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更新时间:2022-10-29 04:26:24 阅读: 评论:0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祖父汤霖是清朝光绪十六年(1891年)的进士,父亲汤用彤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界融会中西、并接通中文和梵文的学术大师之一,任职北京大学副校长。1943年他曾经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写过一篇针砭时弊的文章,并愤激骂世,因此获得了“汤八蛋”的绰号。

教育经历

时间院校学位
1947—1951北京大学哲学系学士

工作经历

汤一介照片1956年,汤一介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成为父亲汤用彤的助手,负责帮助整理他的著作。

1957年后,由于各种政治运动和学术批判风起云涌,汤一介也被投入其中。

1957年初,北京大学召开了“中国哲学史座谈会”,他写了一篇文章《谈谈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这是汤一介在中共建政后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1958年后,汤一介受到“反右倾运动”的冲击和打压。

1966年,文革开始,汤一介被终止讲课资格,下放干校。

1973年,汤一介加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即“梁效”),曾任材料组组长。

“文革”结束后,汤一介因为种种原因,接受审查。

1978年,时年51岁的汤一介被彻底平反。

1980年,53岁的汤一介恢复了讲课资格,教授《魏晋玄学与佛教、道教》。

1981年,汤一介发表了《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诸问题》,率先打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互相对峙的陈旧思想,提出认识发展史来看待哲学问题。

1983年,汤一介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汤一介参加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17届世界哲学大会。

1984年,大陆地区第一家民间学术团体“中国文化书院”成立,汤一介任院长。

2002年10月,汤一介向北京大学学校领导提出编纂《儒藏》的构想,得到了了张岱年、季羡林的鼓励和支持。2003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北京大学整合文科院系的力量并联合有关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正式启动了《儒藏》工程。汤一介任《儒藏》首席专家,另外有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的学者一共500人参加编纂。

2010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成立,出任院长。

个人生活

习近平看望汤一介1952年与乐黛云结婚。

2014年9月9日晚8时56分于北京逝世。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俞正声等送花圈悼念,北大校长王恩哥、哲学家李泽厚等均送来花圈或花篮悼念,灵堂摆有汤先生著作供人翻看。

2014年9月15日,汤一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内的上千位社会各界人士专程赶来送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魏晋玄学

汤一介讲课和父亲汤用彤共同筑建了魏晋玄学的理论构想,这被看作是汤一介重要的学术成就之一。通过研究魏晋玄学的体系,找出魏晋玄学的内在逻辑,发展理路,突破了前人的研究方法,是对汤用彤魏晋玄学研究的补充。

传统哲学体系

汤一介尝试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从总体上提示出其概念、命题和理论体系。在《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诸问题》中,汤一介讨论了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问题,并为中国哲学建构了一范畴体系。

中国解释学

汤一介合照受到研究西方解释学的启发,在1998年汤一介就提出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的疑问,以此开启他对中国“解释学”的探索。

和而不同观点

20世纪90年代,针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汤一介先生提出“和而不同”对当今世界、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和平与发展”,这就需要调整好不同文明传统的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而中国古已有之的“和而不同”可以作为全球伦理的一个原则,为解决这两大问题作出贡献。

专著

《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在非有非无之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
《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非实非虚集》《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昔不至今》《和而不同》《生死》《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汤一介卷》
《佛教与中国文化》《郭象》《我的哲学之路》《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

主编

《国故新知——中国文化的再诠释》《论传统与反传统》《20世纪西方哲学东新史》
《影响世界的著名文献·哲学卷》《道家文化研究丛书》《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论著辑要丛书》《国学举要》《一代名师:人文阐释》

