策的调查研究和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为开创成功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之路作出了贡献。他参加起草的《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和《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正确阐明了过渡时期党的民族工作的任务和政策,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杨静仁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慰问受灾群众1954年,他赴西康藏区和凉山彝族地区进行深入调查,撰写了《关于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基本情况的报告》,正确分析了藏区的社会性质,总结了解放几年来藏区民族工作的经验,并经李维汉批报中央。1958年,他到宁夏等地调查宗教问题,提出改革宗教制度的重要建议。他还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具体负责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筹备工作,并促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成立后,积极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团结各族穆斯林群众爱国爱教。他在广大穆斯林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1960年初,杨静仁带工作队到西藏协助西藏工委工作。同年9月,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党委第一书记、军区政委,西北局书记处书记。
杨静仁在吉林清真寺视察“文化大革命”中,杨静仁受到严重迫害。1975年,经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过问,杨静仁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革委会的领导工作,并任自治区第三届政协主席。粉碎“四人帮”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杨静仁当选为中央委员,后又连续当选为党的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1978年3月,被任命为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后兼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0年9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民族和政法工作。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评论员文章,掀起了一场持续很久的大辩论。邓小平知道后,立刻表示支持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使这场大辩论成为一次势如破竹的思想解放运动。静仁率先认识到这场大辩论的重要性和解放思想的必要性。在他的领导下,起草组逐步解放了思想,端正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写出了静仁认可的边防会议文件的初稿。经过1978年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会前的工作会议,学习了邓小平的讲话和三中全会精神,在静仁的直接指导下,比较完满地完成了起草边防会议的主题报告的任务。
1979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边防工作会议(同时也是一次重要的民族工作会议)。在乌兰夫所作的主题报告中,按照三中全会制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当时叫做总路线),总结了党在民族工作上的历史经验,全面重申了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确定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方针任务。这是党在民族工作方面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拨乱反正、继往开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一次重要的会议。杨静仁在领导国家民委的工作中,以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贯彻执行三中全会的决定和边防会议的精神,使国家民委的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1982年,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兼国家民委主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6年后,连续当选为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会议代表;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1年10月19日,杨静仁在北京病逝,享年84岁。
食评办
中国大学生最喜爱的民族食品品牌评选办公室(简称:食评办)
1.成立背景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求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化、负责任的治理主体共同参与,从而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激发和释放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潜能与活力。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ChinaFoodSafetyPublicityWeek),是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于2011年确定在每年六月举办的,通过搭建多种交流平台,以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多条途径,面向贴近社会公众,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交流、普及科普知识活动。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整体规划和依据包括: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指出,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确定每年6月第三周为食品安全宣传周(随着参与单位的增加而适度变化),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声势浩大的食品安全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进行集中报道。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加强宣传和科普教育”。将食品安全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列入国民素质教育内容和中小学相关课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类媒体的作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各类宣传科普活动,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条规定:“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第八条:“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6月15日上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保监会、国家粮食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中国铁路总公司共18部门,在京正式启动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为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坚持产管并重,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要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责任,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汪洋副总理在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的讲话中强调,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要坚持法治先行、德法并举,加快构建食品安全法治秩序,共同坚守食品安全道德准则,切实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推进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各方面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企业要增强诚信守法意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健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从源头上把好产品质量安全关。政府要提高依法监管水平,完善日常监管、监督抽查、信息发布等管理制度,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惩重处不法分子,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公众要依法积极参与治理,行业协会要强化自律约束,新闻媒体要做好舆论监督。要完善和强化社会共治举措,让全体社会成员都成为食品安全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为起点,食品安全进高校活动和具有专业素养的食品安全志愿者培育工作将在之后持续全年开展。
2.办公室概况
中国大学生最喜爱的民族食品品牌评选办公室(以下简称食评办)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的下设机构,具体负责食品安全进高校活动、食品安全志愿者团队建设的前期策划筹备、后期部署实施工作,主要包括:活动组织机构的建立与管理、协议公函的拟订与签发、活动规则的制定与执行等相关事项,以确保活动公平公正、安全有序地开展。
食评办将与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学生最喜爱的民族食品品牌评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参与、实时互动、公开评审的方式,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关注国家食品安全事业,感知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在青年人群体中广泛传递食品安全的科学知识和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3.办公室成员
主任
陈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成员
丁钢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王昊中国渔业协会办公室主任
张成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主任
张顺亮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
郑雷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科研秘书
曹蕊北京视创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葛栋华宝晟安元(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视征委
《中国风·民族梦》优秀民族文化视频作品征集活动筹委会(简称:视征委)
1.筹委会概况
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山河相依、唇齿相连、骨肉相融、生生相息,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勤劳、最富有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民族传统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民族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民族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栋梁,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华民族曾领先世界两千年之久,她曾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拥有近乎完美的文明。近代以来,从难以言说的积贫积弱、备受凌辱,到重新谋求在国际体系中的巅峰崛起,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历史的关键节点,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推动力量,让我们可以展望到中国还世界一个奇迹的不可限量的未来。
2012年11月29日,中央七常委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了近代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中国风·民族梦》优秀民族文化视频作品征集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和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面向全国各族青少年而开展的一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共同发起,是“民族正能量”系列活动之一。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将担负起本次视频征集活动筹备委员会的组建工作,具体负责活动的项目组别设置、赛事时间安排、参赛队伍管理、物资器材组织、招商赞助谈判等有关事项。
2.筹委会成员
主任
张思远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成员
齐振祥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办公室主任
张勤中国传媒大学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阳义初原钓鱼台国宾馆俱乐部经理
苏毅新华网络电视(CNC)销售总监
杨永强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3.优秀民族文化视频作品征集活动简介
3.1活动名称及内容
活动名称:“民族正能量”系列活动之《中国风·民族梦》优秀民族文化视频征集活动
活动内容:本次活动将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载体,通过运用视频、语音、图片、文字等多种表现方式,集中展示极富中华特色的多民族、多地域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内容,包括:民族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戏剧、礼仪、庆典、烹调、体育、古建筑和传统医药等等。
3.2活动宗旨及任务
活动宗旨: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展现民族风采。
活动任务:“校园民族风、美丽中国梦”——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它贵在知,重在行,当代学子无疑将承担此重任!大赛让我们拿起镜头去扑捉,用双手去触摸,用心去看、去听、去感觉“全人类的财富”——中国的世界遗产,用炙热的青春和爱去寻找、发现、了解、回味、探讨那些遗落在乡村故里中、湮没在岁月尘埃下,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历史文化“活化石”的民族文化经典。
3.3活动目的及意义
活动目的:增进民族了解、加深民族情感、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
活动意义:让今天记住昨天、让历史告诉未来!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自信的源泉。此次视频大赛将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发现、了解、研究、探讨中华民族千年优秀文化的平台,对于促进当代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加深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文金中心
文化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简称:文金中心)
1.中心概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及“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它对内能够增强凝聚力、对外有利于扩大影响力,优秀的民族文化产品能够激发出巨大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中国是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革命文化遗存富集,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现代文化也具有一定实力,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金融体系,探索中国文化金融建设的现实途径,以研究成果引导和带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向文化产业,对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同时推动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金融发展研究中心是委员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服务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项目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研究中心以强化课题研究、强调成果转化为工作导向,通过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机制的课题研究、产品开发(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研发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工具)、企业孵化和组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多种形式,发展文化金融,全面关注文化产业领域内的金融业务动态并提供智力支撑,以帮助国内文化企业解决自身实力不足、融资困难、投资渠道不畅、缺乏国际竞争能力等难题,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并实现将自身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界、跨学科的文化金融服务平台的发展目标。
2.中心成员
主任
陈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副主任
江成锦海峡两岸黄埔精神传承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特别助理、深圳万岁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阿布力孜江·米吉提巴基斯坦德恩集团费斯拉巴德总部中国工业园董事、副总经理
成员
韩俊勇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蓝丝带基金秘书长
刘全明北京智德盛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强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直接投资部副总裁、特许金融分析师
王登陆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购融资部高级副总裁
薛善之深圳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澳门温州商会副会长、深圳市镇滨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启文新疆温州商会副会长、安信中保集团新疆公司董事长
礼仪中心
礼仪文化与形象管理发展研究中心(简称:礼仪中心)
1.中心概况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
建立和传播具有优秀民族文化内涵的礼仪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也是激发民族文化活力、提升国民整体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礼仪制度的建立和规范,文化是内在动力,形象是外在表现。要认真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礼仪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优秀礼仪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着眼于个人、社会团体乃至政府、国家对于外在形象的管理和提升,做到内外兼修。
礼仪文化与形象管理发展研究中心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的内设机构。中心的工作重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研究和推广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礼仪文化和礼仪制度,制定各行业的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将礼仪文化及其密切相关的形象管理培训纳入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当中。
中心的业务范围包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礼仪规范研究;中国礼仪行为规范体系与评价体系构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行为规范构建;礼仪文化与形象管理学术研究;行业、企业、个人礼仪教育培训和资格认证;礼仪文化与形象管理专业人才培育和储备;礼仪文化的传播和推广;礼仪文化类产品的设计、研发。
中心成员单位包括:中华礼仪文化研究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形象设计师协会、思优形象美学定制机构、时黛国际艺术研修学院等长期致力于礼仪文化和形象管理领域的发展、教育、研究的专业机构,汇集了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长期从事礼仪文化与形象管理实务工作的优秀专业人员。
2.中心成员
主任
张思远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成员
吕艳芝中华礼仪文化研究会会长
石纪曾中华职业教育社培训中心校长
程从正中国形象设计师协会培训中心主任
傅丽思优形象美学定制机构总经理
沈彬时黛国际艺术研修学院创始人
李云中华礼仪文化研究会培训师
敖丽中国形象设计师协会形象设计师
叶祥林思优形象美学定制机构培训师
云中心
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研究中心(简称:云中心)
1.中心概况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纲要》提出,“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探索大数据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此,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处理、分析、可视化软件和硬件支撑平台等产品,并培育10家国际领先的大数据核心龙头企业,500家大数据应用、服务和产品制造企业。