论文

略论郭象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02期
略论王弼与魏晋玄学《学术月刊》1963年01期
略论早期道教关于生死、神形问题的理论《哲学研究》1981年01期
论郭象哲学的理论思维意义及其内在矛盾《哲学研究》1983年04期
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哲学研究》1983年10期
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看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论《道德经》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哲学研究》1986年01期
略论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理论月刊》1987年01期
论儒家的境界观《北京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再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论禅宗思想中的内在性和超越性问题《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儒学的现代化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论老庄哲学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中国哲学史》1992年01期
在有墙与无墙之间——文化之间需要有墙吗?《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01期
儒学的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史》1994年04期
在全球意识观照下发展中国文化寻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古今东西之争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江淮论坛》1994年06期
华严“十玄门”的哲学意义《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02期
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内圣外王之道《在非有非无之间》,台湾正中书局,1995年9月
禅宗的觉与迷《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03期
“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理论学习与探索》1997年03期;《学术月刊》1997年10期
儒学的和谐观念《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04期
儒、道、佛的生死观念《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汤一介学术自述1997年12月1日
辩名析理:郭象注《庄子》的方法《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论郭象注《庄子》的方法《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1期
魏晋玄学家郭象与裴頠之异同《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01期
“太和”观念对当今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中国哲学史》1998年01期
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学人》第13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
中国文化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文艺研究》1999年03期
关于建立《周易》解释学问题的探讨《周易研究》1999年04期
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三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2期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华文化定位《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4期
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中国哲学史》2000年04期
关于僧肇注《道德经》问题——四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学术月刊》2000年07期
寻求全球伦理的构想《中国艺术报》2000年9月29日
国学大师——汤用彤《光明日报》2001年1月16日
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1期
略论百年来中国文化上的中西古今之争《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2期
超越生死的观念和途径《中国教育报》2001年3月29日
新轴心时代哲学走向的特点《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道始于情”的哲学诠释——五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学术月刊》2001年07期
“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的双向互动《中华读书报》2001年9月19日
论中国先秦解释经典的三种模式《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开放时代》2002年04期
汤用彤与胡适《中国哲学史》2002年04期
汤用彤先生与东南大学《光明日报》2002年6月14日
解释学与中国《光明日报》2002年9月26日
儒学与生态《人民日报》2003年2月14日
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看平衡论的意义2003年11月
西方学术背景下的魏晋玄学研究《中国哲学史》2004年01期
论新轴心时代的文化建设《探索与争鸣》2004年01期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8月24日
“河洛文化”小议《光明日报》2004年11月9日
论“天人合一”《中国哲学史》2005年02期
儒家思想与生态问题——从“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说起《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02期
在中欧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哲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创建人学体系的有益尝试《光明日报》2005年8月22日
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与当今的“生态问题”《2005年国际儒学高峰论坛专集》,2005年
中国经学与传统学术《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01期
和而不同:多元文化共处的思想源泉《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5日
文化自觉与问题意识《文汇报》2006年10月28日
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诠释《人民论坛》2006年22期
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书评

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社科信息文荟》1994年16期
读冯契《〈智慧说三篇〉导论》《学术月刊》1995年06期
会通中西熔铸古今——读《张申府文集》《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10期
张申府与20世纪中国哲学2005年

序跋

《熊十力论著集》编者弁言萧萐父、汤一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中国新文化的创建——序《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读书》1988年07期
天人相即·天人相通的现代视野——《生态理性哲学导论》序《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熔铸古今,会通中西——序麻天祥所作《国学大师汤用彤评传》《中国哲学史》1993年02期
《安祥禅》序言《佛教文化》1995年01期

杂文

在全球意识下发展中国文化《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01期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纪念汤用彤先生诞生100周年《中国文化》1994年01-02期
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读书》1994年03期
我与北大《人民论坛》1998年05期
从沙滩到未名湖《光明日报》1998年5月13日
《国学举要》与传统文化普及《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13
我的读书观:读书本该会意《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20日
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创新《中国艺术报》2002年12月27日
关于编纂《儒藏》的意义和几点意见《中华读书报》2003年9月10日
走出“中西古今”之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2004年1月18日
汤用彤学术交往三则《中国文化》2004年01期
张岱年先生和《周易》《周易研究》2004年03期
“和而不同”与“文明共存”《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8月9日
中国的儒道文化可以让文明不再冲突《中国民族报》2006年4月18日
中国现代哲学的三个“接着讲”《解放日报》2006年5月15日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文明《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6日
儒学与当今全球性三大难题《北京日报》2007年9月17日

访谈

文化历程的反思与展望汤一介、闵惠泉,《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中华民族需“反本开新”——汤一介教授访谈录王辛,《中国评论》2004年5月号
汤一介:用宽容明智理性的学术视角研究宗教李素平,《中国宗教》2005年04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陈香,《光明日报》2006年3月19日
汤一介:师者谆谆,儒骨仁李晶、王硕、王栋,北大青年网,2006年12月2日

回忆录

《我们三代人》,2016年1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社会活动

1997年,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主讲“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

人物评价

汤一介“汤一介为人谦逊,对人随和。他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宽厚诚信,不怕艰苦。生命中经历的那些坎坷挫折自不待言,但他始终以宽容心对待所有的人和事,始终认真扎实地治学。而在学术上,他高屋建瓴。此前我国只有道藏、释藏,并无儒藏。而汤先生意识到这一点,便组织编纂,耗费毕生精力。身体力行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国外,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了解中国文化。”(北大教授彭燕韩)

“汤先生不喜欢让人称他为大师,我们叫他大先生,是因为他让我们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他引领我们‘回家’。”(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

“汤一介先生是用生命做事的人,他的贡献不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于开风气之先,引领学术旗帜。”(《儒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常海)

“汤先生是一位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的学者,不但对中国思想研究深入,更对西方文化有着包容和理解之心,是个现代的开放的有思想的谦虚的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奥地利籍教授、汤一介奥地利籍学生雷立柏)

获得荣誉

时间奖项全称具体奖项获奖作品
2013年3月14日北京市第1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中国儒学史》
2012年第一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04:26: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029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汤一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