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研究中心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的内设机构,旨在发挥政府机关、学术科研机构、行业领军企业间的联动优势和作用,实现云计算和大数据核心技术在国计民生关键领域和重大行业的落地。针对国内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难题与现状,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实现国产自主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和知识产权积累,汇聚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并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中心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形成主体架构,建立协同共享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充分沟通、协调、调动各方资源,延伸大数据技术链、服务链、价值链;需求牵引、创新应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大数据关键技术瓶颈,不断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培育和挖掘满足国内市场特性的新业态、新模式,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环境、开放融合,营造和完善大数据技术和产业发展所需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创业环境以及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大数据技术与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相关应用的深度融合。
中心建设聚焦于医疗、农业、交通、教育、金融等国计民生关键领域和行业,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产品装备研制、行业应用推进等举措,搭建云计算产业技术平台,研发产业共性技术,组建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提供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以解决重大社会需求为牵引,实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产业前沿技术创新、集成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建设成为我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技术源头创新基地、新产业育成基地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
2.中心成员
主任
陈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成员
基础组
刘明坤乐视云资本(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海洋组
羊涤生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市政组
罗放中国市长协会信息部主任
新能源组
聂赞相清华大学工业传动与可再生能源系统研究室副主任
傅卫星浙江绿境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贸易组
朱文伟中国国际商会会员事务处处长
教育组
尹玉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通信组
郑毅中国联通联通时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
智慧城市组
周宏文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城市管理事业部政府行业总监
电商组
樊绍裘光彩国际投资集团光彩蜘蛛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材料组
宋晓彬北京安泰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新三板组
黄虎《企业观察报》新三板专刊部主任
安防组
邱旺兴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医药组
唐德凯北京仁和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潘筹办
潘家园国际民间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筹建办公室(简称:潘筹办)
1.中心概况
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潘家园市场是全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近代遗物等。潘家园市场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宝的乐园,2004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被评为“全国十大古玩市场”。
潘家园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有衡水的鼻烟壶、杨柳青的年画、江苏的绣品、东阳的木雕、曲阳的石雕石刻、山东的皮影、江西的瓷器和水晶饰品、宜兴的紫砂、陕西的青铜器、云南的服饰、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白玉、台湾的交趾陶等。这些不同民间特色的工艺品从全国各地汇聚潘家园,又从这里销往全国和世界,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潘家园旧货市场已成为全国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交易市场。“潘家园”已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一种特色的文化象征,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一笔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无形资产。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党中央对文物保护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围绕大局、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委员会与潘家园市场研究决定共同筹建“潘家园国际民间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潘家园研究中心或中心)。中心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民俗)传统文化产业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课题研究,提出调研报告,承担成果立项、发展规划、论证评估、品牌设计、实施指导等工作;与民族民间(民俗)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化、社会化发展及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推动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关的各类业务工作。
中心将承担委员会的民族复兴梦系列工程,由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央党校、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民委、新广总局、新华社、故宫博物院、国家民族博物馆、国防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相关政府决策部门、有关院校与专业机构的专家领导和著名艺术家、学者及国内外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联手,在委员会、潘家园市场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着力于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产业的探索、思考、研讨、实践和理论总结,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学术研究建设提供基础性的调查成果和专业服务,并为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可以依托的数据资料库。
我国不仅是一个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产业大国,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中心将吸纳更多的学者、文化产业实践者和管理者,积极行动、共同思考、积累经验,探索适合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和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相关的追踪和研究。在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产业规模、产业分布、行业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研究上,中心将重点建立数据库,制定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分类目录和行业标准,形成并发布中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年度报告。
2.中心成员
主任
张思远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民族文化产业图片资料
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 | I、嘛呢轮-藏族20世纪50年代十四世达赖喇嘛敬献毛泽东主席礼品II、嵌绿松石耳坠-藏族十四世达赖喇嘛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 | III、轮王七宝-藏族20世纪50年代十世班禅额尔德尼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IV、项链-藏族十四世达赖喇嘛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 |
V、项圈-佤族云南20世纪50年代佤族人民敬献毛泽东主席礼品VI、珍珠女冠-藏族西藏十四世达赖喇嘛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 | VII、干辐金法轮-藏族1954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到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敬献毛泽东主席礼品VIII、巴珠头饰-藏族西藏20世纪50年代初十四世达赖喇嘛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 | IX、礼服-回族内蒙古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回族人民敬献中央政府礼品X、礼服-回族内蒙古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回族人民敬献中央政府礼品 |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图集(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图集(三)杨静仁生平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知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12:24: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056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